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

著名粵劇花旦陳韻紅:借力灣區建設 加速粵劇融合

陳韻紅和搭檔黎駿聲合作《大唐胭脂》的劇照。 受訪者供圖

在粵劇界,人稱“咪姐”的陳韻紅是個特別的存在。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粵劇鼎盛時期,咪姐紅遍粵港澳。1991年,26歲的她拿下首屆文華表演獎,三年後,又憑《寶蓮燈》拿下中國戲劇界最高獎——梅花獎,成為廣東粵劇界第一個拿此雙料獎項的女演員,被譽為“連手指都懂演戲”的著名粵劇花旦。

然而,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她卻離開舞臺十幾年,結婚生子並移居香港。2011年,她又接過廣州粵劇院的“繡球”,擔綱當家花旦,正式回歸。

如今,年過半百的陳韻紅依然在粵港兩地奔波。曾浸潤香港與內地粵劇市場的陳韻紅,人生經歷折射了三地粵劇界的融合和共通。重回內地舞臺8年,陳韻紅對粵劇藝術、粵劇傳承與傳播,又有哪些新的思考?今年適逢粵港澳三地聯合將粵劇申報為世界遺産十週年,首期“人文灣區大咖説”,南方日報記者專訪陳韻紅,講述她不平靜的戲曲人生以及對三地粵劇交流的思考。

  移居香港15年打響個人品牌

隱匿在桂花崗一片老居民樓的廣州粵劇院,是陳韻紅在廣州排演劇目的大本營。週二一大早,她按時來到劇場,與團隊排練《六國大封相》。鼓聲一起,咪姐立馬進入狀態,儘管穿著便服,只化了淡粧,但舉手投足間,穩重大氣的正印花旦神韻立馬呈現。

1995年,剛獲得梅花獎一年,陳韻紅突然離開舞臺,結婚生子並隨丈夫移居香港。當家花旦卸下華美戲服,令無數戲迷惋惜。雖然曾經離開舞臺,但她始終沒有離開粵劇。做家庭主婦的十幾年,時常看戲,偶爾客串演出。2009年,她在香港成立“粵韻紅梅個人戲劇工作室”。“當時還沒決定百分百回歸舞臺,就是子女大了,自己想做一點事情”。

陳韻紅辦工作室,從策劃、定場地,到請演員,都是自己一手一腳操持。每一場演出,她都堅持請專業演員,不計成本。陳韻紅笑言,請專業演員成本不低,但她全部自己扛,寧可自己不要報酬,

內地老搭檔丁凡,包括後起之秀曾小敏、彭慶華等,都曾被她邀請入境演出,有時還是慈善公益活動,每一場都為香港戲迷帶來美的享受。

“粵韻紅梅”的品牌逐漸在香港戲迷圈産生了影響力。原本她計劃一直在香港做自己的粵劇事業,不料2011年廣州粵劇院的一通電話又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當時,廣州粵劇院需要經驗豐富的前輩帶領年輕演員,找到了陳韻紅。“人家記得我,我還挺開心,反正我是一個演員,在哪演都一樣”。

  回歸內地舞臺跳出固有戲路

2011年,回歸闊別10多年的內地舞臺,要找回原來的感覺,陳韻紅下了一番苦功夫。她坦言,剛開始兩三年很辛苦,重新練功,慢慢恢復,粵劇多了很多新元素,都需要她重新適應。

陳韻紅的膝蓋關節因年輕時訓練受傷,落下了慣性移位的病根,至今每次演出都要綁紗布固定。有次演出時“甩臼”,她急中生智立即跪下,自行把關節忍痛移正。

陳韻紅不甘於固有戲路,勇於自我挑戰,嘗試了不少新角色。2013年,她與搭檔、梅花獎得主黎駿聲擔綱出演新編粵劇《碉樓》,這是陳韻紅第一次嘗試現代戲。劇中,她演繹了清末民初一位金山客妻子對親情的守望。“我的角色主要通過唱腔去表現人物,感染觀眾。我收穫很大,唱功也得到提升。”《碉樓》首演以來,場場爆滿,還獲得了第十四屆文華劇目獎。

前不久,在廣州粵劇院新編現代粵劇輕喜劇《清水河畔》中,陳韻紅首次出演一位雷厲風行的女企業家,令人眼前一亮。《清水河畔》的排演,又讓陳韻紅收穫頗多。經過時間與閱歷的磨練,陳韻紅認為自己到了演青衣最為成熟的時候。2016年,她舉辦從藝38年來的首個個人藝術專場,首次出演《金蓮戲叔》《宇宙鋒》和《竇娥冤之“生祭”》《活捉王魁》等劇目,表現了人物性格和演出風格迥異的青衣行當。當晚,愛徒陳韻玲、莫偉英、李鈺琪分別與陳健超、陳駿旻、畢海榮搭檔上演她的代表作,通過徒弟表演,表達粵劇“傳承”之美意。專場沒有“驚天動地”的亮點,但正如陳韻紅的戲曲人生,如水到渠成,安靜綻放。

■大咖説

  融合粵港特色 堅守粵劇教學

“當保持一定距離,原來看自己會更清楚”,在離開的10多年,陳韻紅觀察香港粵劇特色,又保持內地特長,吸取各家所長。兩地不盡相同的粵劇文化和觀念,讓她對於粵劇呈現有了更多想法,並在當下的表演工作中,不斷實踐過去的思考。

南方日報:在粵劇藝術上,粵港兩地有何特色,對你的表演有何影響?

陳韻紅:粵港澳三地粵劇各有特色,要願意接受別人好的東西。香港粵劇在藝術創新上,相對保守,但在舞臺表演上,比較自由,口白生活化。比如同一句對白,他們的音調沒那麼高,聽起來比較舒服平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下意識改變舞臺的口白,使其更自然,但是又不會自由散漫,保持內地“學院派”的規矩,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南方日報:在粵劇傳承、傳播上,粵港澳三地有哪些可以互相借鑒的地方?

陳韻紅:香港政府對粵劇教育的重視,讓我感觸頗深。女兒上初中時,有一天放學回家突然問:“媽媽,滾花怎麼唱?”我高興了半天。原來,當時粵劇早就走進香港校園,成為學校的一門功課。當時我很有感觸,國內有很多戲劇資源,為什麼不能像香港一樣,將這些資源融入校園?

回到廣州,只要有機會發言,我就四處呼籲,希望政府、教育部門重視粵劇教育。不是説學粵劇就要做演員,而是點亮星星之火,讓年輕人了解粵劇,産生興趣,爭取多些年輕觀眾。

這幾年,各類粵劇進校園、培訓班的火熱開展,我十分開心。我的5個徒弟經常被邀請到各個學校演出、講座,看得出政府是真正扶持粵劇,請專業老師來教。

南方日報:粵港澳三地如何互相促進,活化粵劇遺産?

陳韻紅: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三地文化交流越來越深入,粵劇演出也越頻繁,無論從藝術傳承、藝術創新等方面來看,都是大好事。

內地的團體,在追求藝術創新上力度會更大些,對各種藝術元素的吸收不保守,並大膽實踐。而香港的團體,在藝術創新上,則顯得保守一些。然而,隨著演出交流不斷增多,香港觀眾對新的東西逐漸開始有了新的認識。曾有一段時間,香港觀眾更熱衷於追看來自內地的粵劇團體,近年來,香港也出現了《李廣王》《德齡與慈禧》等創新力度很大的粵劇,同樣受到觀眾歡迎,也引起了熱議。

傳統與創新是一個永遠不變的話題。大灣區粵劇應該有更多交流機會,取長補短,促進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徐子茗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著名粵劇花旦陳韻紅:借力灣區建設 加速粵劇融合)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