在廣西上林縣秀麗的山水間,隱藏著兩塊看似普通的古碑,由於千年風雨的洗禮,石碑顯得老舊殘破,碑文一些文字已經殘缺,無法辨認。但就是這兩塊古碑,被譽為“嶺南第一唐碑”。
這兩塊古碑歷經千年滄桑幾近湮沒,後終於被人們發現,並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廣西的唐碑原本就很少,而這兩塊又是壯族存留下來的第一塊石碑。”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梁庭望先生認為,這兩塊古碑對研究當時上林乃至紅水河下游的壯族社會狀況、隋唐時期紅水河下游的壯族歷史,都是格外珍貴的。
“天上人間”隱藏千年寶貝
由於上蒼的恩賜,上林縣山清水秀,旅遊資源豐富,山、水、林、瀑、洞、古跡、人文景觀齊全,奇山秀水的上林縣借此向世界遞上一張“天上人間”的名片,讓中外遊客每每在這裡流連忘返。就在這綺麗山水間,隱藏著一段千年前上林乃至紅水河下游的壯族社會狀況、隋唐時期紅水河下游的壯族歷史。
承載這段歷史的是兩塊古老的石碑:《六合堅固大宅頌》(下簡稱《大宅頌》碑)和《廖州刺史韋敬辨智城碑》(下簡稱《智城碑》)。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大宅頌》位於今上林縣澄泰鄉洋渡村剝廟山山腳一岩洞中,風景如畫的清水河從剝廟山山腳流過,每天都有遊客乘坐旅遊竹排往返這裡觀賞“三里·洋渡”的秀麗風光。
久經塵封的《大宅頌》藏在深幽的岩洞中。據專家考察,該碑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西元682年),碑高95釐米,寬64釐米,碑文為楷書,豎刻,共17行文字,每行字數不等,最多為28字,最少為1字,總共386字。其中第4到第16行為正文,由“序”、“頌一首”、“詩一篇”三部分組成。由於年代久遠,碑文不少文字已經無法辨認,很多對歷史好奇的遊客或學者只能用放大鏡對著略顯土色的石碑,一個字一個字地慢慢研讀。
上林縣覃排鄉愛長村石儉屯三面環山,奇峰峭壁,蒼山如屏,屯前是清澈的清水河,竹影婆娑。屯後智城山腳一處岩崖石壁被人工鑿出一塊很平很寬的石碑,這就是《智城碑》。專家考證認為,該碑刻于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697年),碑高164釐米,寬79釐米。碑文也是楷書,豎刻,
共24行文字,首行42字,末行32字,其餘每行均為47字,共1108字;碑面行距、字距整齊有序,其中第2到第23行為正文,由“序”和“碑一首”兩部分組成(“碑”是一種文體)。碑文中還刻入了武則天時代創造的6個異體漢字。
《智城碑》是因一座唐代山城智城而作的。智城遺址利用三面環抱的石山建成,在谷地出口處構築城墻,將外城與內城分開。城內呈東西寬南北窄的不規則狀,東西最寬處為530米,南北最窄處為250米。內城面積1.15公頃,外城面積5.04公頃,總面積6.19公頃,周長1.7公里。今日尚見的遺址遺跡有城墻4道、城池3處、水井1口等,還有石臼、石馬槽、石磙、石碾、陶瓷器碎片和瓦片、殘片等遺物。
2003年12月,廣西上林縣唐碑唐城學術研討會在上林縣召開,來自我國各地及日本、越南、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的有關專家對這兩塊古碑和古城給予很高的評價。廣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員覃聖敏先生經過大量的考察論證後認為,上林縣唐碑無論是在廣西還是在嶺南,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唐碑。
古碑見證家族爭鬥史
由1300多年前唐代人刻立的這兩塊古碑,是怎麼坐落于上林縣的呢?
往事越千年。關於上林縣唐碑的歷史問題,專家們都不約而同地把它與一個韋氏家族聯繫在一起。梁庭望先生認為,《大宅頌》演繹的是一段壯族家族爭權奪利的鬥爭史。唐武德七年(624年),澄州壯族大首領韋闕因持節壓服“生蠻”開拓化外有功,詔領澄州刺史之職。後韋闕去世,諸嗣爭立,演出了一場家族內部血腥的爭鬥。據《智城碑》透露,韋敬辦兄弟為爭刺史之職,“蕭墻起釁,庭樹暌陰,蓄刃兼年,推鋒盈紀”。古人以12年為一紀,盈紀就是打滿12年。從682年到697年兄弟間打了十多年,韋敬辦才奪得刺史之職。
梁庭望先生分析認為,從兩碑中還可以看到當時傳承的一些習俗,當了四品縣令就要建一所大宅,這是一座標誌性建築,既是一次就職典禮,也寓意權柄牢固綿長。在戰爭中,助了韋敬辦一臂之力,得了無虞縣令作為回報的韋敬一,便遣天下所有優美動聽的辭藻,來描摹他的上級及兄長州府的地勢,便寫成了《智城碑》的碑文:“……然則,智城山者,廖州之名山也,直山千萬仞,周流十里……懸岩墜石奔羊伏虎之形,落澗翻波,挂鶴生虹之勢……”
此間有關專家認為,《大宅頌》是韋氏兄弟建造六合堅固大宅時所立,因為該碑碑文沒有明顯矛盾跡象,所以斷定當時韋氏兄弟矛盾還沒有表面化。他們兵刃相見的時間應該發生在《大宅頌》碑刻立時(682年)起至《智城碑》刻立(697年)的這15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