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今夏麥浪格外香

威海市智慧財産權局派駐榮成市崖西鎮崖後村第一書記袁傳傑駐村幫扶側記
稿源時間:2018-07-31 09:06:00  文章來源:中國網新山東  作者:王雅迪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説起三年的脫貧攻堅之路,鄉親們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這幾年咱們村變化大呀,咱們走的路、喝的水,南面的小河、村西的池塘。這都是袁書記來了以後整的……”

  中國網新山東7月31日訊 6月的榮成又迎來一個豐收的季節。鬱鬱蔥蔥的偉德山下,灣灣的山間小溪宛如一條玉帶鑲嵌在千畝金黃的田野裏,金燦燦的的麥穗迎風盪漾,激起片片波浪,送來陣陣麥香,豐收的喜悅毫不掩飾得洋溢在人們的臉龐。

  炎炎烈日下,3台收割機正爭相轟鳴在麥田行走,崖後村的人們三五成群簇擁在田間地頭,一車又一車的麥子運往村裏,房頂、麥場和廣場已經變成小麥的主場,就連剛剛硬化不久的街道也沿著路的方向劃出一半曬上了小麥。

今夏麥浪格外香

  順著鄉親們的指引,我們在一處麥場找到了第一書記袁傳傑。他正在和鄉親們一起攤曬收割完的麥子,一锨锨揚起的小麥從空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隨風飄出的麥羽落得他滿頭都是,褪色的汗衫緊貼在背上,黝黑的臉上只露出潔白的牙齒,胳膊上畫滿深淺不一的汗水的痕跡。已經幫扶近三年的袁書記儼然是一位地道的農民。

  “今天已經是第二天了,估計再有兩天就差不多能收割完畢。”袁書記邊幹活邊向我們介紹情況,言語間仍然能感受到軍人的幹練與堅毅。“夏收關鍵是一個搶字。預報這幾天天氣好,正好趕上麥子成熟了,我們村委就組織鄉親們抓緊收割。”

  鄉親們聽説來採訪袁書記,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圍了過來。“這已經是今天袁書記幫的第三戶了”“袁書記,歇會兒吧”“袁書記這兩天就沒有閒著,看把孩子給累的”……

今夏麥浪格外香

  袁書記是三年前來到崖後村幫扶的。2014年底,袁書記從部隊團政委崗位上轉業,安置在威海市智慧財産權局任黨支部書記。2015年初,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時,他主動向威海市科技局黨委申請來到了這裡,帶領崖後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説起三年的脫貧攻堅之路,鄉親們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這幾年咱們村變化大呀,咱們走的路、喝的水,南面的小河、村西的池塘。這都是袁書記來了以後整的……”“老年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廣場、鑼鼓音響,這在我們鎮上都是最好的……”“村裏的黨員、村幹部,真為咱們百姓想事,我們老百姓給他們點讚……”“袁書記呀,都把我們這裡當家了,誰家裏什麼情況,他都清楚得很。誰家有困難,總是幫著想辦法……”

今夏麥浪格外香

  “是啊,當時的崖後村困難很多,村委辦公室漏風漏雨,連個像樣的辦公桌椅都沒有;大部分街道沒有硬化,睛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村集體沒有收入,欠債10多萬元;村裏182戶,貧困戶就有66戶……”剛駐村時的情況袁書記記憶猶新,“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如何起步、從何入手確實困擾我多日。”

  經過調研,袁書記發現,導致村子貧困的原因很多,但根子在於班子弱、人心散,幫扶首先要從抓班子著手。

今夏麥浪格外香

  要想富,靠支部。帶出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成為袁書記幫扶的首要任務。2015年的村兩委剛剛換屆不久,村委主任和婦女主任都是新上任的,從來沒有當過村官,而且當時沒有選出村支書,是鎮上派出的一名幹部挂職。他們想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但經驗少,出了不少力,效果一般。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基層組織是當務之急。為了喚醒初心,袁書記組織村兩委和黨員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沈秀芹烈士陳列館、空軍部隊軍營,用脫貧攻堅的共同事業凝聚團隊;從規矩抓起,梳理小微權力清單,實施陽光黨務、政務;開展黨員幹部包片聯戶“三包一幫”活動,每一名黨員幹部承包個人家庭周邊的群眾,包政策宣傳、包鄉村美麗、包安全穩定,幫脫貧致富;讓黨員幹部亮出身份,挂共産黨員門牌、戴黨徽,組織黨員義務植樹、掃街、修山路。為了開拓村兩委的視野,袁書記每年都組織他們外出參觀學習,周邊有特色的農業産業養殖園、種植園都走到了,還多次帶著村委主任和村裏的種植、養殖能手到臨沂、壽光、濟南、河北等地考察,先後7次做客山東廣播第一書記朋友圈推銷村裏農産品、對接省農科院專家、引進農作物新品種,幫助村兩委成長為建設鄉村的明白人、産業致富的帶頭人。功夫不負有心人!村委主任曲洪軍入了黨,並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也得到群眾的信任支援。今年換屆選舉,原班人馬全部當選連任。

今夏麥浪格外香

  “曲書記來了,看看這麥子怎麼樣?”村委大院裏的廣場上人氣正旺,鄉親們圍攏著曲書記剛剛拉來的一車小麥,手捧著麥粒議論紛紛。“曲書記,這麥子不錯,別忘了秋後給我家留點。”“我們家也要種,這麥子少説畝産也有700多公斤。”“袁書記,這個品種的麥子咱們可引對了,你看,鄉親們都説不錯,我看著也不錯。”曲書記滿滿的成就感。“放心吧,鄉親們。村委已經商量好了,村裏試種的小麥全部免費提供給大家種,等麥子曬好了,就可以來村委領取。”

今夏麥浪格外香

今夏麥浪格外香

  原來,這是一車小麥新品種,是去年村裏通過12396科技資訊服務站引進的濟麥23。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這是村子持續發展的動力。曲洪軍書記介紹説,“袁書記發揮行業部門優勢,這幾年可沒有少給我們想辦法。土地板結、酸化板結導致農作物産量小、病害多,是咱們山區多年沒有解決的問題。袁書記向科技局領導彙報後,專門邀請專家來村裏會診,引進保姆菌微生態製劑改良了土壤,蘋果、小麥、玉米都增産15%以上。”

  向科技要生産力,靠科技來致富,增加農村種植養殖的科技含量一直是袁書記在努力的事情。去年山東省廣播電視臺攜手省科技廳、農業廳、農科院面向農村建立村級12396科技資訊服務站。袁書記得到消息後,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繫,爭取在煙威地區成立了首個村級12396科技資訊服務站並培養曲洪軍為服務站站長。“原來種地就是靠天吃飯,誰還想到換個種法能有這麼好的收成。”鄭維君大叔高興的説,“去年引進的棒棒(玉米),一下子十幾個品種,村裏試種挑出了幾個讓我們選,沈丹16長得最好,今年推廣了300多畝。”

  “這個科技資訊服務站成立得好,給村裏服務的都是省一級的農業專家,現在曲書記一搞培訓,村民都自動來參加,就連鄰村的聽説之後也經常前來諮詢。”崖西鎮副鎮長張序紅來村裏檢查麥收防火工作,她也熱情的向我們細説起袁書記幫扶的情況。脫貧致富轉變觀念最關鍵。上科技含量高、群眾容易掌握的産業項目事關村里長遠發展。袁書記得知哪個地方有好的項目,總是想方設法聯繫去參觀取經,每年行程都在2萬多公里以上。2015年他開車碾著積雪帶人去威海泊于學習養殖蝸牛技術,2016年他冒著酷暑連續7天和曲書記一起到萊陽、連雲港學習種植技術,2017年他頂著雨雪拉著村裏的蘋果去省城參加“山東鄉村廣播首屆‘第一書記’幫扶村綠色優質農産品2017年貨會”。這兩年,開工屋頂式光伏發電站、冬暖大棚、西洋參種植等項目,都是綠色能源、綠色産品。今年,村裏又引進了近30畝的醜梨、反季節葡萄等最新經濟作物,科技助力增收的效益指日可待。

  “曲書記,村西小農水施工準備砌堤了,過來看一看吧。”婦女主任林樂秀打來了電話。這可是今年的重點項目之一。袁書記和曲書記一商量,立馬起身向工地趕去。

今夏麥浪格外香

  乾旱少雨是山區的老大難問題,不但澆地難,旱情大的時候吃水都沒有,鄉親們只能到幾裏外的鎮政府駐地拉水喝。袁書記來了以後,真是跑斷了腿、磨破了嘴,每年都爭取上級給予支援。村西的小農水項目建成以後,周邊300多畝地都可以變成高産、穩産田。榮成市水利局的王主任正好在現場檢查施工情況,他説:“袁書記為了村裏老百姓,經常找我們反應情況,讓我們幫到了最需要幫助的村。”

  “把人民當父母,把崖後當家鄉。”這是袁書記作出的莊嚴承諾“民不脫貧決不還,村不致富誓不歸。”改善村民的生産生活環境,解決用水的問題,袁書記可沒少遭罪。去年河道整治施工壓斷了供水管道,袁書記拉著施工方老闆,餓著肚子到榮成、文登市場跑了一整天才買到合適的管子,連夜接上,保證了村民用水。河道清淤、加寬、固堤、綠化,前後一年的時間,袁書記天天盯著。老鄉們説,以前這河又窄又臟又臭,蓄水量少得可憐,都沒有人願意到河邊去。現在好了,河寬了,水青了,岸美了,鄉親們經常到河邊洗衣服、散步。而且,河裏新建了攔水壩,去年下半年乾旱,周邊農村連吃水都沒有,獨有崖後村種得一塊好菜園,澆得百畝好農田。

今夏麥浪格外香

  前年夏天打井找井眼,袁書記和打進隊一連圍著村子轉了5天,脖子都曬爆皮了。但是,好不容易找到井眼了,第一口井打下去96米鑽不動了,第二口井打下去113米,鑽頭斷在了裏面,一直第六口井打到180米時,一股清泉噴涌而出,鄉親們盼望多年的飲用水問題終於解決了!“這次這個水好啊,現在兒子從城裏回來,每次都帶兩桶回去喝。”村小賣部的張學波大叔給我們送來幾杯涼開水,一口下去,渾身的涼爽甘甜!

  夕陽西下,炊煙嫋嫋。勞碌了一天的人們陸續從田間回來收攏小麥,街道和廣場上堆起了一座座金山。鄉親們圍坐在麥堆旁邊喝茶聊天,微風襲來的熱浪擋不住人們分享豐富成果的喜悅。婦女們顧不上勞累,早已換上新鮮的衣服跳起了廣場舞,老人們也扭動著腰肢在健身器材上活動,整個山村熱鬧起來。這時,村裏的鄉村廣播傳來大家熟悉的聲音,這是袁書記進駐不久,為了宣傳黨的精神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惠民政策,利用傳統的農村大喇叭,開辦的新時代之聲崖後廣播站正在播出:

  “尊敬的父老鄉親們,大家好,新時代之聲崖後廣播站現在開播。首先,祝賀大家喜獲豐收,希望鄉親們繼續努力,保證小麥粒粒歸倉。今天,向鄉親們介紹兩項內容:一個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重要講話,一個是最近小麥的收購行情和小麥的儲存方法……”

  天色已暗,麥香正醇,路燈亮起,聽取笑聲一片……

今夏麥浪格外香

  這正是:

  華燈初上耀星空,駐村幫扶驅貧窮;

  鄉村振興惠三農,黨的光輝暖心中。

  山花爛漫百鳥誦,麥浪香沁心歡悰;

  綠水青山映蒼穹,美好嚮往鴻圖通。

  鄉村振興,崖後村一路向前……(王雅迪)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