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柏油路,穿過沙河、郭莊、洼劉和大王莊這幾個村子後,刻著“改革第一村”的石牌坊出現在記者眼前,這就是菏澤市東明縣小井鎮小井村。
在距離鎮政府大院幾百米處,小井村史館就坐落在那裏,取名為“小井記憶”。
走進村史館,迎面是一整墻的銅塑雕像,生動再現了當時發生在小井村的重要事件。正中間位置,在人群中,一人正舉著手給群眾講話。“這就是當時我們村召集村民商量分地事宜的場景。”時任小井村黨支部副書記、今年已經78歲的李鵬舉告訴記者。
漫步“小井記憶”,李鵬舉抬頭看著掠過眼前的老照片,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老友一般親切。當他走到時任菏澤地委書記周振興到小井村調研時拍下的照片前,停下了。“我印象很深,1977年‘臘八’那天,周書記第一次到我們村調研,在看到幾戶村民的生活狀況後,十分痛心。走訪完,一臉嚴肅的周書記帶著充滿期望的眼神對我們説,馬上春節了,能不能讓社員們吃上一頓餃子?我們沒有吭聲。隨後,周書記又説,再不濟,能不能讓社員們吃飽飯?我們也沒有吭聲。”李鵬舉回憶説,“當時的情況確實讓我們無地自容,之所以不敢應下來,主要是怕完不成任務啊。”
回到東明縣委,周振興開會開到淩晨,説:“要想辦法讓群眾吃上飯。不管用啥辦法,讓群眾吃上飯就是好辦法。”
周振興走後,時任小井村黨支部書記劉喜堂,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小井村先後召開了村黨支部會、生産隊長會、貧下中農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把地分了。從1978年2月開始,由劉喜堂帶頭,該村黨員幹部在當時菏澤地委的支援下,以《中央農業六十條》為依據,率先啟動包産到戶、包乾到戶改革,成為全國最早一批實行分田到戶、落實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村莊。通過“包産到戶”,1979年,小井村糧食總産量比1977年翻了四番,村民溫飽的問題得到解決,邁出農村經濟改革的第一步。吃飯問題解決了,群眾都幹勁十足。以前東明縣每年吃國家統銷糧四五千萬斤,1979年就開始向國家供糧了。
吃飽飯後,小井村人繼續發揚“敢闖、敢幹、敢為人先”的精神,為吃好飯、吃“小康飯”而努力。
劉紅力是劉喜堂的堂孫。多年後,劉紅力返鄉創業,抱著帶領村民致富的願望和夢想,做著這樣一件事:發起成立合作社,把零散的土地集中流轉,搞規模化經營。
劉紅力領著記者參觀合作社的大型農機、糧倉,興致勃勃地説:“這是悍沃1404大型四驅拖拉機,這是烘乾機,這是糧倉……烘乾機一天能烘乾30噸糧食,烘乾後直接放進糧倉儲存。我們種植富硒高蛋白小麥,加工富硒麵粉和原味富硒掛麵,很暢銷。最多的一天光往唐山就發了30噸富硒小麥。”
劉紅力説,合作社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耕種、統一技術管理、統一收穫、統一市場銷售的“五統一”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把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推廣了農業新技術,提高了農作物的科技含量。目前合作社已經集中經營近一萬畝耕地,發展社員3000多戶。用上了無人機灑藥、測土配方施肥和機械化收割,搞富硒糧食種植和食品加工,畝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
“現在俺村和周邊村,農民都明白,不能只顧畝産量,還需要提高畝效益才行。農民不但要吃飽飯,而且還要吃好、吃健康。”捧著一捧顆粒飽滿的富硒小麥,劉紅力説。
今天的小井村,産業聚集,充滿活力。
在村北頭,上百座大棚在陽光下閃著銀光。這是集設施農業、數字農業、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小井數字農業産業園項目,一期1500余畝的規模已經形成。在已建成使用的羊肚菌種植大棚裏,拿手電筒查看羊肚菌長勢的吉尚喆興致勃勃,按照他的預計,今年羊肚菌能實現畝産800斤以上。
吉尚喆是小井鎮有機地標産業園羊肚菌技術總監,他介紹:“8斤鮮品可以出1斤幹品,按照目前市場羊肚菌烘乾價格來算,一斤羊肚菌1200元至1500元,一畝地至少有10多萬元的收益。”
小井村有機地標産業園作為小井鎮鄉村振興的標桿項目,可安置當地富餘勞動力800人就近就業,並帶動村民發展聯營種植。“在這裡工作的村民每天工資在80元-100元左右,他們見證了整個播種到採摘到收益全過程,所以不少人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要跟我們一起種。”吉尚喆説。
在村東南位置的一處工地,工人們正在趕進度。這裡即將建起的小井·1987科創園可以為項目企業提供生産廠房16000平方米,並配備了行政辦公、綜合服務以及沿街商業等配套設施,打造集生産加工、産品展示、電商物流、科技孵化、網紅打卡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業園區,為全鎮三産融合發展提供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