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區

陜西西鹹新區:科技之力造就生態之城

一條高鐵橋橫跨灃河兩岸,橋下綠意盎然,水邊植被繁茂。這是西鹹新區核心建設區,也是生態環保示範區。

冬日,連綿的雨雪為陜西西鹹新區批上了一層朦朧的“冬裝”。經過城市分級生態滯蓄空間對雨水進行收集、凈化、消納後,這層“冬裝”落入大地沒有白白流走,而是變成了城市裏寶貴的水資源。據測,通過海綿城市建設,西鹹新區水生態持續改善,5年時間地下水位回升3.43米。

作為全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陜西西鹹新區在實踐探索中,用科技這把“金鑰匙”,打開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寶匣”,走出“無煤城市”“無廢城市”和“海綿城市”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清潔供熱:從地下2000米取暖

隨著西安交通大學7000余名研究生和一批科研院所的入駐,位於陜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頓時熱鬧起來。

1月6日,正值隆冬時節,陜西省又剛剛發佈了新一輪降溫預警,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創新港能源工程運維工作人員康飛虎在創新港3號能源站調試設備溫度及壓力,以保證在創新港工作和學習的廣大師生,科研人員溫暖過冬。

走進地下11米處的能源站設備間,2台地源熱泵機組酷似火車頭,頭頂是密布的管網。這裡只是一個“能量轉机站”,為能源站源源不斷提供能量的秘密在於中深層無干擾地熱能換熱孔。8口換熱孔就位於站房不遠處的綠化區。

在檢查室的地面,有一個直徑約20釐米的小孔。工人通過鑽機向地下約2500米深處鑽孔,在鑽孔中安裝封閉的金屬套管換熱器,通過換熱介質導出地下熱能。鈕濟超形象地解釋説:“把地球比作一個大火爐的話,就相當於在這個大火爐中插入了一根金屬導管,通過不停的介質迴圈,把這個火爐中源源不斷的熱量通過金屬導管導出,通過地面熱泵機組輸配系統向地面建築物供熱。”

據介紹,一個換熱孔可滿足約1.5萬平方米建築供暖需求,比傳統淺層地源熱泵技術節約30%以上。整個創新港共有91口換熱孔,分佈在6座分佈式地下能源站周圍,覆蓋創新港科教板塊159萬平方米的建築。

記者從10月13日舉辦的2019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國際論壇上了解到,中深層無干擾地熱供熱技術已經在西鹹新區全面推廣,供熱覆蓋面積達650萬平方米。

中深層無干擾地熱供熱具有不可比擬的綠色優勢。經測算,在4個月的採暖季中,2000萬平方米建築採用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供熱,與燃煤鍋爐相比,可替代標煤32萬噸,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5088噸,相當於種植712萬棵樹的全年生態補償量。

“這種新型供熱技術,可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無廢氣、廢液、廢渣,治污減霾成效顯著,為破解北方城市清潔供熱難題提供解決方案。”西鹹新區灃西能源公司總經理劉洪濤介紹説。

變廢為寶:建築垃圾鋪出高速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垃圾圍城”困境愈加突出,尤其是建築垃圾堆積,不僅佔用大量土地,而且造成嚴重環境問題。在西鹹新區,建築垃圾卻有了用武之地。

2019年12月31日,在位於西鹹新區的陜西漢秦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已經製成磚整整齊齊碼在成品區,該公司總工程師曹永傑説,為了嚴格落實治污減霾政策,公司已經在12月19日停止了車間生産,公司生産的所有磚製品全都是用建築垃圾製作而成的,品質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為了實現建築垃圾資源迴圈綜合利用,曹永傑不斷研發建築垃圾高效低能生産技術,最終建立起一條年處理100萬噸建築垃圾資源化生産線,取得10多項專利技術,填補了國內建築固廢資源化空白。通過給料、破碎、篩分、除鐵、除雜和污水處理系統等配套工藝5個環節,建築垃圾會形成多種不同尺寸的再生骨料,可以作天然砂石的替代品,廣泛應用於工程建設中,還可以用於製作砌塊、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製品。

據介紹,該公司現在一年能生産95萬噸再生骨料、10萬立方米再生磚製品,節約砂石開採100萬噸,提高了建材行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大幅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效益,真正意義上達到建築垃圾迴圈再利用。

如今,利用建築垃圾生産的産品已經在全長122公里的西鹹北環線高速公路上應用,這是中國首條利用建築垃圾建設的高速公路。

在西鹹新區,由建築垃圾生産出的建材還廣泛應用於海綿城市和市政道路建設中,不僅實現了資源重新利用,還節省了大量的建築垃圾填埋場地,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創新實踐的腳步永不止步。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介紹,建築垃圾中的許多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後,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真正實現“吃幹榨凈”,“例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和各種廢鋼配件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後,可以再加工製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材則可以用於製造人造木材。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研究推進的新方向。”

蓄納雨水 地下水位回升3.43米

在海綿城市,屋頂花園、低凹綠帶越來越多,收集調蓄設施實現了雨水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小了開發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1月2日,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天福和園小區的綠化養護工崔鋒波再次來到了小區的蓄水池查看水量,“冬季雨水不多,水池的水也快用完了,夏天雨水多的時候,這池子的儲水可是澆灌、綠化的好水源。”

這個小區裏有兩個雨水蓄水池,裏面積蓄的雨水可用於澆灌小區4萬多平方米的綠地,據估算,僅此一項,小區一年可以節省4.5萬元水費。

西鹹新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灃西新城,如今,雨水收集池等蓄水設施遍佈居民小區、學校、商業場所、公共區域,實現雨水再利用,一年可以節約水資源費用約1.2億元。

在西鹹新區,綠化帶普遍下“凹”低於路面,傳統的排水溝渠,被植草溝替代。這些都是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小秘訣”。在城市建設中,西鹹新區構建起包括建築與小區、市政道路、景觀綠地及中央雨洪調蓄樞紐四級雨水收集利用體系,最大限度地減小城市開發建設對自然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截至目前,西鹹新區已實施海綿型園區240萬平方米、海綿型道路50余公里、海綿型公園綠地140萬平方米、防洪治理及灘面修復36公里。

“雨水由內澇之源變為城市之寶、大雨過後城市不再內澇、城市'熱島效應'明顯紓解。”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技術中心副主任梁行行説,生態文明理念下的海綿城市創新實踐,為城市生態帶來顯而易見的改變。

據統計,通過海綿城市建設,西鹹新區地下水水位回升3.43米,人工水域面積增加約17公頃,渭河、灃河水質得到顯著改善,水生態持續向好。人、自然、城市和諧共生的新格局正在這裡形成。(西鹹新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陜西西鹹新區:科技之力造就生態之城)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