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山東10處遺址入選國家大遺址保護“十四五”規劃
發佈時間:2021-11-24 10:28:09 | 來源:濟南日報 | 作者:趙曉林 | 責任編輯:闞金劍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宣佈印發《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力爭到2025年,大遺址保護利用總體格局基本成型。全國共有145處省、自治區、直轄市大遺址及5處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大遺址,入選“十四五”時期大遺址保護利用規劃。山東省共有10處遺址入選,數量位列全國第三位。其中,濟南市的焦家遺址、城子崖遺址、大辛莊遺址、東平陵故城4處遺址名列其中。

  山東省共有10處遺址入選,數量排全國第三

  記者在《規劃》的附件《“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中看到,山東省共有10處遺址入選,數量上僅少於河南的16處和陜西的15處。這10處遺址分別是:大汶口遺址、焦家遺址、兩城鎮遺址(含堯王城遺址)、城子崖遺址、大辛莊遺址、東平陵故城、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楊家鹽業遺址群、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含瑯琊臺遺址)。其中,濟南市的4處遺址分別是焦家遺址、城子崖遺址、大辛莊遺址和東平陵故城。

  另外,還有5處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大遺址,分別是長城、大運河、秦直道、蜀道和明清海防。在大運河遺址中包括山東的大運河南旺樞紐、河道總督署遺址;在明清海防中包括山東的蓬萊水城遺址。

  按照官方定義,大遺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國古代歷史各個發展階段涉及政治、宗教、軍事、科技、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水利等方面歷史文化資訊,具有規模宏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特點的大型聚落、城址、宮室、陵寢墓葬等遺址、遺址群及文化景觀。

  “十四五”期間新增10至15處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大遺址是實證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資源。《規劃》明確,要堅持國家屬性、考古支撐、保護第一、合理利用、創新驅動、融合發展基本原則,通過加強大遺址考古工作、深化理論制度研究與科技應用、實施大遺址綜合保護工程、提升大遺址展示利用水準、推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高品質發展等舉措,確保文物本體和周邊環境總體安全,大遺址考古研究、保護管理、展示利用、教育休閒、傳承創新、傳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案例。

  作為這份規劃的基本原則之一,“堅持考古支撐”格外搶眼,在規劃的數項主要任務中,“加強大遺址考古工作”排在首位。這意味著未來5年,考古研究將貫穿于大遺址保護利用全過程。

  《規劃》提出了“提升大遺址展示利用水準”“推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高品質發展”兩項主要任務,並且吸納已有經驗做法,如舉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建設一流遺址博物館、實施大遺址研學精品工程等,促進大遺址展示利用從強調開放數量,轉變為重視開放服務品質和效果。

  “六片、四線、一圈”為核心、

  以150處大遺址為支撐

  2005年,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共同印發了《大遺址保護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正式啟動了大遺址保護工程。在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原國土)等部門支援下,國家文物局連續制定實施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持續指導各地開展大遺址考古研究、文物保護、展示利用、文化傳承等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線、一圈”為核心、以15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評定公佈了36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運河、絲綢之路和良渚、殷墟、老司城、元上都等7處大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大遺址保護理念得到社會普遍認可,大遺址保護利用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大遺址保護利用工作需要找準定位、創新思路、精準發力,繼續發揮示範性、綜合性、帶動性作用,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相關連結

  入選“十四五”時期大遺址的四處濟南遺址

  焦家遺址

  焦家遺址位於章丘區龍山街道辦事處焦家村西約800米,南面距城子崖遺址4公里。焦家遺址為大汶口文化遺存,並有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漢代的遺存。

  焦家遺址是在探討中華文明起源國家行動的關鍵階段被發現的遠古遺址,填補了魯中北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居住形態研究的空白,它的發掘為探究黃河下游地區古代社會的發展演變進程提供了珍貴的線索。

  城子崖遺址

  城子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西元前2500年-西元前2100年)城址,位於章丘區龍山街道龍山村東北。遺址可分為周代城址、岳石文化古城、龍山文化古城上中下3層,出土有陶器、石器、蚌器和少量銅器,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實證。

  城子崖遺址是龍山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遺址總面積為20萬平方米,是中國國家學術機構、中國考古學者自主發現併發掘的第一個史前遺址。城子崖遺址的發掘推翻了中國文化西來説,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展鋪墊了重要的基石,由此發現的龍山文化,對於認識和研究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探究中國文明起源的核心問題,城子崖遺址因此被稱為“中國考古聖地”。

  大辛莊遺址

  大辛莊遺址是商朝時期的古遺址,位於歷城區。自1935年遺址發現至20世紀80年代間歷經多次調查、勘探和試掘。發掘中發現甲骨文,為國內除殷墟外唯一發現。商代貴族墓葬和大型建築基址的發現,充分顯示了大辛莊遺址在商王朝對東土的經略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帶有“索刂”字銘文的青銅器在地處魯北的大辛莊遺址發現,對於研究商代末年徵夷方戰爭的地點及路線,提供了新的實物及文字資料。大辛莊遺址是迄今發現的商代中期中原地區商文化向東推進最遠的據點,對於商文化及商代夷商關係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東平陵故城

  東平陵故城位於章丘區龍山街道東北,西南與城子崖遺址相距近2公里。是漢代濟南國、濟南郡、平陵縣治所遺址。遺址總面積約360萬平方米,分為冶鐵遺址區和一號建築基址。城墻全部由土夯築而成,內置木骨,城內有宮殿和手工業作坊,其中宮殿遺址位於東北,西北一帶則是制陶和冶鐵手工業區,南部和東南部未作詳細發掘,推測應該是市民住宅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進行了數次勘探和發掘。出土文物除戰國錢幣、錢范,陶、銅、石等製品,還有大量的當時社會所需的各種鐵製品。該遺址的發掘對地方城市史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而西漢時期大面積冶鐵工場的發現,對於古代冶金史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新資料,顯示了東平陵城作為漢代北方工業重鎮的重要地位。

  □本報記者 趙曉林

熱點新聞
滾動
墨泉再現“一泉成河”
“十一”黃金周:魅力青島活力十足
淄博市今年糧食有望豐産豐收
青島邁向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城鄉全覆蓋”
淄博市文昌湖區開辦長者食堂:為老年人暖胃暖心
水清灣美:青島給河長灣長“壓擔子”
青島啟動“公園城市”規劃編制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8月12日轉場
青島自貿片區發佈綠色指標體系
濟寧小麥已收近九成 降雨將推後整體麥收時間
濱州:百萬尾魚苗放歸大海湖泊
濟南大北環高速公路建設啟動 強省會迎來三環時代
+更多
"國華白越山"當選第四十二屆趵突泉金秋菊展"菊王"
山東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畫的精美鼻煙壺和炫彩琉璃瓶
山東手造:在瓶中反向作畫的精美鼻煙壺和炫彩琉璃瓶
【于燕説電影】暖心動物電影:一個男孩與一匹馬的傳奇
【于燕説電影】暖心動物電影:一個男孩與一匹馬的傳奇
山東:黃河三角洲修復濕地近30萬畝 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山東:黃河三角洲修復濕地近30萬畝 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雙11如何優雅地薅羊毛,山東世茂帶你搶先知!
雙11如何優雅地薅羊毛,山東世茂帶你搶先知!
“青島造”首列中國標準地鐵在京首秀
“青島造”首列中國標準地鐵在京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