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正式建成通車、連接黃河南北兩岸的K260路公交投運,濼口浮橋的去留有了定論。11月4日,濟南濼口浮橋管理處發佈通知稱,將於11月8日上午拆除濼口浮橋,並停止運營。
濟南濼口浮橋自1988年5月建成通車,至今已有33年的歷史,極大地便利了黃河南北兩岸群眾往來。最新通知稱,由於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已建成通車,按照規定濼口浮橋將停止運營。接河務部門通知,定於2021年11月4日上午8時拆除浮橋,濼口浮橋管理處提醒過往車輛及行人,提前規劃好出行線路。
新黃河記者向濼口浮橋管理處有關負責人求證,得到肯定的答覆,“拆(橋)是一定要拆,至於以後是否根據情況再臨時架設還要進一步商討。”目前,浮橋管理處人員分流方案已確定,部分人員分流到隧道建設管理公司。
隨著濟南新建跨黃大橋通車,相關浮橋拆除、停止運營已有先例。2010年12月,濟南建邦黃河大橋通車後,建於2001年6月、位於建邦黃河大橋西邊的黃河西外環浮橋隨之拆除,成為黃河濟南段第一座讓位於新跨黃通道而拆除的浮橋。下一步,隨著鳳凰黃河大橋年內通車在即,建於2003年的黃河東城浮橋或步濼口浮橋,也將被拆除。
黃河上浮橋陸續拆除,這既是濟南跨黃交通的進步,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當下,也意味著“攜河發展”掀開新的篇章。根據規劃,濟南將加大跨黃通道的建設力度,力爭到“十四五”末形成27條跨黃通道的新格局。
相關連結:
濼口浮橋係濟南黃河第一座浮橋
結束該段黃河擺渡過河歷史
濼口浮橋在濟南大名鼎鼎,是濟南通往黃河北岸的重要通道。
歷史上,濟南城北最早和最著名的渡口就是濼口。南宋初年,濟南太守劉豫整疏濟水河道,在濟南華山以南築“上濼堰”,于堰之南開挖小清河。濼水無法再流入濟水,只能注入小清河。小清河東流不遠,人們又築“下濼堰”,將小清河分流,使其一支注入大清河(濟水),“築堰以分其流,因曰堰頭”,也稱“濼口”,即今曆城區堰頭村一代。金代,置堰頭鎮,又稱“下濼口鎮”,而原來的濼口,則被稱為“上濼口鎮”。人們在堰頭設立渡口,成為北去各州縣的必由之路。為便於管理,明代官府在此設立巡檢司,置司兵四名;清代設立鋪遞,置鋪司一名,兵三至五名。清末,堰頭渡口改稱邢家渡(今濟陽邢渡村),時至今日,堰頭附近仍是北跨黃河的要道之一。因此,自古以來濼口渡口就是南北往來的咽喉要道,水陸運輸昌盛。
濼口渡口在新中國成立後發展迅速,堪稱山東黃河第一渡。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後,濼口渡運量大減。1948年底至1949年初,也就是濟南解放初期,濼口渡口僅有三艘木擺渡船,靠人力搖櫓撐篙渡運,每天只能往返三四次,年渡汽車1萬餘部、旅客50余萬人。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在濼口設立渡口航運管理所,1952年該所併入山東省交通廳黃河航務管理辦事處。1953年,濼口渡口南岸建石砌固定碼頭1座,當時碼頭坡小道窄,只有東邊1條坡道。後幾經修建均未改觀,仍為單坡道。1963年改建東坡道,開闢西坡道,並改建為高、中、低3級碼頭。後隨黃河大堤逐年加高,坡道隨之逐年延長。截至1985年末,南岸碼頭為4級石砌固定碼頭。北岸為曲流河岸凸岸,坡度緩和,近岸水流和緩,有泥沙淤積,中、小水位時有100余米寬的沙灘地,故無法構築固定碼頭。1985年後,採用雙體承壓舟構成浮動碼頭。1985年末北岸配有雙體承壓舟16艘。
1952年,濼口渡口出現了黃河第一艘木質機動渡船。該船長18米、寬7.5米,功率58.8千瓦,可裝載4部汽車,滿載吃水1.4米。1954年,開始使用132.3千瓦木質拖輪頂推渡運,當時有3艘平擺,南北兩岸各固定1艘作躉船用,另1艘由拖輪頂推渡運。平擺載重量大者40噸、小者20噸,年渡汽車10萬餘部,旅客80萬餘人。1963年,濼口渡口又配備明輪兩艘,但由於不適應黃河流速高的情況,沒有正式投入渡運就淘汰了。1966年4月,全國第一艘鋼質雙體渡輪在濼口渡口投入渡運。1985年末,濼口渡口有鋼質雙體渡輪4艘,其中黃河甲型雙體渡輪1艘、黃河乙型雙體渡輪3艘,總載重量415噸,總乘客定額3016人。1982年7月濟南黃河公路大橋通車前,濼口渡口日均渡汽車700余部、旅客2000余人。濟南黃河公路大橋通車後,渡運量大大減少,日均渡車60余部,且多為小型車輛。
1988年5月,山東省黃河航運局在濼口渡口原址上架設了濼口浮橋,這是濟南黃河第一座浮橋,結束了該段黃河擺渡過河的歷史,之後其他浮橋陸續建成。(資料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