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14第四屆北京(春季)國際珠寶首飾展 ...·大理白族文化周舉辦 "下關沱茶"製作工藝...·技術讓生活更精彩 第二屆上交會打造"科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 首設IMAX單元·第七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18日 ...·第十二屆香山山花節開幕 營造5000平米花...·“娘本唐卡藝術展”國博開幕 65幅精品展...·2014重慶春季房交會 旗袍美女做宣傳吸人...·第三屆廣州金交會6月舉行 突出展示互聯 ...·技術讓生活更精彩 第二屆“上交會”24日...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 社會公益 轉播到騰訊微網志 字號:

河南退休院長辦免費診所 看病不要錢還管午飯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4-03-05 來源: 鄭州晚報  作者:張翼飛

河南退休院長辦免費診所看病不要錢還管午飯(圖)

這家診所看病不要錢,還管午飯

這家診所看病不要錢,還管午飯

每天一大早,就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患者排隊領號。

65歲的周國平原是鄭州一家區級醫院院長,去年退休後,他組織幾位退休醫生與市紅十字會合作創辦了一家免費診所。為給困難患者用上便宜又管用的藥,他還調查了幾十家藥店,指導病人去買便宜藥。

2013年11月11日,這家免費診所悄悄開張,至今已經有將近5個月了。這麼長時間的考驗,應該能證明這些醫生不是圖形式、走過場的“學雷鋒”。而問題是:被稱為“河南省第一家免費診所”的他們,維持運作的資金從哪兒來?醫護人員的從業資質都合格嗎?他們的愛心善舉,能堅持多長時間?

帶著疑問,鄭州晚報記者來到位於緯五路與經一路的“國平義務診所”,進行了兩天的採訪,並與負責人周國平進行了深入對話。

人數太多,只得限號問診

2月27日,國平義務診所,門上有一張落款時間為21日的告示:由於接診能力有限,每日接診人數100人。上午60人(內科),下午40人。上午空腹測血糖20人。

進入診所,一樓大廳內,有人在櫃檯前排隊諮詢,有人在長椅上坐著等候,這裡有一位外科大夫坐診,有10多個來問診的。上到二樓,有內科和中醫兩個大夫在應診,負責人周國平也在為患者做診斷。這裡排隊等候的病人有20多個。周國平聲音洪亮,看病就像拉家常:“你經常感覺胸悶?腸胃不舒服?中藥效果不太好,去藥店買點丹參滴丸、阿伐他汀,按時服藥應該會有效果。”

“你這屬於慢性咽炎,包括你老是頭暈,跟咽炎也有關係,去開兩味中藥:二花、生地,衝著當茶喝,每次20克,試一段時間。”

因為患者太多,記者與他只是打了個招呼,沒有時間多説話。但桌子上患者的號已經有30多張了。

據一樓負責接待的志願者李迎介紹,當日他們一上午就接待了100多人,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來。

這裡坐診的都是知名老專家

周國平原來在一家鄉衛生院任院長,1987年調任金水區人民醫院院長,使這家當時收不到病人的醫院經營成全市效益最好的區醫院。1998年,他為金水區轄區居民辦理優診卡,讓老年人和家庭困難的人,看病少花錢。從2003年開始,金水區轄區村民可以到他的醫院免費體檢。2007年,他的醫院成為全國首家實行“先看病、後收錢”的醫院。

65歲退休之後,他放棄民營醫院的高薪聘請,辦起了自己早就想做的“免費診所”。

他這種在別人看起來很傻的行為,可能跟他童年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有關:他一個妹妹得了腦膜炎,當時正是寒冬,他去請醫生看病,在診所門前叫了一個多小時,醫生都不開門,只是因為天太冷,不想起床。當時周國平立下決心:長大了要當醫生。

他説,自己開免費診所,主要是為病人解決4個問題:義務診斷疾病,指導正確就醫,提供保健諮詢,簡易康復治療。診所裏沒有藥房,只開藥方不抓藥,能做一些基本的如彩超、心電圖等檢查。除了他之外,在這裡坐診的大都是從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公立醫院退休的老專家,其中82歲的趙長水是省內知名的內科專家,80歲的任鳳鳴是河南省人民醫院退休的泌尿外科主任醫師,85歲的謝持鑒、52歲的李華芬、40多歲的王守禮等也分別是外科、中醫等專業的佼佼者,在這裡以志願者的身份為患者服務。

不僅看病不要錢,還管午餐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不僅看病不要錢,還提供免費午餐。2月28日中午臨近12點,兩名護士將兩個不銹鋼的大桶抬出診所,裏面是快餐公司剛剛送來的熱騰騰的飯菜。門外,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概數數,有150人左右。

為排隊人群打飯的李迎介紹説:幾乎在他們開始義診的同時,免費午餐就同步進行了。來吃飯的有患者、環衛工、乞討者。

環衛工李師傅説:“我在這邊保潔,每個月工資也就是1000多,光房租就得五六百,所以,每天中午能吃到熱飯,味道還不錯,心裏確實挺感動的。”

■對話周國平

免費診斷錢從何來?能堅持多久?

診所處於繁華地段,房租、水電費每月開支都在兩三萬元。再加上免費午餐,那麼,診所靠什麼維持運作?趁中午周國平難得的休息間隙,記者問了幾個問題:

記:您為什麼要開這個免費診所?

周:1999年,我偶然在電視裏看到一個消息,説澳門一家名叫同善堂的民間慈善機構,做贈醫施藥等慈善工作,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我當時就想:等自己退休後,也要辦個能給人免費看病的地兒。去年6月,我正式從醫院退休,開始為自己的免費診所選地址。找了3個月找到了現在這個地方,旁邊有好幾個大醫院,患者無論是去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還是到附近藥房開藥,都很方便。

記:開診所的資金從哪兒來?誰來監管?

周:購買醫療器械、選址、裝修,共花了150多萬元,這些資金全部由一家不願透露名字的愛心企業贊助。還有我自己的存款,兩個兒子一個人給我拿了20萬,我愛人也給我拿了15萬,還有一些親戚朋友支援。每天的開支都很大,但目前還可以維持。我們的賬目要經過市紅十字會的審計,是公開的,符合條件的報銷,不能報銷的我自己出。除了那家愛心企業的贊助,目前社會上也有愛心人士的幾百幾千元一筆的捐款,我都上交給紅十字會統一管理。

記:診所的大夫都有從業資質嗎?有報酬嗎?

周:診所目前有9名固定志願者:4名退休的護士和5名專家。這些專家、護士要麼是我的熟人,要麼是我的老部下。不固定來幫忙的志願者還有好幾個。醫生們都有執業證書,不固定的志願者主要是來幫忙打下手,不坐診,所以有的沒有,但我正在努力爭取使診所裏所有人員都符合規範。我自己不拿一分錢。老專家們有3個都80多歲了,每月只有幾百元的交通費和午餐補助。

記:免費診斷能堅持多久?

周:資金鏈會不會斷,這個我真的無法保證,我只能説,只要診所能夠運轉一天,我就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一天。畢竟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切還處於嘗試階段。但我也知道,如果想讓它長期開辦下去,還得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幫助,依靠社會各界,大家都來獻出一份愛心。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是醫護人員太少的困難,如果能讓公立醫院的醫生、護士每個月都做幾個小時的志願者就好了。

責任編輯: 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