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高新區聚焦服務“兩優兩新”産業,加快創新要素深度融合,探索創新平臺建設、院所合作、企業培育、人才引育等工作機制,全力提升科技賦能産業能力,加快塑造科技創新新質生産力。截至目前,共建成各類創新平臺252家、其中國家級平臺54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328家、其中上市4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比77.19%,新質生産力動能持續提升。
創新平臺建設機制
提升本土原始創新能力
突出産業需求。聚焦“兩優兩新”産業需求,構建“1+3+5”的創新平臺佈局,每個産業集群建設1家公共服務平臺、佈局3家研發平臺、成立5個成果轉化平臺。去年以來,已率先突破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突破了高性能靈巧作業機器人技術為代表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申請及授權各類專利10項。
突出院所牽引。加快區內“四院一所一中心”提質增效,深化與省鐳射所合作,共同籌建山東光電産業技術研究院,帶動光電資訊産業“補鏈、延鏈、強鏈”。以碳材料研究院為牽引,規劃建設“一中心三平臺”,推動先進碳材料産業快速發展。
突出企業作用。支援重點企業聯合山東大學、航太集團等共建研發中心、工程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山推機械創建省級重點實驗室。去年以來,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32家,引進合作大院大所8家,山東省碳材料研究院、山東省稀土研究院、青島科技大學濟寧融合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投入運營,與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共建的聯合體獲批全市唯一一家省級産教聯合體。
創新院所合作機制
完善高效成果轉化鏈條
開拓科技招商路徑。聚焦科創資源“富集區”,深化校地院地央地産學研合作,開展成果轉讓、掛牌共建和戰略聯盟等多種合作模式,共建高能級大院大所。持續提升碳材料研究院、稀土研究院合作深度,加速項目引進、成果轉化。發揮市産研院、中科先進院等中科院所資源優勢,吸引科技含量高、産出效益好的“中科系”項目落地。
探索院企合作模式。鼓勵企業與山東大學、青科大高等院校合作,開展聯合攻關、招才引智等多種形式合作活動,推動校企深度對接,突破一批具有引領性、標誌性、顛覆性的重大關鍵技術。去年以來,累計舉辦各類産學研對接活動100余次,促成産學研合作項目簽約58項。
完善項目保障機制。強化項目要素保障,提升科技成果導入和轉化效率,加快20萬平方米中科科創園、麒麟島雙創産業園等科技園區建設。目前,中科科創園落地中科系項目5個,膳食纖維功能食品和特醫食品項目已經正式投産,生物活性皮膚創面敷料産業化項目已進入産品研發階段。
創新企業培育機制
打造高能創新生力軍方陣
專項扶持領軍企業。重點培育扶持通佳機械、泰豐液壓、拓新電器等具有核心技術壁壘、細分領域佔有率較高的創新型企業,在科技項目實施、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構建、高層次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專項政策扶持,對企業發展需要的土地資源、能源供給、信貸擔保、上市融資等精準落實“一企一策”,對特別重大項目採取“一事一議”,助力企業加速成長為科技領軍企業。
聚力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設立研發投入紅線制度,對規上工業企業無研發機構、無研發投入、無研發人員的開展“清零”行動,實行企業研發機構備案管理,對研發投入強度低於3%的原則上不支援承擔創新項目,不斷提升企業“科技含量”。2023年,全區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比為77.19%,新增高企83家,總量達到328家,均居全市第1位;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3.33%,是全市平均水準的近兩倍。
精準孵化科技中小企業。探索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全生命週期孵化體系,先行在軟體資訊領域建成省級以上“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體系。目前,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7家、省級以上眾創空間8家、省級科技企業加速器1家,總孵化面積達到15.6萬平方米,在孵企業400余家。2023年,濟寧數字經濟創新中心認定為山東省首批科技企業加速器;4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全部被評為A類孵化器。
創新人才引育機制
打造創新創業服務標桿
精準引育高端人才。通過人才庫、人才“畫像”和人才培育路線圖等手段,重點針對山推、通佳、浩珂等10余家科技系統負責的創新平臺建設單位、高層次創業企業和創業項目,建立高層次人才引育跟蹤服務機制,精準引進和培育省級及以上人才項目。去年以來,備案院士工作站1個,入選國家級人才工程2人,獲批省級人才工程11人,引進碩士300人、博士10人,科技引才成效全市第一。
持續集聚海外人才。深化外籍人才引育常態,支援第三方引才力量建設海外引才工作站,組織開展國際人才交流對接活動,引導外國高端人才及專業人才來區創新創業。常態化對接鐳射所、小松、明治等外籍人才引進重點單位和人才本人,通過協助開展來華工作許可、外專項目申報及政策兌現等全流程服務,提升外籍人才在區發展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去年以來,引進外國高端人才及專業人才53人、海外留學人才22人。
構建最優人才生態。依託蓼河英才港,構建國際化人才服務體系,全面做好人才醫療、人居、就業等各方面服務保障工作,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依託人才發展集團,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開展人才獵頭、人才共用、人才測評、諮詢管理等多樣化人才服務,提升人才服務市場化水準,全力打造高端人才集聚的強磁場。(通訊員魏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