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彤的榮譽證書。新京報記者 李興麗 攝
“你要爭氣”
徐彤的家位於連雲港市老城區的一個綜合市場旁——從早上五六點開始,一直到傍晚,濕漉漉的蔬菜、帶著腥味的禽肉在樓下集合,又被熙攘的人群帶回家。
2008年,徐志平花30萬買下這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借了很多債。屋內傢具老舊,由於夫妻忙於上班打工,擺設淩亂。
在過去的一年,徐志平把女兒出生17年來回想了好幾遍。除了對一審認定女兒為主犯不服外,他把更多的原因指向自己:“確實是我錯了。”
他常常後悔、自責,就連那個煙灰缸的細節——女兒以前被人這樣打過,他也完全不知。
1965年出生的徐志平,從老家東海縣農村考上農校,畢業後從事園林綠化工作。由於單位離家20公里,他每天五點出門,夜裏十一二點才能到家,幾乎缺席了女兒絕大多數的生活。
但他非常重視女兒的學習。徐彤小學升初中時,分到一所校風較差的學校。徐志平主動找老師,“一定要嚴管,必要時候可以打。”
在這所升學率不高的學校裏,徐彤的成績一直排在年級前幾名。2013年,她被連雲港市高級中學錄取。
不過,臨報志願時,徐彤想上五年制大專。遭到了徐志平反對:“我不同意,人要有更高的追求。”
他希望女兒至少考個二本,“這樣以後才有希望。”
徐志平更不想自己的經歷在女兒身上重演。1999年後,高等教育擴招,高學歷成為單位的標配。只有中專文憑的徐志平,無論晉陞還是工資級數,都受到難以突破的限制。
他努力想把女兒送進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那是他的母校,也是江蘇省四星級重點中學。
背著買房的債務,他又借來4萬5千塊的借讀費——這相當於整個家庭一年的工資收入。
“你一定要爭氣啊!”這是他對女兒説得最多的一句話。
不過,臨開學時,徐彤打了退堂鼓。“我還是考哪兒上哪兒吧,東海那邊都是尖子生,差了將近100分。”她説。
“你不要害怕,人只要有志氣,慢慢往前趕,總能趕上。”徐志平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