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經濟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發展任務艱巨繁重的背景下,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各領域數字經濟穩步推進,品質效益明顯提升。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其中北京、上海數字經濟GDP佔比已經超過50%。數字經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數字經濟各領域發展亮點頻出。

專家指出,數字經濟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能夠減少資訊流動障礙,加速資源要素跨産業、跨區域合理流動。推動我國經濟的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不僅能夠創造大量投資機會,有效拓展國內需求,還能推動技術創新和産業變革,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期。

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長15.6%,應該還是保持一個快速增長勢頭,這也反映了中國實體經濟各個行業數字化轉型正在逐步加快。”中國信通院副院長余曉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中核心增長極之一。白皮書顯示,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19年的36.2%。

數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已成為我國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抓手。白皮書顯示,按照可比口徑計算,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名義增長15.6%,高出同期GDP名義增速約7.85個百分點,高出同期第一産業名義增速6.8個百分點,高出同期第二産業名義增速9.79個百分點,高出同期第三産業名義增速6.54個百分點。與2005年相比,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增長12.7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0.6%;而同期GDP僅增長4.3倍,年複合增長率為12.6%;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分別增長2.2倍、3.4倍和5.9倍,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8.7%、11.1%和14.8%。由此可以看出,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動力。

我國數字經濟的地位更加突出。白皮書指出,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從2014年到2019年的6年時間,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2019年數字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成為驅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核心關鍵力量。

數字經濟各領域亮點頻出

據中國信通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佈《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是2015年以來連續第六次發佈數字經濟研究成果。

這位負責人介紹説,白皮書的一大看點是,數字經濟框架從“三化”擴展到“四化”。在延續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白皮書將“三化”(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擴展為“四化”(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增加了對數據價值化、數字經濟政策體系的研究梳理。從“四化”各個角度看,我國數字經濟各領域發展亮點頻出。

其一,數字産業化穩步增長。2019年,數字産業化增加值規模達7.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7.2%,同比增長11.1%。數字産業結構持續優化,軟體産業和網際網路行業佔比分別同比增長2.15個百分點和0.79個百分點,電信業、電子資訊製造業佔比小幅回落。

其二,産業數字化穩步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由單點應用向連續協同演進,傳統産業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升,數據整合、平臺賦能成為推動産業數字化發展的關鍵。2019年,我國産業數字化增加值規模約為28.8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0%。産業數字化加速增長,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其三,數字化治理穩步提升。基於大數據的決策支撐能力、綜合治理能力建設成效明顯,規範有序、包容審慎、鼓勵創新、協同共治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加速形成。

其四,數據價值化加速推進。數據生産要素屬性的提升,關係著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隨著數字化轉型加快,數據對提高生産效率的乘數效應凸顯,成為最具時代特徵的新生産要素。

戰略勾畫數字經濟發展藍圖

我國發展數字經濟對於經濟長遠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指出,基於數字技術的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是對衝我國經濟下行壓力的穩定器,數字經濟將開啟新一輪經濟週期,成為後疫情時期經濟復蘇的引擎。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是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白皮書從五個方面提出數字經濟發展建議:一是加速數據要素價值化進程。推進數據採集、標注、存儲、傳輸、管理、應用等全生命週期價值管理,實現傳感、控制、管理、運營等多源數據一體化整合。二是推進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加強企業數字化改造,引導實體經濟企業加快生産裝備的數字化升級。三是著力提升産業基礎能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佔據創新制高點。四是強化數字經濟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完善數據開放共用、數據交易、智慧財産權保護、隱私保護、安全保障等法律法規。五是深化數字經濟開放合作。加強各國數字經濟領域政策協調,深度參與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合作等。

針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問題,王一鳴也提出了建議:一是制定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圍繞新基建關鍵技術研發、産業數字化轉型等進行戰略勾畫,引導市場主體廣泛參與,形成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動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合力。二是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市場主體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新基建,更好地對接市場的終端需求。三是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領域提前佈局。四是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企業數字化改造,發揮龍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産業鏈和中小企業數字化水準的提升。五是進行包容審慎的監管,監管機構不僅要關注數字平臺的形成,更需要關注競爭機制是否有效、競爭秩序是否有序以及如何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六是解決數據産權的界定問題,對個人數據、政務數據以及商業數據進行分類界定和保護,建立安全、自由的數據流通環節,為培育數據市場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