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鄭州市二七區一家雜糧饅頭店免費給環衛工人發放“愛心饅頭”,店主和環衛工人親如一家的溫暖互動曾感動全城。然而最近,“免費領饅頭”的愛心招牌卻被店主摘掉了。原因是一些人傳言,環衛公司每個月給了饅頭店錢,“不給饅頭就是自己扣下了”,甚至有環衛工人不要饅頭,直接要求換成現金退給他們。(4月4日《北京晨報》)
“自己掏錢獻愛心還被罵,真寒心。”劉夢華的這聲感慨道出了一位行善者此刻的苦澀心境。的確,做好事卻還要挨罵、受氣,這種感覺換做誰都會感到沮喪。但與此同時,透過這件事,也折射出當前公民慈善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比如慈善行為過度依賴行善者的一時衝動和一腔熱血。
不可否認,“不忍人之心”既是一種值得稱道的個人美德,也是慈善事業發展的人性基礎。難怪孟子也講:“惻隱之心,仁之端”。但倘若只有惻隱之心,而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那種這種“激情善舉”勢必只能持續一時,無法長久,但凡遇到一些挫折,比如“好心沒好報”或者財力不支等,就很容易半途而廢。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諸如“湖北5名貧困因為不懂得感恩被取消繼續受助資格”等新聞,媒體也不知報道過多少回。雖然説,受幫助者的某些行徑的確令人心寒,但行善者也不是沒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事實上,受傳統革命教育的影響,許多國人有一種近乎刻板的印象,即覺得窮人的道德水準比一般人高,也最懂得感恩圖報。但現實告訴我們,跟任何一個群體一樣,窮人、弱者當中也有好壞之分,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在某些品質惡劣之徒身上,並非沒有一點道理。只是由於當下不少“個體式慈善”大多處於粗放型階段,一般對受資助人背景的審查並不十分嚴格,以至於一些“壞窮人”也混入其間。結果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不僅打擊了行善者的熱情,也令其他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一同遭殃。
要想避免這種狀況,首先有必要來一場關於慈善的“頭腦風暴”,以糾正一些人的行善觀。事實上,西方社會之所以慈善事業如此發達,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信奉基督教的人們普遍把行善視作向上帝贖罪,而非恩賜他人。既然行善是為了自己,那麼就算遇到幾個不像話的人也不影響個人的“公德”,這樣就很容易保持心態的平衡,並使善舉一直堅持下去。
其次,一些具體的慈善做法也有必要進一步細緻化。目前,國人行善普遍存在“大開大闔”的問題,這顯然並不利於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以“愛心饅頭”為例,雖説劉夢華有委屈,但為什麼非要摘牌收場呢?不能採取“精確打擊”的方式,對個別人貪得無厭、不懂的感恩的人進行“拉黑”?這樣也不至於“誤傷”其他雖然貧困但樸素善良的環衛工人。
當然,是否終止、何時終止行善,那是個人的自由,但尊重之餘,上述問題同樣不能不察。否則,“中國式慈善”將永遠停留在“路見不平搭把手”的初級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