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伏天防暑,認準非遺“出品”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7月22日,大暑。暑天漫漫,白日灼灼,進入了一年中最悶熱潮濕的一段時間。

在持續高溫的影響下,勤勞的人們利用智慧和資源創造了許多防暑“利器”,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提高身體舒適度。在大暑來臨之際,記者走進安康市石泉縣、延安市子長市和西安市鄠邑區等地,探尋“藏”在防暑“利器”中的陜西傳統民間技藝。


石泉柚子功效茶和配套的茶點。

飲石泉柚子功效茶

7月15日,進入三伏天,位於秦巴腹地、漢水之濱的石泉古城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石泉明清古街穿梭。一家茶藝店的屋檐下,懸挂著“石泉柚子茶”的黑色牌匾。也許是被店中陳列的酷似小南瓜的物什吸引,遊客紛紛進店一探究竟。

店內陳設古樸雅致,瀰漫著柚子和茶的清香。這些酷似小南瓜的物什就是由石泉縣當地土柚和富硒茶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石泉柚子功效茶。

石泉柚子功效茶製作技藝是陜西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源於湖南龍氏家族秘傳的古法功效茶製作技藝。龍氏祖輩為中醫,每年會做不同功效的柚子茶為附近村民治病。第四代傳承人龍群英基於家傳秘方,因地制宜,利用石泉當地特産資源傳承創新,創造出石泉柚子功效茶,幫助人們強身健體。

“一入伏,暑熱和濕度會明顯增加。中醫有‘冬病夏治’的理論,認為這時候陽氣旺盛,祛寒除濕的效果較好,有助於減少某些疾病在冬天發作的風險。”龍群英説。

據介紹,石泉柚子功效茶富含氨基酸、茶氨酸,硒、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C、維生素E,有調理腸胃、清暑利濕、理氣化痰、養神安心的作用,非常適合夏季身體暑濕嚴重的人飲用。飲用時,泡、煮、熬皆可。

石泉柚子功效茶從製作到可以飲用需要3年以上時間。在每年的春天,龍群英一家會帶著工人把採摘的新鮮茶葉和多種食藥同源的藥材依照龍氏家傳古法按比例炮製好並保存。等到10月摘下土柚後,把備好的藥茶料裝入去掉果肉的柚子殼內,經九蒸九烘九曬數道工序反覆入鍋收繩定型。這個炮製定型乾燥的過程需要將近150天。幹透後,入缸封存陳化3年,方可出缸飲用。

因為重視品質和效果,龍群英一直堅持手工制茶。製成的石泉柚子功效茶造型獨特、品相極好,極具觀賞性。她説:“10多年前,我和丈夫王新建決定回到石泉傳承創新柚子功效茶。我們將零售門店從當初的30平方米擴大到如今的300平方米,還有了專門的茶廠,産業規模不斷擴大,每年制茶5噸左右。”


子長綠豆涼粉。

食子長綠豆涼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陜北晝夜溫差大。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雜糧較為優質,被勞動人民賦以巧思,創造出諸多美食,如蕎面碗饦、攤黃兒、洋芋擦擦、綠豆涼粉……

7月17日上午一大早,子長市安定東路上的老閆家綠豆涼粉店就迎來了許多客人。“綠茵茵,光溜溜,夏天吃很帶勁。”老顧客郭永富説著便點了一份綠豆涼粉,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老閆家綠豆涼粉我從小吃到現在。來他們家吃綠豆涼粉的人特別多,遇上高峰期,就要排隊。”他説。

眾所週知,綠豆有清熱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由綠豆製成的涼粉也同樣被人們喜愛。子長綠豆涼粉清熱降溫、口感軟韌,當地俗語“不吃涼粉騰板凳”就生動形象地説出了它的火爆程度。

2015年,陜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公佈,子長綠豆涼粉製作技藝名列30項傳統技藝之中。如今,子長綠豆涼粉製作技藝的6名傳承人都直接或間接與閆家有關。

閆峰是“老閆家綠豆涼粉”的第五代傳承人。他不僅掌握了家傳技藝,還十分有經商頭腦,促成了“老閆家綠豆涼粉”商標的註冊。2016年夏天,閆峰在西安永興坊開設了一家“老閆家綠豆涼粉”直營分店,生意十分火爆。他決心傳承和發揚這項非遺技藝,讓更多人知道和喜愛綠豆涼粉。

“現在伏天了,顧客更多了,有來旅遊的,也有本地的,我們店裏每天能賣出大約600多份。”閆峰説。

子長綠豆涼粉的原料只有綠豆和水,非常乾淨,但工藝並不簡單。首先要提前將綠豆浸泡10個小時,接著研磨水分飽滿的綠豆,一邊磨一邊加入清水,然後過濾掉粗渣,放在容器內靜置沉澱,使水和綠豆澱粉分離。將分離發酵好的綠豆澱粉倒入鍋內用文火煮,邊加水邊攪拌,至稠熟時盛入器皿中凝固成形。在整個過程中,發酵的方法、加熱的溫度、攪拌的力度、保存的條件都很講究,否則就會影響口感。

做好的綠豆涼粉用刀或刮子處理成長條或菱形塊,淋上秘制酸辣調料,再加點黃瓜絲作為點綴,撒上白芝麻,讓人食欲倍增。


鮑恒武展示蘆席編織過程。

用穀子磑蘆席

席,組成了一些人們經常見到的詞彙,出席、酒席、席地而坐等。席,也是人們常用的生活器具。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壓印在泥塊上的人字形席紋痕跡。

以蘆葦為原材料製作的席子叫蘆席。蘆席光滑平整,既隔潮又散熱。炎炎夏日,人們躺在鋪著蘆席的土炕上乘涼休憩,很是暢快。

在灃河西岸的西安市鄠邑區秦鎮穀子磑村,心靈手巧的村民利用這裡長勢繁茂的蘆葦編織蘆席,長期供應著周邊市場。穀子磑村家家有手藝,戶戶會編席,村民鮑恒武家也不例外。他從小跟著祖父、父親學習編席,17歲時就成了一把好手,一幹就是50多年。

2014年,穀子磑蘆席編織技藝被公佈為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鮑恒武就是穀子磑蘆席編織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在穀子磑蘆席編織技藝展示體驗空間,鮑恒武向記者展示了編織過程。他雙手左右交錯,篾條上下飛舞,互相交織,秩序井然。看得人眼花繚亂,不知哪是頭哪是尾。角落裏,他編成的蘆席四邊齊、尺寸足、席花密,體現出他熟練的技藝。

編一張席需要經過“選材、捋葉、破篾、碾篾、編席、打磨”等多道工序,用到羽刮、墊撥、碗等工具。11月前後,人們把蘆葦收割回來。捋去蘆葉,用羽刮將蘆葦稈破成3根或4根篾條。然後將劃開的篾條打濕,均勻地攤在平地上反覆碾軋,讓其變得平整柔軟。接著,就開始編席。“上三下三”“壓一拾一”,席子經緯的紋路就出來了。每編完一段,席匠都要利用墊撥讓席子保持平整。待大小合適後,一收一壓,整張蘆席就編好了。打磨過毛刺的席,就可以鋪在地上或炕上了。

席子的大小由土炕決定,一般5尺寬,六七尺長。一張席子要使用100根蘆葦稈,重量達7.5公斤,能用5年到10年。

如今,蘆席逐步淡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了將這項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鮑恒武帶著由蘆葦編織的作品參加了許多非遺展覽,還收了10多名喜愛蘆席編織技藝的“徒弟”。不久前,有人向他訂購了幾張蘆席作為坐墊,並反饋坐著一點都不熱。這讓鮑恒武很開心。(記者孫亞婷文/圖)



【責任編輯:】
(原標題:伏天防暑,認準非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