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六七歲的兒童都拍過影視劇,不少人還同成龍、金喜善合過影哩。”在白銀市景泰縣大水䃎村口,喜泉鎮人大原主席王子績向介紹説。拾級而上,白墻黛瓦的庭院錯落有致,綠樹環繞的街巷乾淨整潔,碧波盪漾的湖面上鴨子在水中嬉戲。

“䃎”,在《新華字典》只有一個解釋,就是“甘肅景泰一地名”。是典型的會意字,由“石”“大”“多”三個字組成,體現大水䃎村的石頭又大又多。

大水䃎村位於省道101線和國道217線交匯處,包蘭鐵路穿村而過,處於寧夏中衛-甘肅白銀-蘭州新區-省會蘭州的2小時交通圈內。該村現有234戶835人,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78.2畝,村內的大敦煌影視城是全國著名的影視旅遊文化基地。2013年該村被評為深度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0戶282人,貧困發生率33.3%。

2017年以來,在大力推進“千村美麗、萬村整潔”項目中,上級黨委通過給予“三重保障”的賦能方式,實施大水䃎村美麗鄉村建設和運營項目。建設過程中,該村緊緊圍繞“一線四區六元素”佈局,以201線為中軸線,打造出大敦煌影視城服務區,億源山莊休閒度假區,大水䃎民宿田園體驗區,現代路港服務區,突出石頭、水面、民宿、民俗、影視拍攝、生態六元素。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巷道鋪設使用當地的石材,體現村落的厚重感,水面利用當地的泉水合理佈局。綠化全部採用木本植物,以植物本身多年生的色彩特徵,體現西北的粗獷韻味。累計整合各類項目資金2600余萬元,實施了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四化”工程,建成石頭文化廣場和兩處河湖水面景觀等,並以排洪渠為界,建成白墻黛瓦和土坯泥屋兩種風格的民居式樣,為大水䃎村發展文旅産業、拍攝影視作品奠定基礎和發展要素。為確保産業升級,景泰縣委、縣政府對大敦煌影視城實施改造工程,借助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大水䃎村舉辦兩屆“粗獷大水䃎、清新鄉村遊”旅遊節,通過網易直播等多種形式宣傳大水䃎村,引導群眾觀看《大敦煌》等在影視城拍攝的影片,引進甘肅閩西文旅公司,精心發展農家樂及民宿經濟,為大水䃎村村民拓寬增收方式、就近就業、致富增收奠定了基礎。

“在大水䃎村的建設中,我村始終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經營休閒鄉村,在推動綠色革命中煥發‘最美顏值’。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分析研判村情實際的基礎上,對症‘集體不富、産業不振、民生不安、鄉村不興’的病灶下藥,精心打好‘石頭部落、隴中名驛’這張牌;引導農家樂等經營主體強化環境保護這個‘硬約束’,制定大水䃎村門前‘三包’制度,堅持正向激勵措施,形成‘村美’和‘民富’利益連結機制,為大水䃎村保持常新、常綠、常靜、常凈提供保障。”大水䃎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巧琴説。

2019年,隨著大水䃎鄉村旅遊的持續升溫發酵及大敦煌影視基地投資開發的良好勢頭,村黨支部將大水䃎村鄉村旅遊發展與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生態文明緊密結合,在已建成的基礎設施上,通過“黨支部+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打造農家樂餐館、民俗客棧、手工香醋作坊等改造提升項目。目前,已建成“青舍”“䃎畔·墨苑”“敦煌人家”等各具特色農家樂5家,依照規劃佈局,年內共發展10家風格不同、特色鮮明的特色農家樂,配套民宿客房,提供休息、娛樂等設施,讓遊客真正感受到“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的鄉味體驗。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該村以解決群眾急憂盼問題為價值取向,以“四抓四促”和拆舊復墾為契機,集中力量開展大街小巷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進“煙頭革命”“廁所革命”等,累計建成水廁65個,化糞池2處。全村設立公益性崗位19個,護林員7人,切實用活影視城資源,村“兩委”與影視城達成“群眾演員”用工意向,凡進組參加演出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均按照90元/人/天的標準取得報酬,預計每名群眾演員年增收6000元左右。

2019年大水䃎村被農業農村部評“全國美麗休閒鄉村”,2020年被國家文旅部評為“全國美麗鄉村重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