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

東莞統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政務服務有了智慧“莞”家

“我是一名退休人員,失去工作後生活有困難,該怎麼辦?”6月15日,東莞市道滘鎮的村民葉先生通過“民生大莞家”平臺反映自己的困境後,求助資訊從平臺系統自動分流到道滘鎮社會事務局,隨後推送給相關社區的“微心願”工作隊成員跟進解決。

“民生大莞家”是東莞“政務數據大腦”創新運用、打造“響應型政府”的一個案例。去年以來,東莞統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通過政務數據的匯聚、治理與共用,推動解決各部門政務資訊化建設長期存在的各自為政、資訊孤島等問題,並賦能各部門形成百花齊放的創新應用。該市已啟動42個全市資訊化重點基礎建設和重大民生服務項目的前期工作,總投資約13.6億元。

目前,東莞“政務數據大腦”共匯集政務數據資源目錄6345個,政務數據總量55億條,並將於今年內突破100億條,在精準服務民生改善與産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讓數據代替群眾“跑腿”

2019年8月,東莞開始實施“數字政府”建設,由該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統籌牽頭,打造“雲數網一”于一體的政府“數字底座”。目前,東莞“政務數據大腦”項目已完成“一湖四平臺”(即數據湖、大數據基礎平臺、大數據匯聚平臺、大數據治理平臺、大數據服務平臺)、數據分析應用、數據標準等內容的建設工作。

依託“政務數據大腦”,東莞打通了民政、人社、教育等領域的民生服務事項,建成了覆蓋該市基層社區民生工作的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平臺已陸續實施“民生大莞家”、義務教育階段統一招生平臺、社會醫療保險和民政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等項目。上周,東莞公佈了2020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打造“民生大莞家”品牌就是其中一項內容。市民只需登錄“莞家政務”微信公眾號或者撥打12345熱線,就可一鍵反饋自己身邊亟待解決的急難事。

數據背後,政府職能也在積極轉變。比如“民生大莞家”項目,除屬地社會事務局專職人員和各村民政幹部組建“微心願”工作隊,對群眾直接組織幫扶、給予資金資助外,還創新性地開放了社會認領途徑,整合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熱心居民等各方力量提供服務。

東莞還依託“政務數據大腦”匯聚人口庫、法人庫、電子證照庫等基礎庫大數據,減少群眾辦事材料提交數量和跑腿次數。目前,東莞已推廣運用電子證照185種,簽發2360萬張,位居全省前列。“讓數據代替群眾‘跑腿’,東莞企業和市民在辦事時需要提交的辦事證明材料將越來越少,線上辦、零跑動逐漸成為辦事的常態。”東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李志軍説。

“數字力量”力撐“雙勝利”

今年以來,“政務數據大腦”在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東莞疫情防控數據管理平臺已經匯集數據超過2億條,實現了“粵康碼”和“莞e申報”通行碼二碼合一,全面覆蓋企業復工復産的人員流動、場所安排以及業務辦理等多個場景。截至6月5日,東莞使用“粵商通”APP進行企業員工健康申報企業數居全省第一。

“政務數據大腦”發揮數據中樞作用,匯聚共用東莞全市的用水用電用氣、出租屋和“莞e申報”“粵康碼”等數據。此外,東莞還陸續上線了“推動企業復工復産專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欄”“六穩六保企業專區”……企業通過手機可一鍵式分類反映用工、土地、廠房租金、融資貸款、訂單銷路等數十類需求。

由於復工復産、項目建設需求,東莞市莞和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急需辦理房地一體抵押業務。收到反饋後,東莞市不動産登記中心在市民服務中心專窗安排專人解釋指導,從受理到取證各環節全程跟進、當場辦結。“政府動員了各方資源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非常有效率。”為企業代辦業務的吳女士説。

疫情期間,東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該市不動産中心,通過抵押業務向市場注入781億流動資金,為一大批中小企業、個體戶解決了燃眉之急。

李志軍介紹,接下來,東莞還將通過“政務數據大腦”匯聚、分析多部門經濟數據,更好地反映整體宏觀經濟發展趨勢和變化,並提出可操作性建議;微觀上,將基於企業“360度畫像”,提供更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惠企政策和服務。(記者 郭文君 薛屏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東莞統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政務服務有了智慧“莞”家)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