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量子資訊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劍豪團隊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謝心澄等人合作,研製出首個基於擴散型自旋波量子(磁振子)的電調控開關。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線上發表于《自然—通訊》。

二維磁體的自旋波量子(磁振子)作為一種低功耗的資訊載體,在未來量子增強的資訊技術領域具有重要應用潛力。磁振子應用於資訊領域所面臨的第一個門檻,是製備磁振子的“開”態和“關”態。由於磁振子的強波動性,注入和探測磁振子信號相對易於實現,但是通過柵電極在非特徵頻率下完全關閉磁振子信號則是一個尚未解決的國際性難題。

陳劍豪團隊長期研究低維量子材料器件物理,與合作者在低維高遷移率材料、低維拓撲材料和低維磁性材料領域完成一系列重要研究工作,如發現原位氫化石墨烯的可控自旋軌道耦合和鐵磁—反鐵磁耦合相變、拓撲半金屬的對稱性破缺和非線性光電效應等。

近期,陳劍豪團隊實驗發現,低維磁體的磁振子輸運過程具有高度可調性。隨後,研究團隊與謝心澄、復旦大學教授肖江等人合作,建立了二維磁振子模型,並量化分析了其輸運過程中的高度非線性。利用這種非線性,研究團隊製備了基於范德瓦爾斯反鐵磁絕緣體MnPS3(錳磷硫)的磁振子閥,實現了對其二次諧波磁振子信號的完全可逆電調控,並首次演示了擴散型磁振子邏輯非門。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團隊還預言了CrI3(碘化鉻)、CrBr3(溴化鉻)、FePS3(鐵磷硫)、CrPS4(鉻磷硫)等一大類范德瓦爾斯鐵磁和反鐵磁材料,都將表現出與MnPS3類似的磁振子閥調控效果。該成果作為低維自旋電子學領域研究的一項突破,對材料科學、奈米電子學和物理學領域都將産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