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誌29日發表一項醫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認為,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腹瀉,針對這兩種疫苗,擴大或引入其接種項目有望減少中低收入國家兒童對抗生素的使用。這一發現支援在全球抗擊耐藥性的工作中,優先考慮對兒童進行疫苗接種。

抗生素本質上是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産生的一類次級代謝産物,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作用,會干擾其他細胞的發育功能。然而細菌在與抗生素的博弈中,變得越來越厲害,現在,致病菌對抗生素産生耐藥性,已是嚴重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中低收入國家的耐藥性問題最為顯著。

鋻於此,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家約瑟芬·勞納德及其同事,詳細分析了在這些國家開展的大型家庭調查所得數據,以評估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疫苗對於5歲以下兒童抗生素使用的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24.8%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和21.6%以抗生素治療的腹瀉感染,由對這些疫苗敏感的病原體引起。接種了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或輪狀病毒疫苗的兒童與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相比,前者發生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感染的幾率分別降低了8.7%和8.1%。

研究人員估計,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兒童中間,目前肺炎球菌和輪狀病毒疫苗接種項目每年大約預防2380萬次以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發作和1360萬次以抗生素治療的腹瀉發作。如果在已使用這些疫苗的國家擴大疫苗接種覆蓋範圍,而在未使用的國家中為兒童引入疫苗接種,那麼有可能額外預防4000萬次以抗生素治療的疾病的發作。

總編輯圈點

疫苗和抗生素,一個是“防”,一個是“治”。但前者的防護作用是在一年甚至數年時間里長期有效的,從某種意義上説,一本萬利。現在,濫用抗生素已經成為一個令全世界都關切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治療抗生素耐藥性感染已經越來困難、越來越昂貴,因括世衛組織在內的機構都建議:充分利用現有疫苗並開發新疫苗,嚴肅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而科學界也需要優先考慮哪些新疫苗可能對抗生素耐藥性具有最大影響,並促進對這些疫苗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