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

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1月17日在深圳閉幕。記者從高交會現場獲悉,近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加快推進。廣州市與中科院簽訂共建廣州南沙科學城和中科院廣州明珠科學園協議,首批5個項目已于9月底正式啟動。廣東省發改委的相關方案也已將南沙科學城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區。

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曹達華表示,要積極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深圳河套、珠海橫琴兩點為結合點,以廣深港、廣珠澳兩廊為骨架構建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臺,強化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能力,主持國內國外知名科研機構、高校與大灣區內地科研院所高校開展深度合作,紮實推進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力爭將大灣區打造成為原始的創新高地。

事實上,今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式對外公佈,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願景。高交會期間,以“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為主題的大灣區城市論壇吸引了眾多目光,來自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等9個內地城市的政界代表以及企業界和學界代表等圍繞區域發展的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機遇與挑戰、協同創新共同體以及構築發展新高地話題展開討論。

“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最重要和迫切的是要破除創新要素便捷流通的障礙,特別是科研人員出入境、科研物資通關、科研資金流動等方面急需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深圳市政府副市長王立新在論壇致辭中指出,近期推出的16項惠港政策措施,涵蓋科技、金融、教育、醫療、住房等各個領域,“我們要一個一個政策去落實,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為港澳同胞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最大便利”。

而據廣州市科技局局長王桂林透露,近來廣州市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積極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與省科技廳共同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粵穗開放基金,每年投入8000萬共同支援粵港澳地區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聚焦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經濟等重點産業領域,實施一批重點領域研發計劃。

改革開放40年來,珠三角地區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製造業中心,形成了良好的産業基礎。如今大灣區立足科技和産業基礎,不斷聚焦新一代行動通訊、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高端晶片等重點領域,珠三角9市先後出臺一批針對性強的産業政策,推進建設一批重大産業創新項目,打造一批新興産業集群。

曹達華建議,大灣區建設要強化産業技術創新、推進重大創新合作平臺建設、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改革。“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的需要,在三地科研人員出入境、科研儀器設備進出口、樣本樣品便利通關、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深化改革,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要素順暢流動,力爭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內地與港澳創新合作的重要示範區。”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 )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