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新型發動機試驗成功 表現完美超國外同類(圖)

2016-02-24 17:38:5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李晶雪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北方嚴寒的冬夜裏滿天星光,中航工業動力所的科研大樓會議室裏燈火通明,林左鳴董事長正在聽取型號研製工作彙報。晚上10時多,動力所總設計師劉永泉滿臉興奮地向大家報告:某型發動機試驗成功,“十二五”研製目標順利實現!

  鑄國防空疆之重器

  ——記中航工業發動機研究院、動力所總設計師劉永泉

中國戰機新型發動機試驗成功 表現完美超國外同類(圖)

  北方嚴寒的冬夜裏滿天星光,中航工業動力所的科研大樓會議室裏燈火通明,林左鳴董事長正在聽取型號研製工作彙報。晚上10時多,動力所總設計師劉永泉滿臉興奮地向大家報告:某型發動機試驗成功,“十二五”研製目標順利實現!會場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林左鳴當即跟現場指揮通話,向全體參研同志們表示感謝!表示祝賀!此時此刻,劉永泉的心中涌起股股熱流,百折不撓、雄心不死的7年磨礪,在無限逼近極限的挑戰面前,終於領到一張自主創新研製中國“心”的通行證!

  為了這個通行證,為了早日實現動力強軍夢、早日給中國戰鷹裝上一顆強勁的“中國心”,劉永泉30年前就踏上了征程,他懷著一腔熾熱的追求,心無旁騖、至誠無息,與夢想生長在一起的是使命與責任。

  作為中航工業發動機研究院、動力所總設計師的劉永泉,在我國大中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設計研究道路上,帶領全所科研人員邁入現代航空發動機研製發展新時代,伴隨著工程技術的不斷成熟、進步,正全力實現突破動力瓶頸的光榮夢想。

  堅實執著 肩負重任

  發動機研製是摘取“工業皇冠上的明珠”,需要坐得冷板凳,有鑽勁、韌勁,能默默奉獻甘當鋪路石。劉永泉從西工大、北航校門到研究所,義無反顧認準了航空發動機研究技術。那時,動力所正在研製“崑崙”發動機,要累積壽命試車,試車是在所內的“簡易臺”進行,而當時的“簡易臺”只有棚頂、四處露風。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劉永泉不僅經常跟班試車到深夜,冬天還要冒著大雪和嚴寒守在試車現場,試車成了最“凍人”的工作,那時的條件艱苦成就了劉永泉更堅定的意志,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攻克難關,早日突破制約發動機的關鍵技術,為國爭光。

  20世紀90年代初,劉永泉先後參加了“崑崙”、“太行”發動機等型號的研製工作,從研究室副主任、副總設計師到所的總設計師,負責多個型號的研製工作。

  在專注于“太行”發動機攻關之時,試驗暴露出的問題是設計定型工作的最大障礙,攻關任務相當艱巨、繁重,承擔的工作量在成倍增加。“沒有什麼能難住我們!”劉永泉的心中,依然是堅定的信念;腳下,依然是沉重的步伐。他更明白,不打硬仗,就很難見到勝利的曙光。

  科研攻關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來!那種百轉千回的煎熬劉永泉有過切身的體會,但作為總師,遇挫折鬥志不能減,當感到天黑之時,天就快要亮了。在多項技術攻關工作中,劉永泉帶領大家統一技術思想,講究原則,更要講究民主,技術討論沒有上下級之分,誰説得有理服誰的;他倡導規範、細緻科學的技術思路,充分發揮和利用國內外的技術優勢,集思廣益,經常深入科研試飛一線,及時了解飛機調節供油情況,多個技術方案同時推進,科學組織調節供油攻關方案的實施,提前完成了攻關,解決了該型發動機定型前的最大障礙。

  對於當年的年輕總師來説,完成攻關挑戰真是如釋重負!劉永泉自10多年前養成了晚上瀏覽有關軍事武器網頁的習慣,看看網友對我國當前裝備發展的評論,成了他排解壓力的生活方式。

  “航空發動機事業是一項艱苦的事業,作為領導幹部,我們只有甘於吃苦、勤於奉獻,才能給廣大科技人員以正能量,帶出一支作風過硬的科技隊伍。”劉永泉回憶那時的攻關是這樣自豪地説。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