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為什麼關注創新的公司都在用飛書? | 無廢樂拾起·煥新617 拾起賣第六屆回收狂歡節熱辣開啟 | OneLink 行業洞察5G RedCap專題: 5G移動辦公時代來臨,RedCap成為産業轉型關鍵變數 | 喀什:綠洲歷千年,濃香飄萬國 | 讓支付更有溫度,匯付天下提升“雙老”支付服務便利性 | 開服即爆!多牛科技新遊《SNK: All-Star Brawl》如何取得海外市場開門紅 | HDC音樂節·華為音樂之夜:盛夏星光下的音樂狂歡 | 喜訊!易事特集團助力河南西部首家儲能項目——三門峽湖濱區50MW/100MWh儲能電站正式並網投運 | 河南廣東貴州等多地主播自辦“村晚”迎夏至,吸引超658萬網友觀看 | 産教共話新質生産力,協同推進數字教育創新 |
 
當前位置: 新聞>滾動>

喀什:綠洲歷千年,濃香飄萬國

發佈時間:2024-06-27 14:55:37  |  來源:南方週末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康乾盛世時期,依附於中國的浩罕汗國(今烏茲別克境內)組建了規模空前的“浩罕商隊”,他們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與美酒運往亞歐諸國,又換為馬匹、毛皮等販入中國。而精通商業之道的他們經過深思熟慮,將採購轉机的核心地點,選在了一座藏金流玉的古城——喀什噶爾(即喀什)。

浩罕商隊的選擇無疑是明智的。在古和田語中,“喀什”意為“玉石”,中華文化自以玉為貴,“喀什”之名不僅意指當地河床上盛産的溫潤美玉,更寓意著喀什作為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跨越兩千年的交會點、中國與西方溝通的咽喉之地,在經濟、文明中所佔有的厚重地位。

從古疏勒綠洲到商業古都喀什,從茶葉流通到香料的週游,從濃香美酒到吟唱的古歌,歷史與文明賦予了喀什眾多迷人側面,《大國之道》系列專題視頻第三集,我們將走入玉石之城喀什,站在“一帶一路”金色十年的起點,回望那段色彩深濃的絲路傳奇。

喀什綠洲:沙漠、高原與泉水的奇跡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萬里黃沙南緣,從阿爾金、崑崙山發源的河流在此浸潤出一條濃碧的線條,在風沙中頑強生長的生機迎來了泉水的給養,勃發出我國面積最大的綠洲群之一——新疆南部綠洲群。它如同一條絲帶,將若羌、且末、和田、莎車(莎車綠洲位於喀什市莎車縣)、喀什等綠洲串為一線。古人西行往往沿此綠洲帶,因此而形成的南道,又被稱為“綠洲道”。

當篳路藍縷的行者來到綠洲道的終點——喀什,便會轉而踏上帕米爾的巍巍高原,並走向廣袤而陌生的西亞諸國。如果説帕米爾高原是通往西部的必經之路,那麼處於帕米爾高原、塔克拉瑪幹沙漠、新疆南部綠洲群三者交會地帶的喀什,則是古今絲綢之路的要衝之處。

“喀什,因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在中國的版圖上成為了絲綢之路南北道的一個交會點。放眼世界,這裡是東方和西方相遇的地方,對於東方來講,它是王朝的西部邊陲;而對於西方來講,走到了這裡,就已到達中國。”《大國之道》主持嘉賓劉悠翔説。

地理上的交會融合,賦予了喀什萬千色彩。大漠金沙、高原雪水與綠洲翠色在喀什相遇,如同三色邂逅于調色盤,無數奇跡與傳説就此誕生。位於喀什市岳普湖縣的達瓦昆沙漠,便得名于“公主掘泉”的神話:據説美麗的達瓦昆公主曾在此地掘泉取水,造福百姓,然而飛速涌出的泉水瞬間形成巨大的湖泊,將公主永遠留在了達瓦昆湖的千頃碧波中。

雖然這只是傳説,卻彰顯了泉水在此地的珍貴,一汪清澈的泉水,對行人而言意味著生命的甘美。“我們縣城邊有‘一碗泉驛’,是北方絲綢之路上非常有名的驛站……為什麼叫‘一碗泉驛’?就是泉眼涌出的水只夠接一小碗,所以遊人在那停下的時候喝一碗水,可能都得排隊。”著名作家、本集嘉賓劉亮程回憶。人們因水而生,因泉而聚,連泉成線,而在人的行走中,形成了道路。

鑿空:絲路與世界的相遇

地理位置的交會使喀什擁有了無數可能性,而西行之人留在沙與雪上的腳印則讓這些可能性一步步成為現實。

西元前138年,一位年輕的皇帝郎衛作出了影響自己一生也影響了世界歷史的決定:他將響應18歲皇帝的“異想天開”,組建100人的代表團,作為大月氏使者,從當時西部邊陲隴西郡出發,穿越河西走廊,從零開闢出一條連通西域各國的路線。

這個年輕皇帝便是漢武帝劉徹,這位年輕的郎衛則是後來的“博望侯”張騫,而他即將踏上的路途,在後世被稱為“鑿空之行”,“鑿空”意為“開闢通道”。

然而浩浩蕩蕩的使團,卻在河西走廊被匈奴長期扣留,直到十年後,張騫才帶領殘部逃脫,自喀什進入帕米爾高原,並到達了屬於希臘地中海文明的大宛、大夏(當時為大月氏佔據)等國。當張騫終於回到長安時,曾經100人的團隊僅剩下張騫與他的堂邑父二人。

昔日的少年已過而立,十餘年的筇杖卻篤篤叩響了中華文明與希臘文明兩大古文明的第一次對話。其後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兩次西行探索出的中西交流通道逐漸成形,這便是改變世界文明交流史的“絲綢之路”。無怪乎梁啟超曾讚譽張騫:“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

絲綢之路不僅貫通了地理上的隔閡,也打開了兩大文明交流的大門。在2014年,幾十名法國遊客沿中國絲綢之路自駕遊覽,併為中國的風土人情而感到震撼,據説“絲綢之路遊”已經成為法國的一項熱門旅遊項目;而在2024年,曾因絲綢之路與中國結緣的文明古國烏茲別克,其總統今年的首次海外出訪行程,便是選擇來到中國。

在今天,絲綢之路遠不止一條道路,更是合作共贏,開放互聯的理念。當我們于金色十年的節點,重新走在喀什的古道之上,見證著文明交流所造就的富庶與多彩,才能夠無比深刻地領會絲綢之路與其承載的精神,在發揮著何等強大的力量。

絲路芬芳:無風獨搖,眾香勾調

當中西文明的根系在絲路的金沙之下盤錯,商業的枝葉也隨著綠洲之泉迅速繁茂生長。無數物産到達喀什,並開啟下一段千里郵程:中國的茶葉、絲綢與美酒在駱駝和毛驢背上顛簸西行,換回五色的寶石、香料與良種。

而在其中,來自中原與蜀地的清香茶葉,在潤物無聲中改變著世界人民的飲食習慣。“新疆不産茶,這是一個離茶葉産地非常遙遠的地區,但是各民族人民都喜歡喝茶。一日三餐必有茶。你到飯館去,不管吃一盤拌面、抓飯或者是點菜,只要你坐在那兒,店主人會首先給你沏一碗茶,這碗茶是免費的。”劉亮程説。

茶葉不僅在新疆受歡迎,更在世界風靡不衰,産自宜賓的川紅工夫,便以其“條索緊細圓直,毫鋒披露,色澤烏潤,內質香高味濃”的品質,成為國際市場上的寵兒,延續著中國茶葉的千年神話。

“川紅工夫”紅茶。

由於運力珍貴,絲綢之路上運輸的往往是像茶葉這種帶有高附加值、重量較輕的貨品。各種香料是茶葉外的又一大暢銷品。波斯後裔出身的五代詞人李珣,曾在著作《海草本藥》中記載了一種神奇的“無風獨搖”香:“頭若彈子,尾若鳥尾。兩片開闔,見人自動,故曰獨搖。”

見到人會無風搖動的香料也許帶有神話成分,但與無風獨搖同樣産自大秦國(古羅馬一度被稱為“大秦國”)的“大秦十二香”,則是切實存在的,其中迷迭、鬱金等香料至今依舊常見。

在古南越國(今兩廣與東南亞部分地區),一種名為“肉桂”的香料也隨著商隊離開溫暖的南方,在西風凜冽中為人們帶來落日熔金般的暖香,它途經喀什進入波斯,又通過波斯商隊傳遍世界,它曾被調配進米特裏達梯國王的軟糖配方,也曾被寫入祆教國王的糖衣藥方。如今,在無數西方的餐桌上,肉桂卷那流轉在唇齒的香濃芬芳,是東西方物産交流的古老印記。

眾多香料的匯集,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嗅覺與味覺體驗。如何將眾香以和諧的比例調製出複合香,成為了一門藝術。借助於絲路交會的物産,漢代時熏香極大發展,成為上自宮廷下至市井的流行風尚,將亙古流傳的中國香文化推上了高峰。

而在素有“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須得窖池老”説法的白酒行業,連續不間斷釀造七百餘年的古窖池中的微生物群如同無數“自然調香師”,賦予五糧液酒體以歲月沉積、天人合一的醇香。與自然調香師相配合的,還有一代代不斷在濃香世界裏開拓前進的釀酒人,通過五糧液非遺釀造技藝、行業內首創的“以酒調酒”工藝,最終成就了五糧液“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的風味特徵。

名酒、詩歌與樂音

在絲綢之路上流通的諸多物産中,美酒的地位幾近神聖。在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壁畫中,描摹著“酒滅天火”的神話:在幽州曾出現天火焚燒城門,而此時天降酒雨,澆滅天火,將一場災難消弭于無形。而在真實歷史中,絲路上的瓊漿不僅作為商業往來的重要貨品,更如神話中的天降玉露,催發著詩人們的藝術靈感。

在1069-1070年間,一位維吾爾詩人為喀什噶爾(即喀什)的執政官獻上名為《福樂智慧》的詩篇,洋洋灑灑13290行長詩,幾乎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福樂智慧》寫盡人間所有幸福之事、快樂之事,要想獲得幸福與快樂,需有智慧。其中也寫到了一些關於酒的詩句,現在我們還能從這些優美的詩句中聞到 1000年前的酒香。”劉亮程説。

而唐代邊塞詩,則是酒與詩歌的另一場奇緣。從“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到“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一杯酒,可寄離別情,亦可壯英雄膽。當徵鴻飛度,遠峰如簇,“橫吹催春酒,重裘隔夜霜”是屬於西行人的天地寂寥,而在川蜀時的詩聖杜甫,也曾登臨高樓,舉杯吟誦“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千古名句。於是一杯濃香美酒,跨越山川阻隔,就這樣將西北與川蜀的詩魂勾連在一起。

如今憑欄遠望與吟嘯徐行的古人已矣,但盛唐與雅宋的詩酒風韻,卻為五糧液所承繼,從未斷絕。黃沙猶在,鉤月如昨,名酒如今愈發醇美,引人在微醺間寫就新的詩篇,一杯五糧液,千古釣詩鉤。

2dba85317dab1d4243bd661ece71ba7b_2024062713401457.005.png

經典五糧液。

美酒是世界通用的語言。“當我們跟新疆各民族作家一起喝酒的時候,這樣的景象其實就是千年前絲綢之路上的景象。各民族的人們因為一件事坐在一塊開始暢飲,他們不需要有翻譯,只要一杯酒下肚,微笑就是翻譯,歌舞就是翻譯,人們的幸福和快樂是不需要翻譯的。當你微笑的時候,我也在以微笑相對。”劉亮程説。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濃香美酒跨越萬里山河,融入絲綢之路的曼妙樂音,令來自中西方的酒朋詩侶闌幹拍遍,文化交融的和美之歌響徹神州。而在現代絲綢之路上,交通工具與運輸方式迎來了巨大變革,當年鑿空絲路時,中國與世界聯通的心願從未改變。

當五糧液作為中國白酒名片,逾越高原與黃沙,以其甘美凈爽、醇厚濃郁的滋味驚艷世界愛酒人的味蕾,我們方知,“美美與共”的夙願早已不再受限于語言。

沙漠與大海,聽上去像是一對反義詞,但對於突破阻礙與世界聯通的人們而言,二者卻極為相似。與充滿西部風情的喀什對比,福建沿海重要港口、海上絲綢之路先行者泉州,又承載著怎樣的輝煌文明?刺桐花開如火的古老街道上,又曾上演著多少中外溝通傳奇?

《大國之道》收官之作,我們將去到曾經的第一大港、被稱為“刺桐城”的泉州,于萬里碧波之側,見證人類分浪拓海的探索之旅。