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份高校學費平均漲幅高達50%

今年以來,江蘇、貴州、浙江等省相繼公佈秋季普通高校學費新的執行標準。2013年,福建、廣西、山東、湖北、湖南等地陸續發佈普通高校學費調整資訊。廣東高校本科學費雖然暫未調整,但研究生學費卻出現大幅上調。2013年底,廣東省出臺的研究生學費新政規定,專業學位學費上限為每學年28000元,“985工程”“211工程”及項目建設學校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費可在此基礎上上浮不超過25%。...[詳細]

 
高校學費大幅上漲:一邊"亂花錢"一邊"喊缺錢"
多個省市近日陸續發佈普通高校學費上調資訊,部分省份平均漲幅高達50%。業內人士指出,一些高校近年來投資增長過快,導致債務負擔加重,一邊“亂花錢”一邊“喊缺錢”的現象值得警惕。...[詳細]
高校漲學費應充分考慮國民承受力
從“免費午餐”到“全面收費”,高等教育已有“拿錢買學上”的味道,學費從每年幾百元、上千元,扶搖而上至每年4000元—8000元不等,部分專業甚至過萬元。有在校生表示,“讀完四年大學,花費不會少於6萬元,藝術類專業花費甚至在10萬元以上。”大學的學費不是漲得太快,而是漲得實在離譜。儘管有關部門不承認教育産業化,但政府的決策,包括高校擴招和高校收費都是按照教育産業化的理念來做的。同時,一些高校還在想方設法、巧立名目掏學生口袋裏的錢。就連原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也坦言,“中國大學的學費是有點高!我和我夫人兩個人的工資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個孩子上大學。”...[詳細]
“漲”聲響起 高校漲學費背後的玄機
從目前情況看,各省化解高校債務的主要策略要麼是"政府買單",主要採取政府承擔債務本金或是提供貸款貼息。要麼是"借新還舊",在貸款到期無償還資金時,再進行貸款,用新合同下貸款償還舊合同下貸款。而如今,大學漲學費被指轉嫁債務,但是通過漲學費的收入來補鉅額債務的大窟窿恐怕也是車水杯薪。...[詳細]
僵化的高等教育體制“推高”學費
首先,學費上漲有其必然性的動力。第二,與目前的教育體系和對高校投入的方式有很大關係。第三,也是高校大擴招、大建設必然導致的後果。第四,與高校的管理機制有關。第五,與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大環境有關。...[詳細]
高校該不該漲學費?
從目前各地上調學費的具體操作看,都組織了聽證會,但是,聽證會給人的感覺是走過場,該怎麼漲還是怎麼漲,為此,有必要給學費定價設定基本的標準。向大學生收取學費,理論基礎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攤理論,確定大學學費標準,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多少,其二,受教育者分攤多少比例。...[詳細]
高校需抑制漲學費衝動,更需自省
高校學費漲價,不僅沒有堅實的民意基礎,其合理性也經不起推敲。因此,教育主管部門必須對地方高校學費暴漲的現狀予以控制。同時,還必須在合理界定人才培養成本、公開經費用途、完善助學獎學資金、落實貧困學子學費減免等方面做實,以稍減學費暴漲給很多學生帶來的壓力。...[詳細]
警惕大學學費上漲與低就業率的反差
當下就業形勢嚴峻也是不爭的事實。大學生遭遇就業“寒冬”,不少家庭勒緊褲腰帶供孩子讀大學,結果就業如此艱難,不少人發出了讀書無用的感慨,大學生能不認為學費偏高嗎?大學學費大幅上漲,大學生就業率卻不斷下降。無疑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詳細]
高校學費大幅上漲,請給一個合理的理由
正如買賣一樣,貨品的價值與價格應該是正比的,高昂的學費是否能夠與教學品質成正比,不斷上漲的學費下高校的師資水準、教學環境、學校管理能否跟上,這些都是學校應該考量的因素,而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把自身存在的問題而導致的經費緊張捆綁在學生家長身上。這樣的行為不但有悖于教書育人的宗旨,也加重了那些貧困家庭的負擔,剝奪了貧寒學子學習的權力,加深了社會不公平現象。...[詳細]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