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貓宣佈將實景逛街技術大規模應用於商業體,多家“網際網路+”平臺也著力佈局虛擬場景設置,為消費者增加體驗,讓線下門店拓寬空間,借數字技術逐步開拓新商機,釋放新動力。

此前,工業和資訊化部發文提出將推動工業數據全面採集和開放共用,研製産業鏈圖譜和供應鏈地圖,助力協同發展。很多地方也在積極嘗試用數字技術摸排産業鏈痛點、難點,為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據了解,目前有不少“網際網路+”平臺、龍頭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了計算能力、數字資源,著力構建數字化“生態圈”。

在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背景下,“網際網路+”的內涵與外延正在不斷升級進化。

“以前的‘網際網路+’以更方便生活、更便捷生産為主要導向,相對更看重經濟效益和近期效能,更高級的‘網際網路+’應該更有助於激發人的創新活力,推動形成一個不斷學習和創新的社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樊傑如此表示。

從2015年“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首次提出,到後來經過幾年的發展,尤其是抗疫期間的錘鍊,“網際網路+”已經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被寄予新的要求和期待。

“就像2003年‘非典’催生了電子商務,也使網際網路在市場的磨礪中找到了成熟的商業模式。這次疫情也讓我們更加認識到了資訊技術深度融合與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巨大效益,大數據、遠端醫療、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在我們又出現了很多熱詞,如雲辦公、健康碼、線上教育等,這些也越來越廣泛地被大家所接受。”談到推進“網際網路+”行動時,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司長伍浩表示。

以“共用用工”為例,這種原本近乎于網際網路公司和餐飲企業的“疫期互助”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相關企業也隨之開始開發共用用工平臺,希望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將共用機制常態化,提升供需對接效率,惠及更多企業和消費者。

“已有的網際網路就業平臺、零工經濟平臺,可以與政府合作,根據抗擊疫情的經驗教訓,完善和調整原有的技術和業務架構,推動‘共用用工平臺’成為數字經濟新業態,抓住這個機遇健康快速發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疫情過後,不再止于網際網路、新零售、餐飲服務等,共用用工在養老、托育、家政等就業潛力大的領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這是“網際網路+”謀求新突破的典型案例:從散點式到平臺化,從自發行為到規範發展。

“‘網際網路+’要面向三個轉變。”樊傑直言,一是要以滿足人民發展需求為中心,近期以“六保六穩”為基調,著力改善人民生活,擴大百姓消費;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助力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三是重點發展具有韌性和安全性的産業,為經濟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在他看來,今後的“網際網路+”將不僅注重於經濟生活和産業發展領域,而且要在中國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中發揮作用。

“以前治理能力現代化偏重政府部門,注重‘網際網路+’用於電子化辦公、數字系統建設,比如搭建文件協同系統、視頻會議系統等,還存在一定局限性。”樊傑説,“未來‘網際網路+’助推治理能力現代化,應滲透到治理體系的方方面面。如何形成日常和應急狀態下的數字化管理,充分發揮併合理統籌全社會各治理主體的能動性,是下一輪‘網際網路+’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