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野外,螢火蟲一閃一滅的光亮,猶如一盞盞神秘莫測的明燈。通常,只有年幼和雌性螢火蟲才發光,這是一種求愛信號。極少數的雄性螢火蟲也用閃光進行防禦。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與捷克帕拉茨基大學、英國布裏斯託大學及中山大學合作,從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螢火蟲的一個“老祖先”:白堊光螢科。這一新類群的發現對於研究叩甲總科中生物發光的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該成果1月20日線上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

在陸生動物中,能進行生物發光的物種以叩甲總科(螢火蟲及其近親)的物種最多。大部分發光的叩甲總科的物種都屬於“螢類”,包括螢科、光螢科、雌光螢科,以及華光叩甲科。

在這一分支中,除最基部的華光叩甲科外,螢科、光螢科與雌光螢科的身體均較為柔軟,部分類群的雌性還具有幼態持續現象,這使得這一類群的物種很難保存為化石。除螢科于白堊紀緬甸琥珀及一些新生代地層中有化石記錄外,其他類群此前尚沒有化石被正式報道。

研究人員在白堊紀中期緬甸琥珀(約1億年前)中發現了一枚保存較完好的阿扎白堊光螢雄性標本。白堊光螢的觸角具12節,呈雙櫛狀,與現生的光螢科相似。然而白堊光螢的前胸腹板較發達,鞘翅完全覆蓋腹部,腹部可見腹板6節,與光螢科及近緣的雌光螢科不同。根據其形態特徵,研究人員推測白堊光螢可能屬於光螢科+雌光螢科進化枝的基幹類群。

“我們發現的化石是比較原始的一類,可以理解為螢火蟲的祖先類型。”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告訴記者。

白堊光螢的第1—3節可見腹板上具有一個淺色明亮區域,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發光器官。而在白堊紀,螞蟻、青蛙、早期鳥類等快速繁盛,它們都是白堊光螢的潛在捕食者。研究人員推測,白堊光螢中的發光器官或許與抵禦這些捕食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