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14第四屆北京(春季)國際珠寶首飾展 ...·大理白族文化周舉辦 "下關沱茶"製作工藝...·技術讓生活更精彩 第二屆上交會打造"科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 首設IMAX單元·第七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18日 ...·第十二屆香山山花節開幕 營造5000平米花...·“娘本唐卡藝術展”國博開幕 65幅精品展...·2014重慶春季房交會 旗袍美女做宣傳吸人...·第三屆廣州金交會6月舉行 突出展示互聯 ...·技術讓生活更精彩 第二屆“上交會”24日...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 培訓 轉播到騰訊微網志 字號:

觀察美國高考:一年六次考 名校常拒高分考生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4-01-27 來源: 北京日報 

當教育部還在醞釀國內高考部分科目“一年多考”時,這22名考生已經參加了美國高考,提前體驗了一年多考。

據了解,美國學生一年可以參加六次高考。而安徽大學ACT中心與美國方面的合作是,學生們可有兩次機會,第二次考試將在明年4月份進行,然後取兩次考試的最好成績作為申報美國高校的依據。

中國考生整體平均分1385分

北上廣居前三,有很大提升空間

面對全英文試卷,參加此次考試的考生普遍感覺不太適應。

合肥一中女生梁夢瑤此前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英語集中學習,目前她掌握的詞彙量已經是國內高考英語要求的3至4倍,但她仍舊認為理解試卷依然有難度,除了數學簡單些,其他科目都有些難,主要是全英文試卷,詞彙量跟不上,考試時間很緊張。

近年來,我國參與美國高考的考生日益增多。杜克國際教育上月發佈的《2013中國SAT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當前SAT考試分數整體呈現出高增長態勢,較去年平均提高131分,其中投入學習時間、學習材料的選擇、教師的指導仍是關係考試結果的最主要因素。截止到2013年5月,統計過去一年時間,中國考生整體平均分為1385分,而大部分名校要求入學成績達到1800-2200分,可以看到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從城市角度觀察,北京、上海、廣東分數穩居全國前三名,分別為1455分、1349分、1342分,也顯示出地區教育水準差異顯著,凸顯大型城市師資優勢。

實際上,美國的高考有兩種,即SAT或ACT,分屬美國大學考試委員會和美國大學理事會兩大權威教育機構。雖然ACT和SAT都俗稱“美國高考”,但兩者在出題特點、考試科目、考試內容以及美國大學的接受程度上還是有區別的。

SAT源於智力競賽,以競賽為模板,以考察IQ為出題特點,是基於推理技能的考試;無固定的考試範圍和大綱,無官方權威備考課程。申請大學中多數要求寄送所有SAT成績單;SAT成績被美國大部分四年制大學和文理學院所接受。ACT源於美國高中畢業考試,側重考察課本知識的掌握,是基於知識的考試,ACT成績被美國所有的四年制大學和文理學院所接受。據2012年SAT與ACT官方報告顯示,美國高中生140萬餘人次參加SAT考試,160萬餘人次參加ACT考試。

著重考查學生的思辨能力

作文強調例證,觀點自圓其説

SAT主要測驗考生的寫作、閱讀和數學能力3科。數學部分即代數幾何,對中國學生來説非常容易,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學生數學能力差,而是他們學得晚,中國的數學學習過分超前。閱讀部分為閱讀理解和填空,被稱為批判性閱讀。

據我們了解,寫作要求考生在25分鐘之內寫大約400字的作文,作文的話題範圍非常廣泛,政治、經濟、社會、教育都可以考,但絕不考查任何高深的專業知識。寫作題目聚焦有爭議的話題,看上去很深奧,都是涉及人生、成功的看法。我們認為,這些作文考的是説服性作文,即考查考生能否在短時間內蒐集大量的論據,具體論證自己的觀點。沒有標準答案,“觀點不重要,關鍵是用實例證明。”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觀點自圓其説。

ACT與高中教學的關聯程度稍高一些,強調考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測試考生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ACT含數學、英語、閱讀和科學推理4門必考科目。科學推理整合高中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綜合在一張卷子上,以推理題目的形式出現。出題方式比較靈活,考查考生對高中知識的掌握和邏輯能力,側重於對中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測試。

總的看來,兩類考試都是一種著眼于對學生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和適應性測驗的配置性考試。從學生的角度看,中美兩國的高考制度都是一個應試過程,只是應試內容不同。中國的制度基本以考分為準,相對單一;美國則在標准考試分數之外還包含對平時成績和課外活動等的要求,評價標準更加多元。在美國“學習”是一個開放式創造性的學習,沒有標準答案。拿他們一堂“水的蒸發”科學課為例,孩子們一個個猶如小科學家,圍繞杯子裏的水位為什麼下降的問題,展開想像和討論,記錄實驗數據,教師加以引導,可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考試內容不是要他們背誦現成的答案,重要的是實驗的過程和思考。

從教師的角度看,在教學方法上,我國教師更注重書本知識,對於解題的方法講得很透徹,課堂重預設,生成性不夠,很少動手操作,更不説課外,也不太注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教學目標更多地表現為“知識導向型”,追求讓學生掌握更多更難的知識,在此基礎上發展能力,特別是應試能力。美國中小學強調能力體系,其教學目標則是“能力導向型”,追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所需要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等。“能力導向”的定位,使知識的掌握作為一種探索的行為或創造的過程。

大學招生綜合評價多元錄取

非一考定終身,一流大學常拒高分生

事實上,美國高考雖也將分數“及格”作為申請大學的必要條件,但卻並不像中國高考那樣是上大學的全部充分條件,美國大學錄取考生,除了SAT分數,還十分看重考生的“課外活動”、“申請信”,更在乎考生的“實際能力”、考查“你是什麼樣的人,個性特徵是什麼”,“夢想是什麼?”事實上,這也正是許多美國一流大學,常常會拒絕錄取SAT高分考生的重要原因。

準確把握和解讀美國高考制度的主要特性,的確十分必要。然而高校的錄取標準和評價體系才是真正的“指揮棒”。中國高校招生以高考分數為錄取的唯一標準,所以課堂教學“分分必爭”,不能切實實施以探究為主的多樣性學習,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其結果是中小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去培養“考生”,而不是“學生”。是培養“考生”還是培養“學生”,雖僅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卻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區別。

美國高校招生搞“三合一”:高考分數,高中平時成績,綜合素質(包括課外學術活動、文體活動、社會活動、公益義工、有償工作等等)。在美國成績好並不保證你能被所申報的大學錄取。

美國高考招生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管理上的招考分離,學校自主權大,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政策,院係分招是自主招生制度的核心,院係有更加具體的特色要求,院係最有責任、最有權力對人才要求做出決定,對於社會需求、學科和專業發展,以及自己需要培養的人才規格,其理解最為專業,其應變最為靈活。

新聞背景

12月14日,2014年度美國高考ACT考試開考,來自安徽省的22名高中生在安徽大學參加了這一考試。

與國內高考不同,美國的高考是將考試所有科目都放在一份試卷上,一人一份。試卷前一天空運至合肥,考試結束後立刻封存原樣寄回美國,預計成績將在5周後揭曉,屆時學生可通過網上查詢。

責任編輯: 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