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的艷陽天裏,和高考、中考一道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焦點的,還有小升初話題。在這個畢業生家長們普遍焦慮的季節,今年南寧的小學畢業生家長尤顯忐忑不安,不安的源頭,竟然是小升初不能再“考”了!

這個有別於往年的變化,來源於南寧市民辦初中一貫掐尖招生的規矩被叫停。今年3月,教育部發佈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

南寧市教育局也據此通知精神,接連下發招生工作通知。消息一齣,往年採取“筆試+面試”招生的民辦初中,今年紛紛取消了筆試環節,改為按通知要求:民辦學校的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時,只能通過查閱學生素質報告冊、面談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選擇符合學校辦學特色的生源,並強調招生期間不能組織任何形式的統一筆試。

然而,這些有意引導家長、學生理性選擇學校的新規,卻在升學季引起波瀾陣陣。

擇校生隊伍為何龐大

家住明秀路的李曉有個12歲的女兒,她為孩子的升學問題已經失眠了兩周。

“你知道南寧去年中考平均分前20名的學校排名情況嗎?”李曉打開手機微信,熟練地從個人收藏裏調出一張表格,“瞧瞧排名前五的全是私立學校,最要命的是排第一名的私立學校優秀率可以達到89.6%,而排位最前的公立學校才是68.3%!”

李曉指點著手機螢幕上的數字,不禁語氣急促起來,“上不了好的初中,怎麼在中考後拼進重點高中?進不了重點高中,考上985、211類大學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支撐起李曉這一連串推理的是“贏在中學起跑線”理念,她早在幾個月前,就跟幾個要好的家長結伴到幾所名聲響亮的民辦初中和公立初中參觀。

“那管理和教學模式,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李曉竹筒倒豆子般訴説,民辦初中大部分要求學生住宿,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9點半,“他們教學上是‘兩頭摸黑’管理,公辦學校都是走讀形式,沒有可比性啊!民辦還能組織寒暑假補課,公辦學校敢嗎?”

和李曉有著同樣看法的家長不在少數,如果對自家地段所屬的公立初中不滿意,家長通常會和孩子一起衝刺口碑更好的民辦初中。在今年以前,民辦初中早早于五六月就發出報名通知,往往一所學校就有多達一兩萬人報名,然後挑出部分尖子生,再通過語數英三科聯考的模式“掐尖”錄入數百人。“想想跟學霸為伍,誰還好意思不認真學習!”這樣的優秀生源讓李曉艷羨不已。

為了讓女兒拿到民辦初中的入場券,李曉早在孩子剛上六年級時就開始佈局。“報了東葛路的一家培訓機構,每個週末穿過半個城市送她去上課,一年5萬元學費。”

不允許進行筆試,面談能談出啥

就在李曉帶著孩子進入刷題的衝刺階段,5月中旬看到朋友圈中盛傳的南寧市教育局不允許進行筆試的通知,她不禁急了,“明明已經做好了全力衝刺的準備,卻發現根本沒有參加比賽的資格。”

她的孩子沒有五六年級獲全市三好學生的獎狀,沒有那些舞蹈、鋼琴、作文、奧數等比賽的證書,連進入資訊採集這一環的報名資格都不具備。她頻頻上網搜索外省的小升初做法,試圖尋找“擦邊球”做法,結果看到西安、杭州、鄭州、成都、桂林等城市都實行了更為嚴格的電腦搖號派位。

6月15日,南寧市一所知名的民辦初中開始進入小升初招生面試階段。當天上午,校門外不少家長在焦急的等待中三五成群地交流著今年的招生新政。在揣測面試內容之餘,家長們提到頻率最高的詞便是“公平”和“疑惑”。在一些家長眼中,似乎沒有比分數更為公平的考量辦法了。

但在現場,也有相當多的家長對面試招生持贊成態度。學生家長陳先生認為:“筆試比較片面,如果面試的話,孩子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都能直觀感受到。取消筆試,今後學生可能會從其他方面綜合提升自己。”

當天結束面試的學生告訴記者,語文題有看圖説話,數學主要是邏輯思維題,英語有口語翻譯等。

在和走出校門的孩子交流後,有些家長也表示擔憂,他們覺得一些孩子成績雖然優異但不太善於表達,也許難獲評委老師青。而且每個孩子短短幾分鐘,展示自己的機會太有限了。

讓擇校熱降溫,不止改變招錄模式那麼簡單

“主要是教育資源不均衡,要是南寧所有的公辦初中水準都和排名前三的公辦學校水準相當,那私立學校的空間就小多了。然而南寧僅有的幾所比較好的公辦初中本來就容納不了多少學生。地段分配在成績一貫比較差的初中學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要麼在好學區買房,要麼讓孩子考民辦。”

當李曉接受必須讀地段學校的現實後,她在孩子的補課群上發了上面這段話,吐槽沒了筆試後的焦慮。

李曉對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顧慮,也正是這些年擇校熱持續升溫的重要原因。而要讓擇校熱降溫,又不是取消筆試、改變招錄模式就能實現的。

今年3月以來,教育部三令五申,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其實,近年來,各地為了給擇校熱降溫,紛紛出臺就近入學、均等教育經費等硬性政策,以沖淡人們對學校品牌的追棒。相比區外的搖號法,南寧今年普通實行的民辦初中的面談法還是留有生源篩選錄取的餘地。

一所民辦初中的負責人表示,雖然學校無法像過去那樣直觀地挑選出綜合素質較高和符合學校辦學特色的學生,但從導向上看,有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克服唯分數論,挑選出更多元的優秀學生。

有教育業內人士認為,擇校本身並不是問題,因為它是教育個性發展的必然結果,否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不用談學校特色與個性辦學了。但擇校熱愈演愈烈卻是一個值得深刻思考的教育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