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漢中之音”
許新萍(中)正在教年輕一輩學習漢調桄桄的形體動作。
漢調桄桄《韓信拜將》劇照。
許新萍扮演的穆桂英。
現代化的舞臺效果給了漢調桄桄新內涵。
如果僅從聲音上來辨別,那你一定猜不出“桄桄皇后”許新萍的年齡。今年已經77歲的她,在開口唱起桄桄戲的那一刻,聲音變得清脆悅耳、婉轉動聽。
1 桄桄戲並非秦腔
漢調桄桄是漢中地區土生土長的一個劇種。
它産生於宋代,定型于元代,完善於明代,興盛于清代,繁榮於民國時期,復興、改革和發展于新中國成立後。南鄭縣劇團團長張昌文説:“它的歷史實際上是一部多種戲曲的交融史。”
提起“桄桄”,陜南流傳有這樣的諺語:“吃麵要吃餅餅,看戲要看桄桄。”這裡的人民之所以喜愛桄桄戲,是因為它能代表秦巴地區人民溫和典雅、堅毅耐勞的樸素性格。多年來經過歷代藝人的千錘百煉,吸收了秦腔的慷慨激昂、川劇和漢調二黃的文雅溫柔,今天的桄桄戲有了極大的提高。它的音樂優美動人,詞曲通俗易懂,動作活潑好看,很適合當地農民的喜好。
對於桄桄戲常被介紹成“南路秦腔”,許多專業演員並不贊同。對此,他們從桄桄戲的發展演化來解釋:元末明初,漢中地方上便已經有了桄桄戲演出,曲牌包括從雜劇裏傳下來的“小桃紅”“朝天子”等等。不僅有本地“勸善歌”這樣的基本曲調,還有類似“起佛偈”的佛教音樂。到明代,桄桄在漢中各縣已經有很完整的演出和專業戲樓了。清代專業班社就有40多個,曾經跟隨明末張獻忠部在漢水流域從湖廣到四川演出過。
清乾隆時桄桄被稱為“陜西南路梆子”,以本地民間曲樂為基礎,又吸取秦腔的剛毅雄壯和川劇的柔膩風雅,發展出自己的唱腔。漢中與四川山水相連,民風相近,尤其災荒年間入川賣藝的特別多,因此有“老陜唱高腔,只因餓得慌”的戲謔之語。
陜西著名的秦腔藝術家蘇育民(1917-1966),曾在生前專門寫過文章,這樣評價:“漢調桄桄給我強烈而鮮明的感覺,就是它不但保留了秦腔中一些原始的、固有的風格,並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喜歡聽秦腔的人大都看過《打鑾駕》,但蘇育民認為秦腔在這齣戲的表演方面應向漢調桄桄學習。“桄桄戲《打鑾駕》演得很有特色,當王朝和馬漢看出‘鑾駕’是假的,示意包公時,沒有聲張,怕讓對方看見和聽到,這個表現是合乎情理的。而我們秦腔演到這段時,卻毫無顧忌地大聲吵叫。我想有關‘鑾駕’的秘事,是不宜於肆意叫嚷的。”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楊柳
(原標題:古老的“漢中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