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

發佈時間: 2014-09-25 15:18:29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臨沂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這裡山清水秀,生態資源富集:境內共有主要河流1035條、水庫901座、塘壩近萬座,全市水資源總量55.36億立方米,水資源量約佔全省的1/6;沂山、蒙山、尼山3條主要山脈貫穿境內,蒙山被譽為“天然氧吧”、“養生長壽山”;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3.8%,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4.9%。臨沂市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中國宜居生態城市、全省水生態文明城市等稱號。2008年,臨沂市被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唯一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點城市,2014年獲批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第一批)。

按照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臨沂市將生態文明與“兩型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從完善體制機制入手,以鞏固“一創六建”成果為著力點,以生態文明系統建設為切入點,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臨沂特色的生態文明發展新路子。

一、初步形成綠色宜居的空間格局

(一)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

規劃先行、“三規合一”、落實規劃引領,是臨沂市近年來城市主城區發展的經驗之一。2010年制定的《臨沂市“兩型社會”建設總體規劃(2011-2020)》,在全省率先劃定了主體功能區。2013年7月制定的《臨沂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3-2020)》,又進一步將臨沂1.72萬平方公里的市域細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四類主體功能區域,其中禁止開發區域面積達到了4660.53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7.11%。臨沂市以制定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契機,加快優化調整空間佈局,通過區劃調整打開了三個主城區兩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空間,通過設定“限制、禁止開發區”,從源頭上扭轉了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加快了生態修復,促進了環境保護。臨沂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獲得建設部頒發的“中國人居建設範例獎”,獲創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資格,獲批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北城新區成功入選山東省首批省級綠色生態城區,蒙山國家地質公園入選2013年舉辦的首屆“中國最美地質公園”。

(二)打造綠色低碳城鎮

1.率先發展城市綠色公交系統。公交智慧化運營管理系統入選2012年交通運輸部節能減排第二批支援項目;“純電動公交車示範運作項目”被交通運輸部列入第四批節能減排示範項目,全市純電動公交車達到145台,開通公交線路62條,線路總長度1447.3公里,年客運量達1億余人次,公交分擔率達到15%;5000多輛計程車實施了“油改氣”,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2.實施“氣化臨沂”全域戰略。目前,臨沂已實現天然氣“鎮鎮通”,是全國第一個實現天然氣鄉鎮全覆蓋的地級市,在2-3年內實現農村社區全覆蓋的“氣化臨沂”全域工程正在加緊實施。

3.大力發展綠色建築。2012年,臨沂市成功入圍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市,到2013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項目面積達350萬平方米。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

(三)建設生態文明鄉村

臨沂市結合舊村改造、合村並居、新農村建設、農村社區“四項”工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美在農家”活動等,開展生態文明鄉村創建活動。共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13個、省級生態鄉鎮73個,國家級美麗鄉村試點村6個,省級生態文明村97個,生態文明示範村(社區)835個。蒙陰縣打造了“建設江北最美鄉村”品牌,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經驗在山東省乃至全國推廣。

二、加快産業結構優化調整步伐

近年來,臨沂市以“兩型社會”建設為引領,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三次産業結構由2008年的12.05:51.15:36.80調整到2013年的9.7:47.5:42.8。2010年以來,臨沂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達16.5%,佔生産總值比重已提高至全省第3位。2013年,臨沂市提出了“10+6”産業發展計劃,進一步推動産業結構升級。

(一)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趨勢向好

1.節能環保産業初具規模。臨沂市高度重視節能環保産業發展,目前是唯一同時擁有兩個國家級節能環保産業基地的地級市。2013年,全市再生資源年交易額預計可達到450多億元,資源綜合利用産品産值近13億元,已成為全國第四大迴圈經濟産業基地。

2.高新技術産業加快發展。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30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8家,2013年實現産值過千億元,同比增長12%,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24.7%,佔比保持穩步提高態勢。2010年1月,河東區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2013年5月,沂水縣正式獲批為“2013年度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沂星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生産的純電動單、雙層城市公交車于2010年被列入國家工信部公告目錄,2012年的生産量佔全國的10.3%。沂南縣成為全國電動自行車四大生産基地之一。

3.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實施“商貿強市”、文商旅一體化、商城國際化等戰略,推動商貿流通業、現代服務業、文化與旅遊業協調發展。臨沂是聞名全國的商貿物流城,中心城區專業批發市場達101個,物流網路覆蓋全國1800多個縣城以上網點,物流成本比全國平均水準低25—30%,被稱為“臨沂物流”現象。金融業發展迅速,民間融資機構數量居山東省首位,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增幅居山東省第3位,保險業收入居山東省第2位。省級旅遊強縣數量居全省首位,文化産業增加值及其佔比均居全省第5位。

(二)傳統優勢産業得到改造提升

1.積極培育生態型農業。圍繞打響“生態沂蒙山,綠色農産品”品牌,加快發展生態化、標準化、品牌化農業。到2012年底,臨沂市已建成優質農産品基地547.4萬畝,優質林産品基地188.78萬畝,現代農業觀光園區160個,迴圈農業基地52處。地理標誌農産品達到29個,“三品一標”有效認證達到1086個,均居全省第1位。測土配方施肥總量居全省第1位。全市生態環保養殖場發展到4477戶,生態環保養殖覆蓋面達63%以上,生態環保養殖場佔全省總量的40%以上,在環保養殖技術創新、推廣數量、推廣機制等方面處於全國領先水準,先後有28個省市3萬多人次來臨沂參觀學習。

2.大力發展生態型工業。深入推進工業經濟綠色、迴圈、低碳發展,通過實施“高點對標跨越趕超”活動、環境準入制度,擴增量、活存量,促進工業經濟優化升級。到2012年底,臨沂市“四新一高”(新醫藥及生物、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資訊、高端裝備製造)行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到14.1%。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環境規劃署及全球契約組織授予中國首家“綠色工業平臺”,被科技部認定為全國第三家“國家級工程機械高技術産業化基地”。

(三)嚴控和淘汰落後産能

在增量投入上,嚴格控制新建項目審批,在為14個行業制定“兩型”標準的基礎上,注重從源頭上抓好能耗控制,加強固定資産投資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嚴禁在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中發展高耗能高污染或落後産能。2010年來,全市每年約有40%的招商引資項目被拒之門外。在存量轉調上,除依法關停省定落後産能外,每年都自行再制定一批淘汰落後或污染較重産能計劃。2013年,全市在完成淘汰列入國家和省計劃企業18家任務的基礎上,又計劃外主動淘汰建材、機械、化工、冶金等企業23戶,淘汰落後産能52.72萬噸。臨沂市淘汰落後産能工作始終走在全省前列。


1   2   3   4   5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