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青菜,一碗飯,一日三餐年年如此。福建省連江縣琯頭街社區87歲老人柳秀芳,每天的花銷不超過10元,“摳門”得連一瓶礦泉水都捨不得買。但她卻把子女從國外寄回來的生活費、壽禮錢攢下來,捐給社會公益事業。20多年來,她累計捐資超過400萬元。依靠她的善舉,近千名寒門學子得以重返校園。
路上口渴
捨不得買水喝
上週六,記者驅車前往連江琯頭街社區,探訪柳秀芳。雖是耄耋之年,但老人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
“錢給出去就好,我不記心上,你們也別再報道了。”老人福州話夾雜著普通話,婉拒了記者的採訪。關於她的故事,都是旁人説起。
原來,柳秀芳老人出身貧寒,吃過不少苦,生育了3男3女。直到她的4個子女到國外發展,老人的晚年生活才好起來。本可以過上富足生活的她,卻捨不得吃、捨不得穿。
大兒子林健説,母親吃齋,每餐一碗幹飯,一碗青菜,每天花銷不超過10元錢。她穿的衣服都是子女買的,她自己從來捨不得買一件新衣服。她身上穿的這件衣服,就是9年前參加“感動福建十大人物評選”頒獎時所穿的衣服。
一次母親去外地看個孩子,回來的路上口渴難忍,就想到路邊店買一瓶礦泉水。第一家店賣兩元,她沒買。再遇見一家路邊店,人家要一塊五,她還嫌貴,最後她還是一路忍著,回家喝水。她覺得,一瓶礦泉水兩元錢,夠窮學生買兩支筆。
千名寒門學子因她重返校園
老人子女在國外經商,寄回來的生活費、過節費不菲,老人都用來做善事,尤其是捐資助學。
連江小滄鄉是畬族居住地,鄉里唯一的小學坐落在崇山峻嶺中,條件十分艱苦。寒冬,寄宿生睡在木板床上,連棉墊都沒有。柳秀芳老人趕到那裏,用手摸摸冰冷的被褥和木板床,流淚了,立即拿出2萬元,為孩子添置了棉墊和新被褥。當了解到有4名貧困生無法繼續升學,柳秀芳毅然決定承擔這4個學生的上學費用直至大學畢業。
2003年,連江縣特教學校剛開辦,因條件限制,200多名殘疾兒童只好擠在一棟危房裏上學。柳秀芳得知後,一下子捐了20萬元。在她的帶動下,捐錢、捐物從此展開,縣政府還專門批了一片山地。如今,連江特教學校慈光教學樓集教學、試驗、康復於一體,設備非常齊全。殘疾學生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康復。
靠她的善舉,近千名寒門學子得以重返校園。
子女壽禮
攢下來做慈善
琯頭是著名的僑鄉,幾乎每家每戶都是僑眷。在當地,老人過了60歲,就辦壽宴。一些有錢人更是年年大操大辦,不僅請客,還要送隨手禮,更闊綽者還要發紅包。一場壽宴下來少則花費大幾萬元,多則數十萬元。
柳秀芳老人除了八十大壽時拗不過兒孫,辦了壽宴,這些年生日僅僅是請親戚朋友吃個飯。一位鄰居偷偷説:“以他們家的經濟實力,每年大操大辦都可以,但老人不讓。”
柳秀芳把子女、孫輩給的賀壽禮金攢下來,一次又一次捐給有需要的人。周圍鄰居鄉親家裏有困難,她知道了也會主動到府送錢。這不,上個月,她又給社區老人會捐了1萬元,幫助社區的貧困老人。了解內情的鄉親估算了一下,這20年來,老人捐出的錢超過400萬元。
柳秀芳説:“苦過了,知道錢的好處,但用錢就要用得其所,否則就是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