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

香港推出10項惠民生新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14日公佈10項民生政策新措施,總計涉及撥款約100億元(港幣,下同),大力扶助基層市民和弱勢社群,預計總共逾百萬人受惠。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示,本屆特區政府重視支援弱勢社群,三年內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增幅高達29%,此次新公佈的10項民生措施主要惠及長者、勞工、低收入住戶、失業人士以及居住環境惡劣等的基層市民。

林鄭月娥説,特區政府應為長者提供多元服務和適當支援,使其安享晚年;勞工是香港的寶貴資産,應受更好保障,除了“撐企業、保就業”外,政府亦須為失業或開工不足人士提供過渡性福利;同時,居住環境惡劣的基層市民也可得到政府進一步的協助。

長者措施方面,林鄭月娥提出改革長者生活津貼,把普通高齡津貼劃一設為3585元,並大幅提升資産上限至50萬元,為此政府須額外開支約50億元;“2元公共交通乘車優惠”措施的年齡限制,從65歲放寬至60歲,約60萬名長者受惠。

協助勞工及低收入人士方面,特區政府將逐步增加法定假期至每年17天;幫助低收入僱員代繳強積金供款;為失業及就業不足人士提供最多3個月現金津貼,預計最快今年10月起實施。

房屋方面,林鄭月娥表示將試行為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市民提供現金津貼;研究推行“劏房”租金管制;進一步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提升三年建設目標至15000套。

林鄭月娥強調,“著力基層”的相關惠民措施符合扶貧助弱、建設關愛共融社會的施政宗旨,也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理財哲學。特區政府將儘快研究相關措施的落實方案,積極回應社會訴求。  (記者陳然)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香港推出10項惠民生新措施)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