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欒城縣柳林屯村互助幸福院,庭院內乾淨整潔,花花草草擺放得錯落有致,老人們三三兩兩的圍坐在一起,有的下著棋,有的嘮著家常……時不時傳來歡樂的笑聲,大家樂在其中,愜意而悠閒。
“三個兒女都在外地打工,一年也見不了幾面,雖説不缺吃、不缺穿,但是我和老伴兒整天在家大眼兒瞪小眼兒的,這日子悶得慌啊。自打村裏建成互助幸福院後,每天和老伴來到幸福院裏,和村裏的其他老人們在這裡一起做飯、休息和娛樂,大夥兒相互幫襯著,日子過得比以前舒心多了。”該村75歲的陳二增老人高興地跟記者説著互助院裏的幸福事兒。
據了解,該縣民政局規劃全縣173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從2011年開始,到2014年分四批建設,每年完成全縣四分之一的村。為了幫助鄉村解決場地和資金困難,結合幸福鄉村建設和農村容貌綜合整治,指導各鄉村通過“建、騰、借、修”等多種措施,解決了場地和房屋問題,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給予補助。截止目前,省級補貼9萬元,市級補貼18萬元,縣政府投資125萬元,鄉村投入270多萬元。
在建設互助院時,以村為單位,充分利用閒置校舍、廠房、民房等房産資源建院,堅持自治(村委會是農村互助幸福院建管的主體)、自願(堅持由子女申請、老人自願,並與村委會簽訂入住協議)、自保(村集體負責承擔或者村集體和入院老人共同承擔水、電、暖等日常運轉費用,老人的衣、食、醫由本人和子女保障)、自助(不配備服務人員,實行入院老人之間的互助服務)原則。
目前該縣173個村中已有138個村完成互助幸福院建設,佔總數的80%,2014年完成剩餘35個村的建設任務,做到農村互助幸福院全覆蓋。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有效解除了務工經商子女的後顧之憂,解決了農村老人,特別是農村留守老人、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
近年來,隨著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大量空巢老人留守農村,面臨著精神、生産生活多方面的壓力,縣委、縣政府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民生工程、重點工程來抓,把互助幸福院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逐漸得到農村獨居老人的支援,更多的人願意談幸福院的好處。一個老人牽涉很多家庭成員,家裏的養老問題如果解決了,晚輩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發展中去。在互助幸福院,老人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生活需求和精神慰藉都能得到滿足,實現農村抱團式養老,確保讓老年人吃得舒心玩得開心。
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彌補了農村照搬城市敬老院模式的生硬,在解決老有所養問題的同時,既解除了老人身邊無人照顧的隱憂,也充分調動了老人的自治自助能力,更加重視老人們的精神生活,以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質,營造出團結融洽、溫馨和諧的庭院氛圍,彰顯出社會的文明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