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二:刷流水自充值製造出來的假繁榮
現如今,影視劇買數據造假、買水軍刷評論等已十分常見。其實,在遊戲領域,刷排行榜、刷數據、刷流水、刷遊戲評論、刷別家遊戲評論等更是不在其下。
其實,刷量行為屬於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2015年,上海政府網曾發佈公告表示要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2016年5月,央視《朝聞天下》也曾以”揭秘手遊數據造假”為題,曝光手遊行業的刷榜現象。然而,這些都沒能阻止刷量行業的繼續蓬勃發展。
在央視新聞中,可以看到,免費榜中,廠商只需支付2-3萬元的費用,就可以達到下載目標應用100萬次以上,而60萬次左右就可以將該應用頂到免費榜前10。在付費榜上,前10最低花費為一天28000元,前20最低則為14000左右,而在20名以後,一天僅需幾千塊便可上榜。
APP Store 刷榜工作臺
此外,自充值也是手遊公司十分常見的行為。一般來説,一款遊戲的營收大部分來自於遊戲內部的充值系統,因此通過和各大遊戲公會合作,利用返利、提成等形式來讓玩家對遊戲進行充值,最終遊戲中的錢再返回給廠商,從而偽裝成遊戲月流水過千萬、過億的假像。
外表看是欣欣向榮,內裏造假卻成了産業鏈,靠刷出來的”假”遊戲已經不在少數,這種現象的背後,是遊戲廠商癡迷于刷榜、自充等,套路太深,造假過火,最後導致玩火自焚。
對待這種情況,刷榜重災區的蘋果APP Store也曾重拳出擊。”蘋果清榜”的新聞更是接二連三的爆出:”APP Store遊戲付費榜其實也是刷榜重災區”、”蘋果清榜行動初見成效”等。蘋果清榜的效果就是在APP Store中國區的付費榜排名榜單大變樣,有數百款涉嫌違規衝榜的手遊産品被蘋果從榜單上摘除,也有曾位居收入榜TOP100、甚至有曾在榜單上位居TOP10、TOP20的高位的遊戲産品被下架等。
然而,這種”刷榜”行為對遊戲玩家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混淆玩家視聽。對於大部分玩家而言,一款從未體驗過的遊戲,玩家往往會通過廠商、媒體以及平臺的評價進行選擇,而如果是通過刷榜、虛假留言等手段讓體驗感並不好的遊戲上了榜首,必然會影響玩家的遊戲體驗,對尚未開始體驗的玩家産生誤導,這對品質好的遊戲來説,破壞了遊戲市場的公平競爭,間接阻斷了玩家接觸優質遊戲的有效途徑。
此外,遊戲自充值也會不可避免破壞遊戲環境。讓大型公會在遊戲中獨霸一方,對遊戲中的資源”壟斷”,甚至更對遊戲內的物價市場、玩家交易等都産生影響。畢竟如果玩家們發現一個人很難在遊戲中玩下去,只有不斷依靠公會才行的話,這對玩家來説是一種遊戲”綁架”,影響玩家的遊戲體驗。
最為重要的是,刷流水、自充值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必然造成遊戲泡沫越來越大,就像滾雪球一樣,對遊戲本身造成更加重的負擔。這種造假行為一如早期頁遊時代的假人、假玩家、機器人,給玩家一種虛假的”人山人海”的感受,然而,當大量虛假玩家在遊戲開測前幾天涌入遊戲,等完成其造勢的”任務”後全部又從遊戲中消失,真實的玩家不知心裏會作何感想?讓”假人”陪著演了一場戲,戲罷之後,只有真實玩家們的自娛自樂,最終承受這種結果的也將是遊戲廠商自己,畢竟稀少的遊戲玩家,還能吸引多少人呢?
面對”刷榜、自充值”,遊戲玩家要樹立正確的遊戲選擇方式,謹慎選擇遊戲,不要被各類評分和虛假的留言欺騙,不要盲目跟風。同時,如果當玩家體驗到一款好的遊戲,也可以付諸行動進行支援,對好的遊戲進行積極傳播,對壞的遊戲進行批判,畢竟一款遊戲的優劣應該由玩家自己來定,現如今眾多的微網志、微信、貼吧等自媒體都可以成為玩家發聲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