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德州:暢通生態水脈 守護大河安瀾
發佈時間:2024-05-08 09:45:30 | 來源:德州日報 | 作者:董天力 李巍侖 | 責任編輯:闞金劍

  4月29日,山東水網“一軸四橫”德州市域連通西線引調水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施工人員正在實施堤頂道路鋪裝作業。

  該項目作為我市“兩河牽手”工程中的重要一環,線路總長252公里,總投資42億元,在德州市域通過東、西兩條縱向引水線路,將黃河、徒駭河、德惠新河、馬頰河、運河五大幹流連通。

  近年來,我市搶抓黃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山東省“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機遇,實施“兩河牽手”工程,暢通水脈、傳承文脈、帶動人脈,全力打造“兩河”文化重要展示地。

  推動水系連通 實現“兩河牽手”

  在武城縣四女寺水利樞紐,運河水和黃河水在此匯聚。這裡是“兩河牽手”工程8個景觀節點中最北端的一個。

  “四女寺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以防洪抗旱為主、兼有輸水排澇功能的大型水利設施,上游接衛運河,下游分別接連漳衛新河與南運河。”武城縣四女寺鎮黨委副書記唐陽介紹,2022年4月28日,四女寺水利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實現全線通水。

  德州的水系網路比較發達,但是連通性不夠,要通過水系來創造一個林、田、水、村落和諧共生的自然環境。在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這一基礎上,我市以五大幹流、1500條支流、20座水庫互聯互通為重點,在全域範圍啟動水系連通工程建設,謀劃實施了“兩河牽手”西線貫通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水利項目,著力構建“五橫三縱二十庫、一泉百湖千河通”的全域水系連通格局。

  在“兩河牽手”西線貫通工程濱河景觀和橋梁項目現場,挖掘機、運輸車來往穿梭。“前期的河道疏浚部分已經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小王莊景觀橋的鋪設施工。”山東水網“一軸四橫”建設管理處處長李文濤介紹,小王莊景觀橋作為“兩河牽手”工程中的一處景觀,全長210米,寬22米,採用提籃拱橋結構,橫撐採用“牽手結”造型,拱身設置了人行通道,可登高望遠。

  實施“兩河牽手”,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城市品牌工程。目前,“兩河牽手”工程西線水系全部貫通,馬拉松賽道當年謀劃、當年開工;投資10億元高標準改造提升潘莊引黃總幹渠,目前幹渠輸水率達到95%以上,被評為全國首批8個“灌區水效領跑者”之一。

  我市堅持做活“水文章”、走好生態路,大力興修水利,建庫蓄水,引水入城。圍繞水系連通,突出項目建設,統籌抓好水資源管理、水災害防禦、生態河湖管護,持續優化全市水資源配置格局,不斷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今年以來,全市水利投資已超過60億元。

  編制現代水網 打造“三通六帶”

  水利工程,功在當代,利在韆鞦。如何與“兩河”相輔相成,做到治好水、用好水,是我市多年來的奮鬥目標。

  立足爭創全省現代水網先導區、黃河流域平原地區現代水網樣板,2022年,《德州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印發。《規劃》分為兩個階段:2023年至2025年,打造“水系連通、城鄉供水現代化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三個樣板;2026年至2035年,實現“缺水城市不缺水、五十年一遇(洪水)無大災、‘三通六帶’成品牌”三大目標。 (下轉A2版)  “三通”就是河河暢通、河庫專通、庫庫連通,“六帶”就是將主要干支流建成水資源保障、防洪除澇、綠色生態、道路暢行、文旅融合、産業發展“6個功能帶”。

  市水利局局長李守學介紹,為讓“兩河牽手”更為緊密,我市對境內“一軸四橫”進行了改造提升(一軸為黃河,四橫為漳衛河、馬頰河、徒駭河、德惠新河),實施“兩縱”(潘莊、李家岸兩大幹渠及向北延伸供水河道)貫通工程,提閘為河、落閘為庫,河庫建設一體化,打造集供水、蓄水、防洪、生態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市級骨幹水網體系。2023年,我市被確定為山東省市級現代水網示範區。

  一方面,改造提升“一軸四橫”。按照“宜寬則寬”原則,對徒駭河、德惠新河、馬頰河3大幹流進行清淤,將馬頰河河道上寬由原來的100米左右拓寬至170米左右,拓寬市域供水防洪“大動脈”。按照至少一側貫通原則,實施“一軸四橫”五大河道堤頂土路“清零”提升工程,硬化及改造提升堤頂路513公里,道路寬度不小于6米,實現堤頂路全線暢通。其中,中心城區段35公里堤頂路按照馬拉松賽道標準進行設計,實現水資源、水生態、水文化、水經濟一體化發展。

  另一方面,改造提升東西“兩縱”。西線對潘莊幹渠、馬頰河、沙楊河、頭屯幹渠、六五河共330公里河道進行改造提升;東線對李家岸幹渠、引徒總幹渠、躍豐河共135條河道進行改造提升,沿線建設綠色生態經濟文化長廊,實現“一軸四橫”東西貫通,高標準打造水融京津冀兩條供水主渠道。

  截至目前,一張“系統完備、佈局合理、蓄泄兼籌、多源互補、豐枯互濟、安全可靠、迴圈通暢、綠色智慧、集約高效、調控有序”的具有德州特色的現代水網初具雛形,將德州境內八大水系與兩條文化大河連通起來,描繪出一幅“五湖四海興安德、四水三廊潤州城”的美好願景。

  優化“水生態” 贏得水清岸綠

  幹農活的間隙,齊河縣馬集鎮潘莊村村民潘長忠總喜歡去黃河邊的堤頂路轉轉,“這幾年沿線治水效果是真好,黃河灘空氣越來越清新,綠化面積也更多了!”潘長忠説。

  潘莊村作為“兩河牽手”工程的起點,境內的潘莊引黃幹渠是引黃濟津的渠首,黃河奔騰向前,兩岸美景如畫,黃河風情特色民宿、“黃河第一驛站”、生態採摘園等景點和設施星羅棋佈,吸引了周邊遊客前往遊玩。“我們對馬集鎮的沿黃村進行面貌提升、水環境治理,致力於將馬集鎮打造成漁鄉特色城鎮。”馬集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成強介紹。

  齊河縣擁有63.4公里的黃河生態廊道,鄉級以上河渠132條,湖泊水面3萬餘畝,水系縱橫交錯。

  “有些河湖面積大、流域廣,增加了人力巡查難度。為此,我們建立了河長制數據分析平臺,與保潔船GPS定位監控系統、河道固定監控檢測系統、無人機巡航系統等對接,實現了河湖管護全方位資訊的實時動態更新。”齊河縣水利局河長制工作辦公室主任趙林説。

  放眼全市,河道大改貌,河長制功不可沒。去年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全面優化強化河湖長制實施方案,全面應用德州市河湖岸線管控資訊系統,省市縣三級涉河審批項目實現網上監管。完成馬頰河(辛橋大橋—李家橋閘段)等6條(段)數字河湖建設任務,實現河湖違法行為智慧識別。日前,德州市馬頰河灘地種植改革獲批全省唯一試點。

  “我們將積極發揮水網示範區作用,與文旅、農業農村等部門密切銜接,以‘兩河牽手’工程為引領,加快實施禹城環城水系生態廊道、樂陵‘濱水廊道’、齊河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等一批‘水網+’項目,打造水網融合發展的德州樣板。”李守學説。

  □本報記者董天力 本報通訊員李巍侖

熱點新聞
滾動
山東濱州:暢通物流通道 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德城:串珠成鏈繪就“兩河牽手”新畫卷
山東沾化:蝦苗培育忙
山東德州:加快新能源替代 實現清潔化發展
山東臨朐:櫻桃收穫銷售忙
一襲馬面裙厚“織”高品質發展“菏澤臉譜”
濟南順河高架經一路下橋匝道隔音屏障和路燈安裝就位
德州:交通一體化 “跑”出新優勢
山東鄒平:櫻花之約
山東棗莊:“雙碳”科普零距離
青島近30萬畝馬鈴薯完成播種超九成
山東濰坊:春分到,蛋兒俏!
+更多
山東濟南:假期淘寶“不打烊”
山東濟南:假期淘寶“不打烊”
山東曹縣:木製工藝品 熱銷海外
山東曹縣:木製工藝品 熱銷海外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雄商高鐵建設穩步推進
雄商高鐵建設穩步推進
山東濟寧:南池公園景色新
山東濟寧:南池公園景色新
山東青島:海底隧道施工忙
山東青島:海底隧道施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