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本身就是一條有著悠久歷史的友誼之路,如今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構築起利益共同體,對中國增進和相關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維護我國經濟、國防安全和邊疆穩定意義重大。”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將絲綢之路經濟帶描繪成我國與相關國家交流融通的橋梁,而能源國際合作又是這座橋梁建設的重要內容。近日召開的“能源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專家座談會也確定了“爭取在能源國際貿易、上下游合作、裝備和技術服務出口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工作目標。
隨著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訪中亞的成果相繼落地,我國與中亞各國開展的區域能源合作道路已越走越寬。在我國西北方向已經刻畫出來的、這條被賦予全新內涵的能源新絲路,正與西南中緬油氣管道、東北中俄油氣管道、海上油氣進口共同構築成了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四面來油(氣)”新格局。
地區能源合作不斷加深
據了解,目前,我國與有關國家油氣合作和管道建設已形成較大規模。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中亞管道C線將很快建成投産,中亞管道A、B、C線建成之後每年的輸氣能力將達到600億立方米。另據了解,中亞管道D線已提上日程,目前有關方面也正在加快推進。
而另一條油氣輸送大通道——設計年輸氣量為120億立方米,約佔我國天然氣年消費量6%左右的中緬天然氣管道在去年7月順利投産運作後,截至去年12月9日,累計總進氣量達到3.34億立方米,其中向國內輸送天然氣2.78億立方米,為緬甸境內分輸天然氣98.91萬立方米。
與過去的合作僅僅是簡單的勘探生産和油氣貿易不同,目前,我國也更加關注資源國的訴求,推進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下游煉化加工和裝備製造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絲綢之路經濟帶聯通的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亞塞拜然、伊朗等都是世界重要的能源生産國,隨著能源消費中心的東移,能源生産國與消費國的聯繫日益密切。而我國能源企業走出去的腳步也在近幾年加快,中國石油已先後在哈薩克、伊拉克、伊朗等國開展了相關油氣業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今年兩會期間也表示,能源合作將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最大亮點。他指出,有人將絲綢之路經濟帶稱作是21世紀的戰略能源和資源基地,因此,“建設這樣一個經濟帶也有利於保障我們國家的能源安全。”“中亞油氣管線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除了中亞各國內在的主動擴充出口對象的動力之外,與我國企業在該地區開展業務早、合作較為深入有很大關係。通過合作,能源産品供需雙方都能獲得自己的收益。”金銀島油氣行業分析師馬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馬季表示,雖然C線建設已在快速推進,但據其了解,該線路正式投産輸氣仍需時日。“年內如能實現投運就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
中俄天然氣談判有望實現突破
馬季表示,要穩步推進與有關國家的油氣合作,需儘快解決價格等重要問題。“相較于中亞油氣管道的有序推進,我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油氣合作則進展緩慢。在去年我國領導人訪問俄羅斯、中亞等國後,中俄雙方已簽署《俄羅斯通過東線管道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框架協議》,希望中俄油氣合作的談判能在今年實現突破。”在今年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提出了“全面落實中央領導高訪成果,積極推動中俄天然氣談判”的部署。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中俄天然氣談判年內實現突破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大。“中俄雙方經過十幾年的談判,通過多方會晤,雙方都有強烈的合作意願。而且大部分障礙已經掃除,唯一的阻礙還是價格問題。”據了解,美國在頁巖氣開發上掀起的“能源革命”對世界能源格局影響巨大,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減小已成明顯趨勢,俄羅斯相關能源企業也迫切需要開拓中國市場。“當前的世界能源格局已經為中俄雙方能源合作達成最終的合作奠定了基礎,在與俄方談判中,我們要堅持立足長遠、互利互惠互信的原則,找到説服俄方的理由,取得一個雙方共贏的結果。”當前,我國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建設推進效果良好,王海運建議,相關企業應以能源合作為紐帶,走出去,將企業做大做強。值得注意的是,在石油企業率先開啟所有制改革之後,周吉平表示,在未來合作中將積極推動混合所有制,引進社會資本、民營資本以及其他國家、公司進行合資合作,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