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團故事

沙漠邊緣的“水上春耕”

4月19日,在一師十三團阿拉爾古渡口水産養殖合作社小龍蝦養殖基地,馬春花穿著防水皮褲,在水塘中收蝦苗,拉開了“水上春耕”的序幕。

馬春花是十三團一連職工,2017年,她看到了小龍蝦養殖的商機,萌生了養蝦的想法。隨後,她在塔裏木河畔承包了水塘,並牽頭成立阿拉爾古渡口水産養殖合作社,開啟了養蝦之路。

當記者問起為何要在這裡養小龍蝦時,馬春花告訴記者:“本地産的小龍蝦很少,當地有連片的水塘,塔裏木河水質又好,養殖基礎和市場都有了,養小龍蝦是個不錯的選擇。”

原本靠著種植棗樹、經營農家樂,馬春花一家人日子過得挺紅火,但當她告訴家人打算養小龍蝦時,家人都表示在沙漠邊緣養小龍蝦聞所未聞,不可行。然而,馬春花卻堅信,這裡有水、有市場,只要敢闖敢試,一定可以成功。

“南蝦北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地土壤和水質都偏鹼性,不利於小龍蝦生長。為改善水質,馬春花從內地引進水草,種植到水塘裏。她又在水塘放入一批田螺苗,希望在小龍蝦入塘前先打造出一個穩定的水質環境。

2017年年底,馬春花從湖北潛江運來2萬尾種蝦,路上就損失了一部分,到了養殖合作社的水塘,又因水土不服損失了一部分,最後只剩1000尾種蝦。

“2018年春天,我們驚喜地發現,水塘裏的種蝦有幼苗了,説明小龍蝦可以在這裡生存繁殖,這增強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

經過近5年的養殖,馬春花已成為小龍蝦養殖專家。在技術把關上,馬春花事事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馬虎。如今,小龍蝦養殖已突破技術瓶頸,養殖、銷售的鏈條也逐漸理順,合作社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截至目前,阿拉爾古渡口水産養殖合作社小龍蝦養殖基地的水域面積達500多畝,平均每畝可産100公斤至150公斤小龍蝦。

每年五六月是小龍蝦的收穫季,合作社第一批小龍蝦被打撈上來的情景馬春花至今難忘:“一籠一籠的小龍蝦,活蹦亂跳,那天撈了好幾船,一船就能賣好幾千元!”

合作社養殖的第一批小龍蝦色澤光亮、肉質鮮美,一推向市場,就被搶購一空。如今,阿拉爾古渡口水産養殖合作社年純利潤超過200萬元。

談到下一步的發展,馬春花説:“新疆的水産養殖市場前景廣闊,接下來,我打算適當增加養殖品種,在養殖管理上更科學更智慧化,帶動更多職工群眾增收致富。”記者 阿熱依·熱依哈巴提 姜蒙

來源:兵團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沙漠邊緣的“水上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