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挖掘培育城鄉社區就業資源,推進我省殘疾人“社區微業”工作,7月18日,省殘聯、省委社會工作部等部門聯合出臺推進山東省殘疾人“社區微業”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以有就業意願且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離校未就業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為重點,緊密結合基層治理與社區實際,推動社區就業面向殘疾人擴容提質,幫助社區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助力社區治理水準不斷提升。
為殘疾人實現“社區微業”提供政策保障與空間支撐,意見提出,構建殘疾“社區微業”體系,引導轄區業戶、企業、單位等各類主體凝聚合力,支援和參與殘疾人“社區微業”工作;支援有創業意願的社區殘疾人創辦小微企業或新註冊個體工商戶,幫助符合條件的申領一次性創業補貼。優化政策性崗位資源,根據殘疾人就業情況和社區公共管理、公共服務需要,統籌用好城鄉公益性崗位,鼓勵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到基層社區就業。拓展殘疾人“社區微業”空間,依託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如康家園”、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場所,打造集就業需求歸集、職業能力評估、職業指導、崗位推送、能力提升、創業推介、政策宣傳于一體的殘疾人就業服務驛站。利用社區各類存量房屋資源,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為殘疾人“社區微業”從業者提供支援。
殘疾人在社區能實現哪些“微就業”?意見明確,推行殘疾人社區微業“2+N”模式,“2”即提供快遞服務、廢舊物資回收(可回收物),“N”即因地制宜開設社區團購、洗衣代收代取、報刊訂閱、理髮、修鎖、修鞋等“微業”服務。深入打造“齊魯手創”盲人按摩服務品牌,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盲人按摩機構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補助。支援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挖掘社區就業優勢,鼓勵家政企業吸納殘疾人特別是殘疾婦女就業。優化社區快遞服務,對開展快遞業務依法依規監督管理,保障殘疾人快遞從業者合法權益。加強“垃圾分類 廢舊物資回收(可回收物)”兩網融合,推動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社區,吸納帶動更多殘疾人實現“家門口就業”。鼓勵物業服務企業為社區內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定向服務和就業崗位。
促進殘疾人“社區微業”技能提升,意見提出,針對殘疾人特點和微業項目需求,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併為殘疾人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依託殘疾人“文創工坊”“美麗工坊”,開展手工藝術、實用技術等培訓項目,輻射帶動殘疾人就業。利用社區教育、職業培訓機構等資源,圍繞殘疾人需求,開展直播銷售、家政服務、快遞服務等市場急需緊缺培訓,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創新助殘“社區微業”服務,深入社區開展“走訪拓崗促就業”活動,為轄區內各類用人單位送政策、送服務、送人才。對殘疾人“一對一”落實“12333”服務,即:1年內至少開展2次政策對接、提供3次職業指導、推薦3次崗位資訊、提供3次技能培訓資訊。組建助殘幫扶志願服務隊伍,引導動員轄區機關、事業單位等主體,定期開展社區助殘就業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開展社區殘疾人志願者註冊等相關工作,吸納更多殘疾人參加志願服務。
□記 者 劉一穎
通訊員 李英傑 李帥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