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深化動遷社區融合共治新機制
發佈時間: 2016-01-19 14:08:22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動遷社區是全國各級各類開發區及新城區建設的必然産物,已經成為城市形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農村到城市、由農民變市民是一種持續的、複雜的轉型,是一种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的優化重組,如何加強和完善動遷社區的治理已經成為當前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命題。動遷居民是蘇州高新區開發建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為高新區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如何進一步提升和完善動遷社區的管理和服務、進一步提升農民集中居住後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指數,蘇州高新區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動遷社區融合共治的治理新路子。
孟建柱同志視察蘇州高新區馬浜社區
一、動遷社區融合共治模式産生的背景
蘇州高新區位於蘇州古城西部,面積2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萬人,流動人口37萬人,下轄3個鎮、4個街道,1個國家級開發區,1個科技城,1個生態城。共有動遷安置小區70個,動遷安置社區34個,共有2791幢安置住宅樓,8.4萬套住房;實際入住6.4萬戶22.1萬人。
經歷二十多年開發建設,蘇州高新區經濟社會獲得了飛速發展。由於實行的是“滾動推進”和“工業主導”的開發模式,導致了高新區動遷小區與工業小區、商品房小區等呈混雜佈局整體形態,産生了自身一些不同特質,為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和疑難點。一是人口雜。動遷社區規模大, 90%以上居民是動遷農民和外來務工人員,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人員結構複雜,有的社區外來人口已超過本地人口,多數外來人口沒有紮根此地的打算。由於人員流動大,不同類型群體混居,訴求各不相同,導致小區管理容易出現短視和混亂現象,小區內環境品質差,矛盾糾紛易顯,治安壓力大,群租現象嚴重,安全隱患不斷産生。二是心態差。這些動遷社區不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形態,但又不完全具備城鎮所必須的各種要素,動遷居民已不是名副其實的農民,但從生活方式、行為習慣看,又不能歸類為城鎮居民。這種介於城市和非城市之間的身份認同,導致他們在內心上出現種種不適應、不平衡和不安,容易引發群體性訴求和不穩定因素。三是管治難。動遷社區往往是一區多村和一村多居的重新組合,原有人與人之間聯繫的各種紐帶基本消失,新的紐帶尚未真正建立,與原來的村藕斷絲連,與現在的社區貌合神離。由於原有社會組織方式的消失,新組織方式建立需要一個較長過程,導致社會動員和管理難度加大。四是服務弱。動遷社區工作人員大部分來源於村幹部,其管理技能、服務理念與城市化社區管理還有一定差距。原有村幹部多年的工作習慣産生了路徑依賴,管理技能的一時難以更新,影響了社區管理水準的提升。
蘇州高新區社區共治暨高層動遷小區管理推進大會
2010年以來,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動遷社區建設,在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實現硬體與城市社區接軌的同時,更加注重管理模式創新,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區管理服務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推進動遷社區建設和管理服務水準提升。高新區共有16個動遷社區先後獲評“省級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2014年獅山街道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稱號,2011年楓橋街道獲評“江蘇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稱號;楓橋街道動遷社區管理入選“首屆中國幸福城市社會管理創新最佳實踐案例”。
動遷社區是動遷居民生活的家園、區域社會管理的基本單元、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在城鄉基層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動遷社區在社會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加顯著,承擔的社會服務和管理任務更加繁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功能更加突出。雖然蘇州高新區的動遷社區治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隨著居民民主法治意識的提升,居民對社區管理和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蘇州高新區黨委政府深刻認識到,面對這動遷社區建設的新局面,單一的治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群眾更高層次的需求。通過不斷的實踐摸索,蘇州高新區總結出了一條融合共治的社區建設管理服務新路子,通過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到動遷社區管理中,為動遷居民創造了和諧的生活新家園,並顯現出良好成效。去年,蘇州高新區星韻花園、龍惠花園兩個動遷小區被評為“蘇州市城市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
圖説: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橫山社區志願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