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由“大明湖時代”邁入“黃河時代”的腳步愈來愈快。3月29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並公開向社會徵集意見建議。
“先行區建設不僅承載著濟南市攜河北跨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百年夢想,更肩負著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先試、探索可推廣可複製經驗借鑒的時代重任。”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告訴記者,經過4個月努力,一張産、城、河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現代、綠色、智慧之城的規劃藍圖已經繪就。
空間結構:“一軸兩廊、一體兩翼”
“實施北跨東延、攜河發展,在黃河沿岸高起點、高標準、高水準規劃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集聚集約創新要素資源,發展高端高效新興産業,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創新城市管理模式,綜合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準,建設現代綠色智慧新城。”這是今年1月,國務院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中,對“三核”之一的省會濟南提出的明確要求。
“對標雄安新區,先行區提出了‘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泉城特色’的規劃建設要求。”宋衛東説。
本次規劃以規劃控制區(先行區的黃河以北區域)為重點,從研究區(1794平方公里)—先行區(1030平方公里)—規劃控制區(733平方公里)三個層次進行規劃與研究。其中先行區總面積1030平方公里,南起小清河、北至徒駭河、東至章丘、西至齊河,涉及五區(縣)21個街道。規劃控制區733平方公里,涉及濟陽、天橋8個街鎮549個村居。
在空間結構上,先行區規劃形成“一軸兩廊、一體兩翼”的城鄉空間格局。“一軸”即泉城特色風貌軸;“兩廊”即沿黃河北岸形成帶狀組團分佈的科創走廊和特色小(城)鎮走廊;“一體”即先行區主體,由大橋組團、桑梓店組團、崔寨組團、特色小(城)鎮構成;“兩翼”即濟陽縣城和齊河縣城。
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朱子瑜介紹,先行區總體規劃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理念,確定先行區産、城、河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明確了先行區的總體目標為:城河共榮、綠色低碳的生態新區;動能轉換、産業創新的智慧新區;開放引領、協調共用的現代新區;傳承文脈、以人為本的宜居新區。
産業體系:“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
本次總體規劃整合瑞典SWECO設計集團概念規劃中提出的生態發展、藍綠分隔等理念,鼓勵組團式的佈局方式,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概念規劃中構建南部山區和北部黃河的生態聯繫及藍綠網路,規劃國家黃河濕地公園,打造協同兩岸發展的城市“綠芯”,把黃河變成“城中河”。以城市建設為載體,在各組團培育先進主導産業,功能佈局細密混合,確保職住平衡、産城融合;以生態建設為支撐,打造産、城、河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從而提高濟南省會城市首位度,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總體規劃特別提出,以創新先行、綠色先行、智慧城市先行、改革開放先行的“四先”機制平臺,促進發展“四新”産業體系。即新智造(交通裝備製造、資訊技術、醫藥製造、智慧製造)、新科技(氫能源、石墨烯、量子科技)、新服務(智慧物流、科技服務、産業金融、創意設計)、新消費(智慧體驗農業、文化旅遊休閒産業、醫養健康教育産業)。
同時,全面促進鄉村振興。以産業興旺為重點,分區統籌城鄉發展,優化農業現代化産業佈局。促進傳統農業生産綠色化、景觀化、適度規模化;實現特色蔬菜瓜果生産智慧化、有機化、品牌化;培育休閒旅遊、養生養老等鄉村産業新業態。重點打造特色鎮村,積極培育特色小城鎮、特色小鎮、特色村、田園綜合體等載體。
“城園一體”:500米見公園,200米見綠地
“規劃繼承並延續泰山—千佛山—明府城—大明湖—黃河的城市軸線,加強黃河南北兩岸、新老城市的空間呼應,強化‘齊魯文化軸’和‘泉城特色風貌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陳鵬博士介紹,規劃按照即小地塊、小廣場、小綠地、小馬路、小轉角等“五小”理念,塑造人性化的空間尺度;創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提供資訊智慧的管理服務;通過構建城園一體的公共綠地系統,建設適宜人居的“公園城市”;嚴格控制建築高度,塑造平緩大氣的城市形態,建設“水準城市”;形成“城在園中、鎮在林中、村在田中”的景觀格局,共同描繪“城河交相輝映、城鄉互為彰顯”的美麗畫卷。
具體説,就是城鎮建設用地不超過30%。“城園一體”即500米見公園,200米見綠地,3公里進濕地和森林。
總體規劃還突出攜河發展。以水定城、理水營城,將黃河打造為兩岸發展的紐帶,實現城水交融。創建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將黃河沿岸打造為兩百里景觀長卷。將過於呆板的人工堤岸進行自然化、景觀化改造,將堤頂路改造為慢行道路,提高黃河的可達性和可視性。結合黃河示範段與鵲山、華山,打造“鵲華煙雨、齊魯客廳”,成為省會濟南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窗口。
建設步驟:近期加快建設跨河“三橋一隧”等
按照先行區建設規劃,近期到2020年,“三橋一隧”和引爆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黃河示範段建設成型,新興産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新動能主導的經濟發展格局,先行區雛形初步顯現。
中期到2028年,對外骨幹交通網基本建成,黃河沿岸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取得明顯成效,新興産業發展塑成優勢,引領濟南市完成新舊動能轉換,並在全國形成示範。
遠期到2035年,主要功能組團基本形成,初步建成綠色低碳、智慧宜居、創新驅動、文化傳承、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現代化城市。
“先行區近期建設重點就是加快建設引爆區、黃河國家濕地公園、跨河‘三橋一隧’等重點工程。策劃重大項目帶動,全面推進‘中國氫谷’、智慧物流及總部基地等新動能産業發展,積極組織申辦黃河高峰論壇、世界園藝博覽園、國際馬拉松賽等重大活動項目,從而開啟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元年’,實現‘千年一跨’破題起勢。”宋衛東説。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