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大學醫學部張曉東團隊成功設計出一類全新的人工酶——“團簇酶”。“團簇酶”具有超強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對阿爾茨海默症、腦損傷等神經炎症治療潛力巨大,相關成果已線上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

酶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催化劑,是由活細胞産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酶催化能在常溫常壓下將化學反應速度提高百倍以上,在醫學領域對神經學、腫瘤、生物傳感等具有巨大應用價值,也被廣泛用於農業、食品、化工等各領域。然而,大部分天然酶製備困難、穩定性差、催化條件苛刻,難以大規模應用。如何設計出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的人工酶成為全球科學家面臨的共同難題。

天津大學醫學部張曉東團隊提出“團簇酶”概念,他們通過單原子調控的方法成功設計出一類具有原子精確結構的人工酶——“團簇酶”。實驗證明,“團簇酶”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其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水溶性維生素E的160倍,是花青素分子的9倍。生物學結果顯示,使用“團簇酶”製劑能有效減輕腦損傷小鼠的神經炎症,顯著降低病鼠體內的炎症因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簇酶”尺寸超小,能通過腎臟自然濾除,這也意味著使用“團簇酶”藥物可以避免對肝腎等器官的損傷。

“‘團簇酶’在生物醫學,特別是神經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團隊負責人張曉東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團簇酶’的可變性,提升其靶向功能,深入挖掘其對阿爾茨海默症、腦損傷等多種重大神經炎症的治療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