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世界500強榜單 正在被“數字化”改變
發佈時間:2021-08-04 18:23:26 | 來源:青島日報 | 作者:楊光 | 責任編輯:高靜

  世界500強榜單,正在被“數字化”改變

  ——《財富》最新榜單給青島的啟示

參展2021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的海爾智家。

  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是城市競爭的依託。《財富》雜誌連續第27次發佈這份全球大公司排行榜“世界500強”,代表了全球企業第一梯隊。

  8月2日發佈的最新《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不僅網羅了全球最大企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和興衰演變,也讓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産業格局變化一覽無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約為31.7萬億美元,比去年下降5%。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54億美元下降到240億美元。

  同時,企業利潤大幅跌落,所有上榜公司的凈利潤總和為1.6萬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是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這背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導致的全球供應鏈中斷、經濟活動發展停滯,帶來了世界500強的經營收縮和收益下降。

  在疫情中率先恢復的中國企業,顯示出了逆勢生長的強勁力量。中國共有143家企業上榜,接近三分之一。中國大陸及中國香港上榜的企業數量達到135家,比上年增加11家。

  山東上榜企業數量為5家,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70)、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282)、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84)、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405)、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425)。其中濰柴動力是新上榜企業。青島上榜企業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位次較上年大幅提升30名。

  世界500強榜單,提供了一個觀察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有力視角。

  看城市分佈,頭部效應凸顯

  143家中國上榜企業,共分佈在37座城市。其中,作為眾多央企總部所在地,北京共有60家企業上榜,佔比超過四成,遠超其他城市。從全球來看,自2013年首次超過東京以來,這已是北京連續第9年上榜企業數位居全球城市榜首。

  上海、香港、深圳、杭州、廣州和台北處於“第二梯隊”,分別有9家、9家、8家、7家、5家、5家企業上榜。

  在內地126家上榜企業中,四座一線城市佔據82個席位,佔比近七成,頭部效應凸顯。

  從城市群看,今年大灣區突破最明顯,共25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榜單,其中廣東地區16家,香港地區9家,共增加了4家。

  除此之外,廈門、蘇州各有3家企業上榜,佛山、福州、濟南、西安、石家莊、烏魯木齊6座城市各有2家企業入圍,這其中,作為省屬企業所在地,多個城市都發揮了省會優勢。

  青島則和武漢、南京、昆明、南寧等剩餘的22座城市各有1家企業上榜。其中,昆明、龍岩和濰坊都是首次有企業入榜。

  作為“食品生産”類企業中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儘管新入榜的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註冊地在北京,但集團在成都納稅主體達到115家、年度納稅總額達到20.7億元,被成都視為本土世界500強“零的突破”。

  入榜唯一青企,海爾智家顯示強勁成長力

  作為入榜的唯一青島企業,這是海爾智家連續第四年上榜,排名持續上升。

  一提到海爾智家,就不免把它和同樣榜上有名的美的、格力對比。它們不僅是中國白色家電三巨頭,也是中國製造業企業的代表。

  在今年的榜單上,美的(288)較去年上漲19位,海爾智家(405)上升30位,格力(488)較去年下滑52位。從位次變化來看,海爾智家的成長能力在三者之中是相對強勁的。

  過去一年裏,三巨頭成長能力的演變,在2020年上市公司年報中就有所顯現:美的、海爾智家居於頭部的年營收2000億元陣營,格力已退至年營收1000億元陣營。對此,行業普遍認為,這是因為企業賽道佈局的差異化。其中,格力仍較為依賴空調主業,美的、海爾早已展開多元化佈局。

  事實上,海爾智家的真正實力,孕育于超前的全球品牌戰略佈局。同時,在數字化浪潮的席捲中,海爾智家成為青島企業主動擁抱變革的排頭兵,實現了從生産家電産品向提供涵蓋“吃穿住娛”一站式智慧解決方案的升級,從傳統家電品牌轉型為物聯網生態品牌,從中國出發走向世界。

  2020年,海爾智家在上海、法蘭克福、香港三地掛牌,成為行業唯一一家三地上市的企業。這一年,海爾智家來自海外市場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佔總收入比例接近一半,美的、海信等佔比均為四成左右。

  從中國品牌的出海經歷來看,做“價廉物美”的世界産品並不難,但是做“高價值溢價”的全球高端品牌,卻是極為困難。當前,美的、格力也都開始向海外創牌發力,而這正是海爾智家在過去20多年裏佈局挑戰的。

  要想在高端品牌這個戰略選擇上開花結果,需要大量的投入。在不少企業選擇能夠快速創匯的貼牌代工時,海爾智家放棄唾手可得的利潤,義無反顧地走向了海外高端創牌的道路,畫出了一條海外創牌進化曲線:從1989年開始批量出口算起,整整26年,海爾才在海外突破盈虧平衡點;又用5年,突破企業代工利潤天花板,並繼續保持利潤率的攀升。

  這一高端化的超前品牌打法,也恰恰契合了當前消費升級的趨勢,讓海爾智家進入收穫期。尤其是以卡薩帝為代表的高端品牌,實現了持續高增長。一季報顯示,卡薩帝實現收入增長80%,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高端産品份額引領市場。

  高端品牌的創立為海爾智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更大的底氣。2020年,海爾智家推出場景品牌三翼鳥,提供集設計智慧家、建設智慧家、服務智慧家于一體的一站式全場景智慧解決方案。今年1至5月,僅三翼鳥海爾智家北京體驗中心001銷售額突破7000萬元,賣場景和賣家電銷售額佔比接近1:1;三翼鳥海爾智家望京店更是開出了單筆213.7萬元的大單。

  一路走來,海爾智家通過高端品牌、場景品牌和生態品牌三級品牌持續升級引領,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的轉型之路,代表了中國品牌積極破圈,通過內生的自我革新,在數字時代下萌發新的生命力。

  山東入榜企業,在傳統製造中挖掘新動能

  今年上榜的5家山東企業來自能源、鋼鐵和製造領域,看上去都是相對傳統的行業。除了新上榜的濰柴動力,其餘4家企業排名都有所躍升。體現了山東企業疫情之下的發展定力。

  仔細看這些企業,它們的一個共同點是,看似來自傳統行業,卻都在通過創新挖掘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首次“突圍”的濰柴動力,是大手筆搞研發的典型代表。過去5年,濰柴動力研發投入累計超過300億元,2020年研發投入佔比達到4.2%,是裝備製造業中研發投入佔比最高的企業之一。

  這讓濰柴動力不斷蓄力,形成以動力總成為核心的多元化産品佈局。2020年,濰柴動力實現産銷各類發動機超過100萬台,位列全球第一,形成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産業集群。

  多次上榜的“老面孔”中,山東能源集團排名大幅上升了225位,創造了山東企業在該榜單的最好名次。中國上榜企業中躍升最快的,是同樣來自能源産業的晉能控股集團,大幅躍升325位。二者排名躍升均是源於行業巨頭的重組合併。

  2020年,原山東能源集團與兗礦集團合併,既是山東能源板塊國有資産的深度整合,也是山東體量最大的兩家國有企業的整合。新的山東能源集團定位為山東能源産業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在鞏固發展煤炭、煤電、煤化工三大傳統産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物流貿易三大新興産業。

  除了重組帶來的大體量,山東能源集團也在不斷挖掘創新力。2020年10月,其權屬企業未來能源115℃高熔點蠟為國內最高熔點的高端費托蠟新産品,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今年4月,山東能源集團獲SAP全球創新大獎,成為中國唯一的獲獎企業。

  一直穩坐山東最大民營企業交椅的魏橋集團排名上升了26位。作為國內第七大鋼鐵公司,山東鋼鐵排名上升了75位,目前正在與寶武鋼鐵謀劃重組。

  下一個進入500強的山東企業會是誰?參照今年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240億美元, 約合1550億元人民幣。結合企業運營數據,山東高速集團、海信集團等有望躋身。

  2020年7月,山東高速集團與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重組合併。根據山東省國資委發佈的數據,2020年,新的山東高速集團的營業收入為1559億元。

  根據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公司內部發表的《海信集團2020年度總結表彰報告》,海信集團公司2020年營收1409億元,也接近今年的入圍門檻。

  當前,青島“大塊頭”企業,也都在從深度挖潛中尋求“第二增長曲線”。海爾集團在“四年五千億、再造一個新海爾”中加速培育新的上市企業,目前除海爾智家外已經上市2家,還有3家正在輔導申報中。海信、青啤也分別提出各自的“倍增計劃”。

  在“倍增計劃”驅動下,海信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進入世界500強陣營,為青島在這一全球企業頂級俱樂部裏“再下一城”。

  中國企業,要大更要強

  世界500強榜單不僅展示企業的規模,也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

  對於疫情影響後迅速復蘇的中國企業,一個可喜的變化是,中美上榜企業的盈利差距在縮小。2020年,美國企業的銷售收益率是中國大陸企業的1.6倍;凈資産收益率是中國大陸企業的近2倍;2021年,這兩項指標的差距分別縮小到了1.2倍和1.4倍。

  然而,如果不計算銀行所得利潤,中國大陸上榜的125家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只有23億美元。作為對比,113家美國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接近47億美元,是中國公司兩倍。

  除了盈利能力,中國與發達國家企業的科技競爭力差距也通過榜單體現了出來。以資訊和通信技術行業為例,今年美國有19家企業入榜,中國只有9家。在中國工業軟體市場上,國産軟體只佔據了1/10。

  位列榜單380位的世界最大的科學儀器公司國賽默飛世爾,營收322.2億美元。而中國目前共有1000多家科學儀器企業,無一入選全球20強,大部分産值不足千萬元。

  《財富》中文網官方分析用一句話概括了這一差距:“中國製造在西方的商場裏,德日製造在中國的工廠裏,美國製造在中國的實驗室裏”。

  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中國企業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科技能力,從做大變成做強,依然是關鍵。

  對青島而言,也是如此。儘管近兩年青島企業上市數量的增長不斷提速,但是,上市青企體量偏小和缺乏高新技術企業也是青島資本市場的遺憾。

  這一情況正在得到改善。2019年以來新增的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據了絕對比例。比如,從事醫用內窺鏡器械和光學産品供應商的海泰新光,為大健康産業賦能的百洋醫藥,從事環保設備生産銷售的德固特,從事生態修複業務的冠中生態……科技力量在上市青企中正在變強大。

  給青島企業的啟示:以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有著“倍增計劃”的支撐,青島依然很難在短期內生長出更多進軍全球第一陣營的企業。但這並不妨礙青島企業從榜單中獲得發展的啟示。

  在今年的榜單中,京東(59)、阿里巴巴(63)、騰訊(132)等中國領軍科技公司排名依舊不斷躍升。排名變化的背後也有發展邏輯的變化。儘管三家巨頭的商業模式各有韆鞦,比如京東的自營模式、阿里巴巴的平臺經濟、騰訊的社交基礎,但當前,它們都在向實體産業進行深度滲透。

  這一點在全球市場也是成立的。無論亞馬遜、微軟還是IBM,真正能夠獲得長期成長力的企業,都不是單純的技術公司,都是通過技術賦能實體産業。

  這樣的變化之所以産生在中國市場,是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到來,中國的消費網際網路已經基本建設完備,市場發育期的人口紅利已經不復存在,網際網路巨頭也都在尋找新機會,利用網際網路的技術改造傳統實體産業。

  這是青島的機會。數字經濟的未來增長點在實體經濟,青島有深厚的實體經濟基礎,在城市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青島有機會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策源地。

  抓住這波發展浪潮,青島是堅定的。兩年前,青島就出臺了《數字青島發展規劃(2019-2022年)》,提出打造“數字山東”引領核心區、“數字中國”建設示範區。

  當前,青島正充分發揮數字牽引作用,加快建設數字青島、智慧城市。重點加快海爾卡奧斯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開放1000個“工業賦能”和未來城市應用場景,推進10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智慧化改造,促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大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發展智慧公安、智慧應急、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的本質是技術和生産力工具的躍遷。在企業端,企業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將研發、生産到售後服務的整個鏈條全部數字化,使産品和服務品質大幅提升,同時降低實體企業的生産成本,提升生産效率;在城市的廣闊空間,為企業提供數字技術驗證的場景和數字治理的空間,最終實現在數據的“自由流淌”中塑造發展優勢。

  這需要城市為企業提供更加開放、良性的發展生態,成全企業家創意、創新、創造、創業。

  把11月1日確定為“青島企業家日”,開放場景、提供對接平臺,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近年來,青島正在努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開放環境,讓企業和城市共同在數字化的浪潮中積蓄磅薄的發展力量,創造更多可能,長出更多“新物種”。(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熱點新聞
滾動
青島啟動“公園城市”規劃編制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8月12日轉場
青島自貿片區發佈綠色指標體系
濟寧小麥已收近九成 降雨將推後整體麥收時間
濱州:百萬尾魚苗放歸大海湖泊
濟南大北環高速公路建設啟動 強省會迎來三環時代
菏澤打造兩條“金絲帶” 擦亮“黃河入魯”品牌
濟寧:“十四五”聚力推進“八個強市”建設
聊城試點運作電動車新型智慧無線充電樁
日照:杜鵑花驚艷綻放,遍地芬芳
煙臺市首個居民區充電示範點建成投運
青島114個項目入選“省重點” 項目覆蓋13條産業鏈
+更多
4F最高等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即將正式啟用
4F最高等級!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即將正式啟用
濟南東部發現山東地區最大規模元代壁畫墓群
濟南東部發現山東地區最大規模元代壁畫墓群
山東港口日照港靠泊船舶刷新最大吃水記錄
山東港口日照港靠泊船舶刷新最大吃水記錄
雲卷雲舒大美泉城
雲卷雲舒大美泉城
威海劉公島:海上仙山、世外桃源
威海劉公島:海上仙山、世外桃源
臨沂:近萬朵“煎餅花”製成“錦繡球”
臨沂:近萬朵“煎餅花”製成“錦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