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一扇院門,開了近兩千年

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

姓名: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

等級:國家一級文物

出生時間:東漢

年齡:近2000歲

戶籍登記時間:1978年

現住址:勉縣博物館

無論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的壯志,還是海子“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憧憬,從古至今,房子一直在人們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勉縣博物館裏有一座特殊的房子——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它由19個單體構成,幾乎涵蓋了一座建築所需要的所有功能設施,是近兩千年前的民居的縮小版。11月21日,記者走進勉縣博物館參觀了這座“四合院”,聆聽關於它的故事。

壹 一千多件殘件的華麗“變身”

1978年,勉縣老道寺鎮沙家莊村村民在搞農田基建時,發現了一座墓葬。村民們立即將現場保護起來,並聯繫了當時勉縣文化館文博小組的工作人員郭清華。

郭清華是這座墓葬發掘的親歷者,也是勉縣博物館第一任館長。據他回憶,墓葬被盜嚴重,找不到任何能確認墓主人身份資訊的器物,許多文物被損壞,墓中散落著大量灰陶殘件。

“當時大家都不知道這些殘件究竟是什麼。但出於對文物的保護和熱愛,還是決定先將這些碎片清理出來。工作人員去老鄉家裏借籮筐,撿一筐運一筐。這些殘件整整裝了9籮筐,數量達1000多件。”勉縣博物館副館長肖勇勤介紹,“墓葬被嚴重破壞,墓主人的資訊已無從考證。但根據墓葬形制,以及出土的貨幣和其他隨葬品,可推斷該墓葬屬於東漢時期。”

隨後,這些碎片被搬進文博小組的辦公室內,郭清華等文保人員的挑戰正式開始。

因為當年並沒有出土過類似的文物,大家對這1000多件殘件究竟能“變身”成什麼,心裏也沒底。但那個年代的文保工作者還是憑藉現有的知識和對文物的熱愛,開始了漫長的修復工作。

歷時5年多,文保人員將1000多件殘件一一對比、揣摩、拼接……終於,一座完整精美的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這座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是勉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為研究東漢時期的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和這座四合院模型一同出土的還有燈、盤、罐、盆、碗等生活用品,以及陶制的雞、狗、豬等家畜家禽。它們共同為我們展現了生動逼真的東漢生活場景。”肖勇勤説。

貳 一座“四合院”的驚喜亮相

1983年,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終於修復完成,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許多專業人士和媒體記者前來參觀報道,並得到了“價值連城”“是研究中國秦漢魏晉時期古建築唯一的一套完整標本”等諸多讚譽。如今,人們走進勉縣博物館,就能在最顯眼的地方看到這座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

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由19個單體建築組合而成,高75.8釐米,佔地面積126平方釐米,分主體庭院和偏院兩大部分。主體庭院是墓主人一家居住的地方,偏院是傭人房和飼養家禽的地方,兩院共同構成一套完整的四合院建築群。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是目前我國出土的較為完整的漢代建築模型,為研究漢代莊園經濟與漢代建築特點提供了實物依據。

該“四合院”的宅門為懸山式,通高33.6釐米,兩端翹起作鴟尾狀,脊面蓋筒瓦、板瓦。主體庭院內的主樓是墓主人居住的地方,為四層廡殿式重檐三滴水建築,具有鮮明的漢代建築特點。主樓通高75.8釐米,面闊54釐米,進深27釐米,由接待大廳、臥室和客房組成。兩面山墻上,各開有一個長3釐米,寬3釐米的窗戶。

左廂房是精緻的廡殿式三層小閣樓,是未出閣的姑娘居住的閨房。二樓閨房旁邊還設有專供主人使用的衛生間。透過窗戶向裏望,如廁踏板上的刻痕依然清晰可見。

“我記得小時候農村都是旱廁,腳踩的地方會放兩塊磚頭防滑。當看到‘四合院’裏也有類似功能的踏板時,我不得不感嘆古人樸素而經典的生活智慧,甚至有了一種穿越的感覺。”肖勇勤説。

右廂房為懸山式二層閣樓,是主人家的糧倉,有防蟲、防潮的作用。糧倉外設有樓梯,糧食可通過樓梯運到二樓存放。糧倉一樓處還專門設計了帶有滑梯的出口,糧食可以直接從二樓通過滑梯運出,非常科學、實用。

主體庭院的四角為4個院墻,連接宅門、左廂房、右廂房和主樓,使之成為一個整體。院墻均為直角,高1.8釐米,厚1.2釐米。墻脊內齊外伸,墻內地面一週有寬4釐米的臺面,可能象徵回廊。

旁邊的偏院則由傭人房和3個家畜圈組成。

“如今,這座‘四合院’上的彩繪已經很難用肉眼去發現,但整個建築模型裏的門閂、門板和門窗,依然可以自由活動和拆卸安裝。這樣一座設施完備、做工精細、設計科學合理的建築模型,不僅體現著古人的工匠精神,也證明了在東漢時期,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生活水準、物質條件以及欣賞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肖勇勤説。

參 一封近兩千年前的立體“家書”

“這座‘四合院’幾乎包含了我們所能想到的一座古建築所需要的所有功能設施。古人有‘事死如生’的觀念,生前擁有什麼,死後也要繼續擁有。這座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就是墓主人生前居住環境的縮小版,為我們研究漢代建築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材料。”肖勇勤介紹。

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第一個輝煌時期,為後世以木結構為主流的建築藝術風格奠定了基礎。但是由於木結構建築實體保存非常困難,秦漢時期的木結構建築絕大多數僅存夯土臺基或一些石質構件,對學者研究秦漢建築及其營建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實物材料雖然不復存在,但漢代墓葬中出土的建築明器,為人們研究秦漢時期木結構建築提供了重要材料。

漢代墓葬中普遍存在一種倣木構建築的陶質建築明器,涵蓋的建築種類非常豐富。這種建築明器造型幾乎與實物一致,按照比例縮小,既有單體建築,也有多種建築組成的建築群,部分還在建築中塑造有人物的形象。

“這件東漢灰陶四合院建築模型,是深入了解當時社會制度、生産生活、文化觀念的重要物證,是我們研究和理解東漢時期社會生活的重要參考。”肖勇勤説。

歲月流轉,當人們感嘆地面上的亭臺樓閣已消散在歷史的長河中時,那些建築明器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就像一封近兩千年前的人們留下的立體“家書”,告訴千年之後的我們,他們是如何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我們閱讀這封立體“家書”,既倍感親切,又浮想聯翩。本報記者 楊露雅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一扇院門,開了近兩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