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百年地毯小鎮中小産業帶穿越週期的中國樣本
其中又有三分之一,來自劉氏家族。今年32歲的劉銘君是第三代傳人,也是家裏唯一開網店的。清朝康熙年間,崔黃口鎮生産出第一張地毯。上世紀五十年代,這裡涌現大量地毯加工點,劉家也逐漸成為了地毯大戶。
改革開放前,劉銘君的祖父是鄉鎮企業老廠長。上世紀九十年代,劉銘君的父親接手地毯生意,開設了崔黃口鎮第一個私人地毯廠。2015年,劉銘君從加拿大回國,搭建了全國第一個地毯垂直電商網站。這個嘗試反響平平,卻為全家的地毯生意找到新的增長點。
現在,劉銘君的重心放在第三方電商平臺上。去年全年,她家地毯出口5000多萬元,電商零售3000多萬元。五年前,地毯出口是1億元,電商零售是0元。
劉家祖輩將地毯變成一樁成熟的生意。但最早吃網際網路螃蟹的,還不是做外貿的“正規軍”,而是早早發現了新銷售渠道的“遊擊隊”。比如隔壁村的張宏遠,二十來歲接觸電商,是拼多多上前十個開地毯網店的人。現在店舖旺季日均2萬單,房子、車子和工廠,都有了。
地毯不是剛需産品,行業規模不到50億元。可崔黃口卻有一半人做這樣的小生意,他們支撐了全鎮五分之一GDP。從零散加工點,到外貿大工廠,再到一個個網店,經營形態不斷變化。“地毯之鄉”的百年變革,既反映了天津紡織業的一角,也是中國産業帶的縮影。
中國還有無數這樣的特色小鎮。有人做羊絨,有人做紐扣,有人做皮草。讀懂這個存續了四百年的産業小鎮的故事,我們或許就能明白,中國經濟底層的韌性從何而來。
一張地毯怎麼變成上億張?
陳程功是崔黃口鎮商會秘書長,為了讓人了解“地毯之鄉”,特地搬來了磚頭兒厚的鎮志。上面記載:西元1667年康熙巡視,大宮城村侯氏給皇帝做地毯。村民根據皇帝行宮,命名了崔黃口鎮“九橋十八廟”。光緒年間,侯氏孫輩開設了崔黃口第一家地毯鋪。
而崔黃口地毯生意真正發展起來,其實是靠外商。
二十世紀初,中國宮廷地毯吸引了歐美人注意。外國人將從北京及中國西北買來的舊地毯,集中在天津裝船出口。久而久之,一些外國人希望複製這些地毯,認為在天津開店可以擴大貨源、節省轉運費。一戰後,天津三百多個地毯廠,大部分是外商所辦。
外商帶來了最早的現代化紡織技術,也為本地人示範了一條産業升級發展的道路。
小鎮真正的騰飛,與中國市場的發展密不可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小鎮工廠的地毯工藝開始飛速革新:起初是純手工編織,一人一天只能織幾釐米;2003年,手持刺槍的人一天能扎一平米,效率提高了十幾倍;2010年,剪花環節也不需要工人操刀,機器一天可以“列印”2000平米地毯。
一件商品的産量和品質提升,從來都不是只靠內部技術革新,更重要的是外部需求推動。
1973年出生的孫建友,初中畢業就去工廠剪花。他親身經歷了崔黃口外貿的興起,“以前外商找別人拿貨,後來發現中國的鄉鎮企業更便宜,就直接找我們下單了”。
1998年,崔黃口生産出第一個爆品──羔毛。原先做地毯要花十幾萬進口機器,這種毛毯自家買個小機器就可以生産。
這一年,中國給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總部贈送了一塊“長城壁毯”。原産地崔黃口鎮開始為外界所知。這塊壁毯至少要編織3個月,生産之前還製作了幾幅樣品。前幾年,孫建友專門收藏了一塊,挂在自家的地毯展覽廳。有人想20萬買下,他還不同意。
“崔黃口鎮5萬戶籍人口,少部分年輕人外出讀書,留下來的2萬人從事地毯生意。”陳程功説,鎮上6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幾乎人人製作地毯。2018年,全鎮地毯行業年産值達到19.6億元,全鎮百姓八成收入來自這裡。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崔黃口終於成了名副其實的“地毯之鄉”。
産業集聚達到極致就是優勢
崔黃口的地毯越來越多,孫建友卻感到寒意。
他一直做國內地毯批發生意,最多時候一年給四百個實體店供貨,有一年客戶減少了一半,“沒辦法,大家都轉移到線上去了”。
鎮上規模較大的都是外貿工廠,習慣跟大客戶打交道。面對網際網路衝擊,崔黃口人的第一反應是:建一個垂直電商平臺,整合全鎮的地毯資源放到網上,不就行了麼?2015年,劉銘君在政府的支援下創辦了“毯誠網”。
可平臺沒那麼好做,尤其是小眾行業。後來,這個網站成了崔黃口地毯對外展示的窗口。
2008年,有個崔黃口人返鄉,帶回了一個杭州媳婦。他開起了鎮上第一個地毯網店,儘管當時還沒有快遞點,商品只能通過郵局發送。
“他很賺錢,用平常老百姓的話説,又買樓房,又是大汽車開回家。”地毯工人張宏遠受到鼓舞,兩年後也出來“幹電商”:一個人,一根網線,一台電腦,半年掙了4萬塊。打工一個月工資最多兩千,這堅定了他一直做下去的決心。
2010年,鎮上外貿佔九成,地毯供不應求。張宏遠四處收集工廠庫存。他印象裏賣得最多的是一種客廳絲毯,“進價50塊一平,賣出去120塊”。
劉銘君也反應過來了:“我們通常以為開工廠利潤最大,但崔黃口産業集聚達到極致,拿貨的性價比反而更高。”
外貿訂單生産和針對中國市場的電商零售完全是兩回事。劉銘君説,近幾年興起一種熱轉印技術,先把圖案印在特殊的紙上,再通過高溫高壓轉移到布面上,“以前重工藝和技術,現在拼布料和花紋”。反映到工廠,就是要小批次多種類生産新品。
劉銘君迅速調整模式:不用自家外貿工廠,外包四個小工廠做電商。
兩條線的産品也不一樣:外貿訂單規格各異,需要廠家專門定制;電商訂單規格差不多,關鍵是花色要豐富。現在,劉銘君的網店可以做到“當天下單、當天生産、當天發貨”,銷售額佔全家地毯生意的40%。
對於中國産業帶來説
性價比是最好的推廣
電商是個規模生意。這一點,張宏遠感觸更深。
2010年,他剛開始網上賣地毯時,因為資訊不對稱,利潤能達60%。隨著資訊差的減少,三年後利潤降到了25%。消費者對地毯的要求越來越高,張宏遠也想去找一些新産品。2013年,他跟親戚合開了四個小工廠,去南方拿最新的布料,追趕國外設計潮流。
“一個好産品能吃三年,整體利潤馬上翻一倍。”但這只是當時的情況,如今每年崔黃口開發上萬種新品,張宏遠的利潤再次下滑。
他坦言,隨著開店的人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劉銘君在尋找替代方案。比方説,網購銷量最大的布料是水晶絨,這種材質的地毯便宜、圖案多、易清洗。有商家正在考慮,減少包邊這個環節,改為加緊加厚布面,“這樣每平米少三塊錢,也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但更多功夫要花線上上,即找到更多、更便宜的流量。
2016年,張宏遠發現朋友圈很多人在發“砍一刀”,於是成為拼多多上前十家地毯網店店主,“不用太複雜地運營,只要産品本身有性價比就能賣出去”。
雖然2013年他就開了工廠,但那是“跟姐幾個弄的小作坊”。隨著出貨量增多,2017年他正式擴充團隊,現在廠房面積1萬多平米。
2018年,他算了一筆賬:一單運費已經降到三塊錢,拼多多只抽千分之六的手續費。這意味著商家可以有更多空間返利給消費者。張宏遠將過去追求“高溢價”的外貿思維調整為“用性價比贏得消費者”的內需思維。
現在,張宏遠在拼多多的行銷成本佔銷售額的10%,其中一部分用來給消費者優惠促銷,形成性價比優勢。
劉銘君年前開設拼多多店舖,她發現拼多多前期掙大錢或許不容易,但起量很容易,量起來了,其他成本就能降低。合作的工廠接單會更穩,快遞成本也會下降。
穿越週期四百年
孫建友原本是崔黃口地毯商的“保守派”。2015年,地毯進口業務量下滑,孫建友的第一反應是增加出口業務,“我是做高端地毯的,原本有點看不上網店”,現在他發現,新電商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我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其中,地級市或百億産值強縣有250多個産業帶,鎮一級有1000多個專業化垂直産業帶。全國地毯産值不足50億元,比不上一個大牌服裝品牌的年收入──顯然,崔黃口地毯是一個小産業帶。
但崔黃口也是極少數穿越週期的老産業帶。中國絕大多數産業帶都僅有數十年的發展歷史,多數都誕生發展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而崔黃口在四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緊緊抓住特色産業帶的集中優勢,不斷尋求轉型,在渠道轉型中實現産業升級。
三百多年前的清初皇帝行宮,開小鎮製作地毯的先河;一百多年前的外商,帶來了現代化紡織技術;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劉銘君的祖父成為鄉鎮企業帶頭人;2008年,杭州打工歸來的一個小夥子,開起了全鎮第一個地毯網店。
以張宏遠為代表的年輕人,正在開啟崔黃口地毯第五次産業革命。
缺乏研發設計能力、出口轉內銷沒有渠道、面對網際網路浪潮無所適從……中國産業帶的困境是相似的,方法卻不止一個。崔黃口人的答案是,先靠舶來技術發展本土産業,再靠産業集聚形成規模效應,最後借新電商充分發揮産業帶優勢,挖掘內需市場。作為中國産業帶中難得的百年樣本,崔黃口的故事,也是中國經濟韌性的樣本。(記者 岳付玉)
來源:天津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天津百年地毯小鎮 中小産業帶穿越週期的中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