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有所呼,政府有所應。青島市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為目標,以群眾需求深化政府供給,著力流程再造、服務創新、數據賦能,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新生態,構建“有尺度、有速度、有溫度”的政務服務模式,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向縱深發展。
加快流程再造,推動“政府供給側”協同性改革。青島市將市級層面原本分散在20個部門的707項行政權力事項,整合劃轉到市行政審批局,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建設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為一體的政務服務大廳——青島市民中心,目前青島市民中心進駐部門59個,可辦理2500多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除經批准事項外,市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在市民中心100%可辦,2021年青島市民中心總辦件量超367萬件。
積極推行“一事全辦”“一業一證”主題式服務模式,提供“一單告知、一表申請、一口收件、一網流轉”和“一業一證、一碼亮證、一證準營、一證通檢”的準入、準營全流程服務。全市共推出1662項“一事全辦”服務主題,前三季度辦件量達526萬件;推出“一業一證”指導目錄50項,目前共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6700余張。
加快“政務服務區域一體化”改革。在市、區(市)兩級山東省政務服務網統一設置“異地通辦服務專區”,在縣級以上政務大廳設置線下“異地通辦”專窗,統一專窗標識,實現線上線下通辦融合服務。與煙臺、濰坊、威海、日照簽訂合作協議,搭建膠東半島跨域聯動平臺,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五市通辦。在全省率先開展“跨省通辦、全省通辦”,58項事項跨省業務、298項事項省內業務實現市內辦理,22個事項與上海市普陀區實現跨域自助通辦。
圍繞服務創新,提高“群眾需求側”辦事便利度。將市、區(市)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山東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平臺統一監管,推行事項同源管理和關鍵要素省、市、縣“三級七同”,全市1.1萬餘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標準化管理。推動辦事指南“白話革命”,針對高頻事項和主題事項,按照“能識字就應該能看懂”的標準,組織梳理“零基礎”標準化模板300余套,通過網頁、視頻、語音以及線下大廳二維碼等多種模式輸出辦事指南,市民“零諮詢”即可辦成事。同時,實現了“零費用”辦企業,預計每年為創業者節省資金7000萬元。在公共資源交易過程中,為投標企業免費提供CA數字證書,投標人實現全程“零成本”。
推行審批材料“極簡化”。目前青島市涉及社會組織、衛生許可、醫療保健等12個領域199個高頻事項實現“零材料”申報,其中“施工許可證核發”在全國率先實現“零材料”辦理,企業提交材料從原來7項減少到0項,填寫字段從原來的92項減少到70項。
擴大審批“零見面”。依託實名認證技術,以電子材料申報和全流程網上辦理,代替紙質材料提交和現場跑腿申請,不斷擴大不見面審批事項數量和範圍,推動“窗口辦”向“網上辦”升級,企業和市民可自由選擇網上或線下大廳辦理。
聚焦數據賦能,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建成全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打通35個市級部門原有自建系統,實現網上政務服務“一次登錄、全網通行”。在此基礎上,利用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新建“無感審批”“智慧通辦”“區塊鏈+審批授權”等業務系統,實現對市民辦事需求的智慧研判、即時感知、主動推送和智慧處置,20個事項實現無需主動申請、無需提交材料、無需來回跑腿,401個事項實現無人工干預智慧審批,11個事項實現線上刷臉、遠端授權。
電子證照應用拓展,推動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各部門業務系統與省市電子證照系統對接,推進實體證照與電子證照同步制發,證照數據同步“落庫”。打通多個行政許可專網系統,在全國率先將67種電子許可證歸集至電子營業執照名下,企業辦事無需攜帶紙質執照,通過手機即可隨時下載查看、出示使用。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場景,市場主體憑電子營業執照可掃碼辦理公章刻製、涉稅事項、社保登記、檔案查詢等跨部門業務。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