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有80多萬中小學教師。如何管理這支龐大的隊伍?有三個“老大難”問題,一直困擾著省教育廳的領導:
一是固定的編制管理跟不上學校及學生數量的動態變化,造成有的學校教師富餘有的緊缺,教師在區域層面流動比較困難。
二是教師核編方式按生師比“一刀切”,忽略了基層複雜的現實情況。比如,教學點多的縣區,教師肯定不夠用;再比如,育齡女教師多的學校,在“二孩”政策實施之後,教師休産假了,工作沒有人頂。
三是編制整體超編的區縣,儘管缺乏大批專任教師,但就是拿不出編制來解決這個難題。
人不夠,流不動,補不足,成為山東教師隊伍發展的瓶頸。問題到底出在哪?教育、機構編制、財政、人社幾大部門各有各的認識,意見一時不能統一。山東省委、省政府拍板,打破部門條塊管理,從頂層設計入手,朝著難題精準發力——
校際苦樂不均怎麼辦
——編制、人社部門放權,拆除流動壁壘
位於沂蒙革命老區的沂南縣,前些年因出生率波動導致初中生源減少、鄉鎮初中學校合併,出現了初中教師富餘、小學教師不足的情況。但由於編制、崗位核定到校,城鄉之間、學段之間、校際之間人員難以調整,加上初中高級職稱設崗比例長期遠高於小學等原因,教師無法及時分流。
沂南縣教體局局長李道寬説:“有個別小學師生比甚至達到了1:25,而在初中,有的學校師生比則不足1:5。”
一邊是教師富餘,無課可上;一邊是教師不足,小學不得不將班額從四五十人變成五六十人,甚至是七八十人,嚴重影響教學品質。
這樣的情況不只在沂南,在山東各地都是普遍現象。安丘市景芝鎮職工子弟小學校長王永春一直在為缺教師發愁:“學生從600多人增加到了900多人,教師根本不夠用。新教學樓建好了,新設備也都到位了,就缺上課的老師。”
初中教師多,小學教師少,按理説,二者流動似乎能調劑餘缺,但教師管理體制中有一道“壁壘”,初中教師就是初中教師,小學教師就是小學教師,哪個學校的教師就是哪個學校的教師。“按照編制和崗位管理制度,教師崗位是核給學校的,即使調動一名教師也要申報一次用編進人計劃,佔一個指標,辦一個手續。”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副處長邢軍説。
教師流動的結不解開,教師資源配置的效率就提不高。在經過部分縣(市、區)試點的基礎上,2016年,山東在省內全面推開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按照“總量控制、統籌城鄉”的原則,建立縣域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崗位總量控制、動態調整的機制。
人社、編制部門主動放權,縣域內中小學教師交流,不再申報用編進人計劃,而是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中小學教師結構狀況、教學實際需要,于每年7月底前,統一研究提出教師交流方案,徵得同級機構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同意後,即可組織實施。
教育部門推動“縣管校聘”,將教師從“學校人”變為“系統人”,師資可以在不同學校之間實現流動。在“定崗定編”的基礎上,富餘教師參與跨校聘任,教師不足學校可通過教育局公開招聘教師。
沂南縣城關實驗中學原屬三校合併的初中,合校後全校共有262名教師,其中富餘人員多達70多人。縣裏聘請外縣評委組成評委會,組織城關實驗中學教師競聘上崗。在本校沒有競爭上崗的教師,全部交流到小學任教,其編制、工資關係一併轉移,一次性從該校分流72人到界湖街道所轄小學任教。
被分流出去的教師會不會不情願?安丘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武文説:“過去小學職稱低,分流到小學職稱晉陞無望,有的説不定還得降,誰也不願去。今年小學高級崗位比例提到10%。分流教師到小學又看到了職稱晉級的希望。”
濰坊市臨朐縣東城雙語學校今年迎來了5位跨校競聘的新教師,王永德校長高興壞了,“教師素質很高,非常敬業。跨校競聘給學校帶來了活水,也激勵了本校教師更加用心工作,這樣的改革正是基層盼望的”。
僅濰坊一市,2016年中小學就按需核崗7.6萬人,校內競聘7.1萬人,跨校競聘5038人,城鄉交流教師2056人。目前,山東全省137個縣(市、區)已全部實施教師“縣管校聘”改革。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 中國網山東濱州熱線電話:【0543-3392777】 投稿郵箱:zhongguowangbz@126.com 中國網山東濱州微網志:http://weibo.com/ChinaBZ 中國網山東濱州網友群 :15664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