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石拐區:生態立區 走美麗與發展雙贏轉型之路
發佈時間: 2015-12-15 14:14:13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石拐是蒙古語“喜桂圖”的音譯,其意為“有密林的地方”, 這個以煤起家、靠煤建區、煤竭而衰的老工業基地于2011年被列入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試點地區。如今,按照黨的十八大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結合區委、區政府在新形勢下提出的 “生態立區、科學轉型、創新驅動、富民興區”發展定位和建設“一軸三核聯動發展、生態隔離科學轉型發展”戰略目標,石拐區全面加快綠化造林和生態保護工作,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水準。
圖説:《石拐新區啦嘛河》
一、總體情況
石拐區域面積761 平方公里,轄1 蘇木、1 鎮、6 個街道,戶籍人口6.51 萬。境內生態良好、資源富饒,森林覆蓋率達32%,擁有87 億立方米煤層氣、146 億立方米頁巖氣、5 億噸鐵礦石、主焦煤等礦産資源和五當召、趙長城遺址等旅遊資源,其中五當召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內蒙古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寺院,素有全國三大藏傳佛教聖地之一、蒙古高原藏傳佛教“最高學府”、“草原上的布達拉宮”、“北方草原第一寺”美譽。
2011 年11 月石拐區列入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2012 年3 月列為自治區經濟社會轉型示範區。2013年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稱號,列入國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試點。2014 年榮獲“全國首批民生改善典範區”和“自治區人居環境範例獎”。2015年11月獲得國家發改委頒發的“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創新獎”,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地區。
圖説:《五當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