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中央信訪督查組湖南組組長、國家信訪局辦信司副司長張仁光
網上投訴功效不次於走訪
>>談督查
督查組走後還將保持日常跟蹤
京華時報:此次督查案件包括核實抽查、重點督查、回訪督查等3類,是根據什麼標準、什麼流程選定的?
張仁光:所有督查事項均是由國家信訪局業務司室提供,經督查室審閱,報主管副局長審核把關,再經局長辦公會集體討論決定,選案環節公正公開。核實抽查案件重點篩選群眾反映屬實或部分屬實、涉及人數多、解決難度大、地方彙報與回訪情況有出入的信訪事項。同時,對業務司室近期補充篩選的28件典型信訪事項進行重點督查,推動信訪問題的妥善解決。此外,對之前實地督查的10件信訪事項進行回訪,重點選取問題未徹底解決、個別群眾仍在信訪的事項,推動督查意見落實到位,每省2件。
京華時報:對於回訪案件,地方落實情況如何?
張仁光:從湖南的2個回訪案例看,地方根據上次督查意見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群眾大部分訴求已得到解決,個別問題由於需要找到相關當事人繼續做溝通協調工作,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比如,常德市鼎城區湯某等人反映的拆遷安置信訪事項,200多戶安置房已修繕完畢,對剩下20多戶,由於當事人在外地務工,地方正在積極聯繫協商,以儘快修繕,把所有問題解決到位。
京華時報:一些信訪人心中仍會有疑慮,當中央信訪督查組走後他們的訴求是否能及時落實到位。督查組後期如何督促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督查建議及方案?
張仁光:督查組走後還有3條跟蹤督查渠道。一是將全部督查事項移交省信訪工作聯席辦,由他們列入重點跟蹤督辦事項;二是回京後我們還將督查事項連同情況報告移交我局相關業務司室,由他們保持日常跟蹤督查,同時我們也要向局領導彙報。三是,如果有必要,可再列入以後實地督查的回訪事項。如果群眾合理訴求長期得不到解決,可以啟動問責機制。
>>談問題
政策滯後不能成打馬虎眼藉口
京華時報:請問您如何看待在信訪事項中仍舊突出的涉農、涉徵地的問題?
張仁光:這些年來,隨著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利益多元化、訴求多樣化等情況,也導致了相應矛盾糾紛的産生。10多年來,涉農、涉眾、涉及多方利益的問題,相關政策也越來越完善,但若對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漠視、淡化,那麼就會“小變大、大變炸”。政策的滯後性,不能成為工作中打馬虎眼的藉口,一定要依法依規辦事。
京華時報:在同一信訪事項中,不同信訪群體存在攀比心,甚至要求過高時怎樣處理?
張仁光:攀比心理是産生信訪活動的原因之一,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充分考慮政策的銜接性,政策執行者做到公平公正。對於群眾是否因攀比而信訪,主要還是看其訴求是否符合政策規定。對符合政策、同時也具備解決條件的,就要及時解決;對不符合政策的過高要求,要堅決維護政策的嚴肅性,不能亂開口子,同時要做好群眾的思想疏導和政策宣傳工作。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那些不合理、不合規甚至不合法的訴求,不能因其信訪活動形式過激而簡單地採取“花錢買平安”的措施來解決。
京華時報:基層在案件解決過程中,陳情人的心結如何解開,對陳情人的心理創傷後期如何化解?
張仁光:有些群眾為了維護其正當權益而長期信訪,形成了“陳情心結”,給其身心及生活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於這種情況,基層首先要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充分理解信訪人的訴求,找準其“心結”。其次是要對自身工作存在的失誤進行反思、檢討,儘快糾錯,以疏解其“心結”。在法律政策允許範圍內,克服困難,最大限度地滿足信訪人的合理訴求,徹底打開其“心結”。或是提供專業心理諮詢和法律諮詢,對信訪群眾進行心理撫慰和法律幫助;動員其親屬友人等進行有效的勸慰和思想幫助,防止再生“心結”。
>>談方法
越級陳情會延長受理處理過程
京華時報:一般信訪人在信訪活動中需要注意什麼?
張仁光:信訪人反映的問題要客觀、真實,信訪的形式要合法合規。比如,這次隆回縣小魏的信訪事項,他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向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反映採石場非法開採、佔用耕地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經查詢,該村此前有多人曾經向當地有關部門反映過同樣問題,小魏的網上投訴與該村其他人的信訪訴求具有一致性。咱們先不去談他們反映情況的屬實度和是非曲直,只談信訪形式,其他人走訪未成之事,胡某只通過網上投訴就引起了關注,這説明,網上投訴在整體功效上不次於甚至優於走訪。
京華時報:中央信訪督查組親自約見信訪人後,是否會導致信訪人提高自己的“胃口”?信訪人提出越級陳情怎麼辦?
張仁光: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督查組一般是因信訪人訴求有合理性才去督查的,對於其提出不合理的過高要求,我們會明確表態不予支援,不會遷就。如果有信訪人以越級走訪施壓的話,中央督查組會引導其逐級走訪,以免除奔波之苦。只有在地方有了處理答覆意見、信訪人不滿、我們發現確有疑點時,才可能列入督查事項。如果信訪人不走正當程式,不找地方有權處理部門,直接找中央反映,只會延長受理處理過程。
京華時報:基層信訪工作的重要性在哪?
張仁光:不少信訪問題起初都是很小的問題,由於沒引起足夠重視,造成久拖不決,次生問題越聚越多,矛盾逐步升級。
基層在處理信訪問題時,要及時依法辦理,在程式上嚴格按照《信訪條例》規定,規範登記、受理、辦理、答覆、錄入等環節的工作,避免出現瑕疵和“硬傷”。比如,受理和處理主體要適格,應該是職能部門管的,信訪部門要及時按照信訪條例規定轉交由其處理並負責答覆信訪群眾,否則,信訪部門就應啟動督查程式,督促其及時化解矛盾,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職能部門答覆信訪人。
京華時報記者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