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3·15

“驚裝房”亂象亟待“制度補漏”

調查發現,近年來,精裝修房屋品質問題時有發生,主要是貨不對板、縮水、漏水、減配等。在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檢索,相關民事案件超過1.4萬件。

多地先後出臺精裝政策,不少城市要求未來大部分住宅交付應是全裝修,一時間,“精裝”推廣鋪天蓋地。

相關部門推廣住宅全裝修交付,是基於毛坯房交房後,需要業主自行裝修,會産生大量建築垃圾,造成嚴重的材料浪費,以及生態環境污染、噪音揚塵污染;部分拆改現象,極可能破壞住宅結構,給房屋品質留下隱患;裝修相關制度、規定不健全,品質可能得不到保障。推廣住宅全裝修交付,既可節約資源、維護公共環境與安全,又可維護業主權益。

然而,開發商如今推出的部分全裝房乃至精裝房,並沒有達到相關政策設計想要的目標:輕者貨不對板、標準減配;重者所謂“精裝房”純粹成為讓人瞠目結舌的“驚裝房”“鬧心房”,例如,墻面大面積發黴脫落、房屋漏水等,甚至有業主拆開裝修材料發現衣櫃、鞋櫃、室內門等竟然是“紙”做的,導致業主需要拆掉重裝,製造出更多建築垃圾,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買房人苦精裝修品質問題久矣”成為越來越多購房人的心聲。

鋻於精裝房上述問題,監管部門應重新審視推廣住宅全裝修交付的做法,彌補制度漏洞。去年8月,北京市住建委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新建商品住房銷售行為的通知》,針對樣板間與實交裝修房“貨不對版”“嚴重減配”問題,要求樣板間的裝修標準應與預售方案中所列的清單內容保持一致、與購房合同約定的交付標准保持一致、與項目實際的交房狀況保持一致,不得增加交付標準以外的其他裝飾和設施。樣板間保留至項目交付3個月後。這一做法值得借鑒。

住建部門應出臺精裝修商品房管理辦法,規範住宅全裝修交付中的價格體系、裝修標準、責任認定、售後服務等系列問題,並制訂賠償方案,也要制訂精裝修驗收標準,並將精裝修的驗收納入備案管理;完善《商品房買賣合同》示範文本,要求開發商詳細列出“精裝修清單”,寫明瓷磚、地板、電器開關、整體櫥櫃等主要部分的材料、品牌等內容,並約定賠償責任。各地監管部門也應抓一批典型案例,加大檢查和懲罰力度,嚴厲處罰開發商偷工減料、粗製濫造、虛假宣傳等行為。

只有多措並舉增設“防火牆”,才能消除消費者對精裝房品質的擔憂,努力維護精裝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何勇海)

來源:中國消費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驚裝房”亂象亟待“制度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