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路和移動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如何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對獲知産品資訊、隨時隨地購買商品的需求,如何通過標準化數據降低供應鏈成本,成為消費品行業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2014年6月10-12日,以“數據供應鏈——消費品行業轉型新引擎”為主題的2014年第十二屆中國ECR大會將在廣州遠洋賓館召開,400余位國內外知名零供企業高層、行業協會/組織代表、政府負責人將共聚一堂,探討數字時代下的消費品行業發展。
據了解,中國ECR大會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和中國ECR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是我國專門組織、協調、管理我國物品編碼與自動識別技術的專門機構;中國ECR委員會致力於向國內企業引進世界最新的供應鏈管理運作理念,推廣供應鏈管理新技術與成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協調、制定並推廣相關標準。
第十二屆中國ECR大會將會議主題定為“數據供應鏈——消費品行業轉型新引擎”,正是看到了我國零供關係發展的趨勢所在。隨著競爭加劇,零供雙方想要比競爭對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就需要用一個系統的、全供應鏈的眼光來審視現有的合作模式。實現企業內部的資訊整合、推動零供之間的資訊協同、適應最新的資訊渠道、為消費者的購物決策提供更多資訊,已經成為企業制勝的關鍵。本屆大會希望立足於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州,著眼于全國乃至整個亞太區域,以零售業全球化的視野與角度,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深入探討推動消費品行業發展的新引擎,共同謀求行業新的增長點。
會議同期還將組織諸多活動,包括SPAR嘉榮配送中心的參觀、中國零售業商品資訊標準化聯合倡議、2013年中國ECR優秀案例頒獎及分享等,並將就消費者需求和創新、供應鏈優化、資訊與解決方案進行深入討論。
欲知更多大會詳情,請關注5月7日北京2014年第十二屆中國ECR大會新聞發佈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ECR委員會及大會組委會誠摯地邀請您參加此次會議及相關活動!
背景資料: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於1988年經國務院同意成立,是統一組織、協調、管理全國物品編碼與自動識別技術工作的專門機構,隸屬於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1991年4月,代表我國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GS1),致力於推廣全球通用的、開放的、跨行業的供應鏈管理標準——以商品條碼為基礎的全球統一編碼標識系統。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密切跟蹤國際技術發展動態,在研究國內外物品編碼與標識技術的基礎上,建立和健全了我國的統一物品編碼和標識體系,開拓了二維條碼、産品電子代碼(EPC)、産品品質追溯、電子商務、物流資訊標準化等新的研究領域,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資訊化的建設和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積極探索、自主創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科技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物品編碼與自動識別技術的發展。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全國設有46個分支機構,形成了以完善我國物品編碼與標識體系為核心、覆蓋全國的集編碼管理、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應用推廣以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工作體系,為社會提供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和公共資訊服務平臺。
中國ECR委員會
2001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發起成立了中國ECR委員會,並於同年7月正式加入亞洲ECR委員會(ECR Asia)。中國ECR委員會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用戶工作委員會,致力於在快速消費品領域以創造消費者價值為核心指導,以持續提高供應鏈效率、促進消費品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為最終目標,向國內企業引進世界最新的供應鏈管理運作理念,推廣供應鏈管理新技術與成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協調、制定相關標準並促進其應用。中國ECR委員會定期組織和召開中國ECR會議,向企業發佈國際國內最新行業資訊及ECR最佳案例實踐,定期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行業相關活動等,是連接政府與行業的重要紐帶。中國ECR委員會是行業溝通合作的重要平臺。
中國ECR委員會依據企業需求和關注的熱點設立了ECR工作委員會。目前有四個工作委員會,分別是:供應鏈優化工作委員會、資訊與解決方案工作委員會、消費者需求和創新工作委員會和ECR 學院。
供應鏈優化工作委員會
工作內容:推動托盤、外箱、卡車標準化和供應鏈優化(如:OSA)
資訊與解決方案工作委員會
工作內容:GDSN、EDI標準化的制定及推廣
消費者需求和創新工作委員會
工作內容:開展消費者洞察、消費體驗、業態創新、食品安全(如: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
ECR 學院
工作內容:設立培訓課程,為會員企業和全行業進行專項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