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

江門累計引進逾900家澳資企業落戶 助力澳門産業適度多元化發展

作為一家澳資企業,江門市澳新食品有限公司由十月初五餅家(澳門)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由於江門是僑鄉,十月初五的産品也成為了不少華僑華人離鄉必選的手信。”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潘健軍表示,江門毗鄰澳門,近年來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讓不少澳門企業對自身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江門與澳門有著深厚的血脈聯繫。澳門回歸20年來,江門始終與澳門特區政府、行業協會商會等保持著頻繁互動。尤其是近年來,雙方已簽訂了《關於推動粵澳共建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框架協議》等10多個合作指導性文件。在這樣的背景下,江門成為不少澳門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目前,該市累計已批准設立澳資企業超過900家,投資總額超38億美元,有力地拓展了澳門的産業發展空間。

江門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江門將持續圍繞澳門産業適度多元化發展方向,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在産業協作文旅發展、金融合作等領域拓展兩地合作空間,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粵澳共建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共同加快銀湖灣濱海地區開發,打造國際節能環保産業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的引資引智創業創新平臺。

産業協作 江門逾七成澳資公司為製造企業

今年7月,50名澳門青年企業家到江門考察,共商江澳兩地發展機遇。在考察中,國際青年商會中國澳門總會會長葉朝輝對兩地合作的前景信心滿滿:“江門製造業擁有良好的基礎,澳門則是葡語國家産品的集散中心,兩地各有所長。”

澳門青年企業家看好兩地産業協同發展,並非無的放矢。江門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從土地資源來看,澳門是大灣區土地資源最為匱乏的城市,而江門是大灣區內唯一具備可大規模連片開發土地的地級市;從産業結構看,澳門産業結構高度單一,第三産業佔生産總值比重超過九成,而江門工業基礎紮實,擁有機電、食品、電子資訊、紡織服裝、造紙及紙製品、精細化工等六大傳統優勢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等新興産業發展勢頭良好。

“在土地資源、産業結構方面,江澳兩地發展擁有較強的互補性,為未來合作帶來了很大的想像空間。”該負責人表示,為支援澳門拓寬産業發展空間,發揮澳門作為國際窗口的作用,江門累計已批准設立澳資企業超過900家,投資總額超38億美元。

“在江門眾多澳資公司中,製造業企業達到700多家,佔比超過七成。”江門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澳門企業在該市投資領域廣泛,涉及傳統製造、房地産、網路軟體多媒體開發等行業。其中,銀葵醫院、崖門新財富、江盛重工、東望洋食品、澳新食品等重大項目先後落戶,成為推動江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此基礎上,接下來江門將進一步拓展兩地産業發展空間,推動更多澳資企業快速成長。“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江門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我們將著重推進江澳在産業、商貿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推動澳資重點企業的發展。”江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至於兩地未來具體的合作方向,不少業內人士均認為,江澳應充分發揮粵澳(江門)合作示範區環保産業園項目的帶動作用,重點在環保産業領域取得突破。對此,江門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給澳門製造業發展提供更多拓展空間,該市將推動兩地綠色環保産業合作,例如通過加強與澳門環保産業協會等機構合作,促進江門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澳門是一個微型經濟體,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特別是具有聯通葡語系國家的橋梁優勢,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五邑大學教授劉志堅建議,江門應發揮澳門溝通葡語系國家的優勢,努力發揮澳門的橋梁紐帶作用,拓展兩地與歐盟、拉美的經貿往來與合作。

金融合作 前三季度兩地累計發生資金超730億元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澳門資本市場將成為江門企業直接融資的新途徑。”今年10月,在2019年江門金融融資推介系列活動上,中華(澳門)金融資産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深專家、助理總經理范家文表示。

江澳金融一直廣受關注。2015年,江門市金融工作局與澳門金融管理局在粵澳合作聯席會議上簽署《關於加強江澳金融合作的備忘錄》,江門成為全國首個與澳門簽訂金融合作協議的地級市。

目前,江澳金融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江門銀行機構與澳門銀行機構合作,通過全口徑外債業務、投注差業務為江門企業向澳門銀行機構融資;二是江門銀行機構通過同業存放吸收澳門銀行機構資金。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加快建設,江澳跨境金融合作朝著更深層次發展。2019年第二季度,《江門市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獎補辦法》正式印發,分別從跨境融資及跨境人民幣結算兩個方向出發,給予通過港澳地區開展跨境金融業務的銀行機構獎補。在此推動下,今年第二季度該市的跨境融資新增業務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約77%。

此外,江門還舉行江澳“奮進新時代共建大灣區”對接會等一系列活動,為江澳金融合作營造良好的氛圍,推動兩地金融業務量再創新高。據統計,江澳金融合作前三季度累計發生資金730.25億元,該數額超過過去三年發生額總和的四倍。其中,銀行吸收澳門同業存款722.6億元,企業在澳門金融機構成功融資7.65億元,為企業節省約20%的融資成本。

江門市崖門新財富環保産業園是上述合作的受益項目之一。該項目由澳門資本投資建設,但在起步階段便遭遇資金需求較大、授信合作銀行較為分散、企業授信管理成本較高等多重困難。為此,江門提出跨境聯動,通過“投注差”的外債登記方式為該項目破解融資難題。

很快,該項目便獲得澳門中行授信額度21.84億元。截至2019年9月末,該公司向澳門中行提款17筆,共計19.6億元。“江澳金融合作解決了我們的融資難題,降低了融資成本,促進了園區的發展。”該項目運營方有關負責人説。

江門市金融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市將繼續推動江澳兩地的跨境融資及同業存放的業務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圍繞債券、基金、保險等新領域創新合作模式,引導港澳等社會資本參與江門基礎設施建設,支援澳門資本參與內地銀行建設。

文旅融合 “一程多站”助力江澳撬動國際市場

江門與澳門地域相近,文化相近,文旅交流頻繁。今年4月,澳門旅遊局組織參加“第七屆澳門國際旅遊(産業)博覽會”的澳門及海外旅遊業界代表團近100人,到江門考察文化旅遊資源;6月至7月,澳門與江門在開平舉辦世界文化遺産展覽;7月,江門成功承辦廣東省2019粵港澳青年文化之旅江門站活動。

“澳門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江門是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平臺,還是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這些定位讓澳門與江門在文化交流領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今年中國文旅·江門文化旅遊産業發展論壇上,澳門江門同鄉會會長甄瑞權分析,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與江門文化旅遊交流越來越頻繁、層次越來越豐富。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一程多站”已從規劃走向現實,攪動文旅市場。江澳兩地皆具有旅遊合作優勢,政策環境是雙方合作的最大優勢和機遇。五邑大學教授祁黃雄認為,澳門雄厚的經濟實力、優秀人才與先進技術是推動江門旅遊發展的最大動力,江門充裕的土地資源可為澳門旅遊發展提供更大的平臺。

對此,江門已同澳門共同打造“雙門傳奇——澳門、江門四天三夜奢華星級歷史、美食之旅”線路,深入開發“一程多站”旅遊産品。古兜溫泉副總經理麥翠蘭期待,“借助大灣區‘一程多站’的政策契機,江門不僅可以打開澳門市場,甚至可以撬動國際市場。”

隨著江澳文旅合作的深入開展,合作內容也從基礎的遊客互訪、景點共建到更加深入的人才交流、旅遊教育共建。11月22日,江門與澳門旅遊學院合作開展了多期中高級旅遊管理人員培訓班,提高江門市旅遊管理水準和導遊素質水準。12月10日,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與澳門旅遊學院等7所大灣區高等院校及三家旅遊行業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旅遊職業教育聯盟,為區域內旅遊職業教育院校、企業及行業協會創造人員交流、資源及資訊共用、合作發展的平臺,共同推動大灣區旅遊職業教育和培訓。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旅遊教研室主任白露表示,近年來,江澳旅遊人才合作逐步走深走實。未來,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和澳門旅遊學院探索合作辦學模式,不僅僅只是幾個月的學習交流,而是能通過合作辦學獲得澳門旅遊相關證書。

■相關

澳門居民江門創業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祖籍江門新會的劉朝盛是澳門新方盛集團董事長,他18歲時隻身來到澳門,在過去42年裏見證了江澳兩地的經濟交流,“江門近年來出臺的眾多措施方便了澳門人在江門投資,有力地促進了兩地之間的經濟發展。”

作為中國僑都,江門是不少澳門投資者眼中的創業沃土。江門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吸引更多澳門人到江門投資,去年該市率先實現商事登記和外資備案登記在港澳離岸遠端辦理。“其中,澳門江門同鄉會作為江門市在澳門的聯絡處,積極協助在江門投資的澳資企業辦理有關手續,推動累計60家港澳企業通過‘離岸受理’方式落戶江門。”

江門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則介紹,為提升江澳兩地的投資和人員往來便利性,該市在商事登記實現“離岸受理”的前提下,進一步探索全流程跨境辦稅,並全面推廣跨境電子稅票,使港澳居民無需跨境跑動即可辦理涉稅事項。

特別是今年3月以來,該市創新推出港澳智慧稅務通服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率先實現離岸智慧辦稅的城市。據統計,稅務通服務自實施約9個月以來,受到了廣大港澳居民的歡迎,共有3709人次體驗了離岸智慧辦稅服務。

隨著江門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越來越多的澳門人將目光投向僑鄉。歐陽素琴是江門市對外勞動服務有限公司綜合部負責人。“以往,我們以把內地人員輸送到澳門去務工為主,基本上是單向輸出。但這幾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也有不少澳門人開始選擇到江門投資創業。”

另一方面,為了讓澳門企業安心紮根僑鄉發展,江門針對澳資企業發展需求,推出了多項“減稅降費”政策,用“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快速發展,贏得了澳門投資者的一致好評。

“我們當初決定將澳門地道美食帶到江門,用優質食材和傳統烘焙法,打造健康、優質的食品品牌。”東望洋(江門)食品有限公司財務部副經理劉坤玲説,從建廠到生産發展,東望洋都享受到了非常給力的政策支援和稅務服務。“在江門市稅務局的指導下,僅2019年1—11月,我們公司便享受增值稅優惠約160萬元、土地使用稅優惠約28萬元。”

接下來,江門計劃進一步降低澳門居民在江門就業創業的成本,力爭讓在該市工作的澳門居民享受同等優惠就業創業政策。“接下來,我們還將爭取省的支援,在兩地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和擴大專業技術人才資格互認改革中先行先試等。”江門市發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董有逸 張婧媛 戴惠甜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江門累計引進逾900家澳資企業落戶 助力澳門産業適度多元化發展)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