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山川綠意濃 旱垣展新顏——定西市安定區用行動書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答卷”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定西安定,地處隴中,山大溝深,十年九旱。

從過去守不住水、保不住土,到現在土不下山、泥不出溝;從昔日種不活一棵樹到如今萬畝林海;從飲水困難靠天吃飯,到一渠清水潤萬家……

點滴匯聚,促成山川巨變;溝壑萬千,已是綠意盎然。綠色崛起的背後,是安定人民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的轉變,是全區上下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目前,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3.16%。

“五子登科”蓄水保土

站在安定區青嵐山鄉大坪村的樑上極目眺望,斑斕美景盡收眼底,藍天白雲下,梯田如鏈似帶層層鋪展,成片的油松、紅柳、側柏迎風而立。

“這些梯田都是我們年輕時‘苦’下的!修梯田能增産,‘三跑田’變‘三保田’,糧食增産近五倍。”年逾古稀的“鐵娘子”之一劉玉秀站在梯田地頭,講述著大坪人奮鬥的故事。

大坪村嘗試在山上造林,坡地種牧草,陡坡險坬種檸條,封山禁牧護林草。原本光禿禿的山頭一天天變綠,逐步實現土不下山、泥不出溝,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千溝萬壑中築起的淤地壩,是固土攔沙的堅實“衛士”,也是小流域治理的最後一道防線。

在青嵐山鄉花岔村花岔流域,管理員馬進成正在對淤地壩進行日常巡查。“當年,為了防止水土流失修了這個壩。現在主要查看溢洪道有沒有堵塞,側壁有沒有裂縫,水流能否正常流下去。”

山頂造林、山腰修梯田、溝底打淤地壩……被苦難逼出來的法子,在一次次實踐中紮根拔節、迭代升級。

1983年,花岔流域被列入國家八片一期重點治理小流域。花岔流域按照全部降水就地攔蓄入滲利用的原則,荒山荒坡開挖反坡臺植樹造林,坡耕地興修梯田,支毛溝打谷坊壩,主溝道打壩蓄水,治理措施被形象地總結為“山頂造林戴帽子、山坡種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繫帶子、山下棚膜圍裙子、溝底打壩穿靴子”的“五子登科”治理模式,基本實現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溝、就地攔蓄。

“以前全區每年1平方公里泥沙的侵蝕量平均值是5400噸,現在降到2300多噸。”安定區水土保持站工程股股長董俊天説,作為黃河支流花岔流域的一級支流,安定區花岔流域共有14座淤地壩,通過綜合治理,泥沙量明顯減少。目前,安定區共有淤地壩173座,控制流域面積576.71平方公里。

綠滿山川水潤旱垣

從城區出發,沿312公路盤山行駛40公里後,車道嶺林場躍然眼前,山巒疊翠、鬱鬱蔥蔥,令人心曠神怡。

車道嶺林場始建於1959年,是安定區唯一國有生態公益型林場。建場之初,這裡方圓百公里內都是荒山禿嶺,年蒸發量是降水量10倍以上。

經過60多年的不懈努力,一代代林場人用青春換青山,在隴中北部旱垣上築起了一道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達到92.7%。

“種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娃娃還難!”耄耋之年的王宗剛是第一代的林場職工,談起當年育苗植樹的經歷,老人感慨萬千:“育苗沒有樹種,我們就想了個為當地老鄉義務修剪樹木的法子,把剪掉的樹枝拿回來扦插育苗。”

“一缺錢,二缺技術,全憑老經驗和土辦法。就一個念頭,把苗育好,把樹栽活。”王宗剛説,山溝梁峁窮得連草都不長,林場人憋著一股勁要好好造林。

一把鐵鍬,兩代人的綠色夢。1991年,堅持32年植樹造林的王宗剛退休了,25歲的王富軍接過父親手中的鐵鍬成為新一代“林業人”。

30多年來,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從摩托車到小汽車,王富軍和同事們在車道嶺的8座山梁、50多條溝灣、1.3萬畝的土地上植樹造林,他們守在山上、住在山上,像管護孩子一樣悉心管護著每一片綠色。

在安定區,像王富軍這樣從父輩手中接過“綠色接力棒”的“林二代”“林三代”還有很多。近年來,安定區全面推行林長制,設立區級總林長2名、林長15名、鄉村兩級林長1183名,選聘護林員2372名,劃定“區、鄉、村、護林員”四級責任區域2275個,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在植樹造林的征程上,還續寫著金華、福州、青島等地跨越山海對口幫扶的情誼。

行至安定區東山頂放眼眺望,整齊連片的雲杉、樟子松迎風挺立,林間菌草和灌木花卉繁茂。2021年,青島市專家帶著“青青之島”生態建設經驗來到安定區,因地制宜,實施了1.2萬畝的“青島林”工程。

多年來,金華、福州、青島和定西幹部群眾在植樹造林中密切合作、因地制宜、探索方法、傳承經驗,把生態造林與産業結構調整、小流域綜合治理、封山育林管護結合起來,共完成造林綠化7.36萬畝。

望得見青山,還要看得見水。夏日的定西湖水草豐茂、碧波盪漾,偶有水鳥逐水嬉戲,悠然遊弋。沿關川河畔一路向東,微風拂柳,水流淙淙。

“以前關川河沒有水,就是條爛泥溝。現在,湖水清澈、綠植繁茂、花卉嬌艷、環境優美,散步鍛鍊的人特別多。”關川河的改變,讓家住福門新天地的市民王振軍喜不自勝。

“生態要保護,管水要主動。”這是安定河湖管理的經驗之談。隨著河湖長制的深入實施,安定區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整治和清漂專項整治,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景觀隨處可見。

産業興旺富民興農

“定西有三寶,馬鈴薯、洋芋、馬鈴薯。”曾經吃馬鈴薯不挨餓,如今種馬鈴薯能致富。

位於安定區北部的魯家溝鎮是當地海拔最低、最乾旱的鄉鎮之一。2014年底,引洮一期工程通水後,為當地發展設施農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定西豐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馬鈴薯原原種擴繁基地建到了位於魯家溝鎮的定西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綜合示範園區,成為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的受益者。

在原原種霧培法生産聯動溫棚內,成串的馬鈴薯原原種長勢旺盛。公司總經理楊存生説:“通過霧培,馬鈴薯植株能迅速吸收生長所需的養分,可有效避免通過土壤傳播的病蟲害,原原種發育快、産量高。”

川裏建園區,山上建基地。“相較于普通農田,滴灌種植的馬鈴薯畝均增産約2000斤,節肥約30%,節水約40%,省工約50%。”楊存生説,今年公司在魯家溝鎮萬畝馬鈴薯種植高産示範基地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用於馬鈴薯原種和原原種繁育。目前,公司種植馬鈴薯2000畝,原原種年産量達到8000萬粒。

如今,在這片海拔1800多米的萬畝馬鈴薯種植高産示範基地,馬鈴薯每天所需的水和肥料通過滴灌帶輸送而來,旱垣抗旱保糧的底氣就來源於此。

“目前魯家溝鎮在淺山區10公里以內的可利用田地還有3萬畝,若能繼續實施引水上山項目,將來全鎮有效灌溉面積就能佔到總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1.4萬名群眾將會實現靠水致富。”魯家溝鎮人大主席費雪鋒説。

生態變化讓上坪村也嘗到了甜頭。“野奢露營,燒烤擼串,穿行鄉野,看梯田美景,觀星河斗轉,享特色民宿。”這是遊客在“青嵐山鄉田園綜合體”的遊玩體驗。

得益於“青嵐山鄉田園綜合體”項目,上坪村把鄉村振興與生態建設、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發展相結合,以農興遊、以遊促農,推動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淺山區多産業融合型鄉村旅遊示範村。2023年,“青嵐山鄉田園綜合體”累計接待遊客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00萬元。

昔日的黃土高坡,如今藍天常在、碧水長流。安定人民正在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創造著更加引以為傲的生態奇跡!(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通訊員 曹應森 吳維娜



【責任編輯:】
(原標題:山川綠意濃 旱垣展新顏——定西市安定區用行動書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