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程臨釗教授課題組及合作團隊在體外生産紅細胞方向取得重要進展,為解決紅細胞緊缺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據介紹,科研人員首次建立了人外周血來源的紅係祖細胞體外大量擴增和高效脫核的培養體系,並利用小鼠輸血模型驗證了該體系所産生紅細胞的功能。這一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分子治療》(MolecularTherapy)上。

目前紅細胞和其他血液製品主要來源於志願者外周血捐獻,供者不足、感染風險、稀有血型缺乏等仍是世界性的難題。早期研究者通過優化體外誘導方法和培養體系分化成熟紅細胞,但由於造血幹細胞及紅係祖細胞體外擴增能力非常有限,無法滿足臨床需求。

體外誘導多能幹細胞定向分化為紅細胞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另一條重要途徑。近年來,研究發現如何通過體外培養獲得大量功能性的紅細胞,是該領域面臨的重要挑戰。

為解決紅係祖細胞體外擴增能力有限這一問題,中國科大課題組通過實驗,推測出在紅係祖細胞體外擴增與自我更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BMI1,並通過基因敲降和回補兩方面對BMI1的功能進行探索,結果證實BMI1對紅係祖細胞的體外擴增和脫核成熟至關重要。

據介紹,該研究成功建立了從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大量擴增紅係祖細胞並高效誘導分化為成熟紅細胞的實驗體系。這一成果首次發現BMI1可以促使紅係祖細胞體外擴增高達一萬億倍,並擁有分化成熟生成功能性紅細胞的潛力。

國際知名血液專家、美國紐約血液中心教授安秀麗認為,該工作是輸血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解決了血源緊缺的瓶頸性問題。(記者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